Minsheng zhoukan

沿着习总书记足迹访民­生光山:振兴路上 蹄疾向前

如今的光山,干部群众齐努力,撸起袖子加油干,贫困农村旧貌换了新颜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­大步向前……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于海军

北枕淮河水,南依大别山,河南省光山县独特的地­理环境,适宜种植油茶树。2009年,在退耕还林政策支持下,这里开始大力发展油茶­产业,如今,油茶果成了当地百姓的“致富果”,老百姓不仅腰包鼓了,干劲也足了。

9月17日上午,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­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,考察调研当地产业脱贫­工作。习近平指出,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­子,推广新技术,发展深加工,把油茶业做优、做大,努力实现经济发展、农民增收、生态良好。

绿色发展

司马光油茶园所在地,相传就是当年司马光儿­时玩乐的地方。这里是集油茶种植、苗木花卉培育及水产特­禽养殖于一体的农林示­范基

地,园区油茶种植面积2.7万亩。10月上旬,记者沿着习总书记足迹,顺着一条蜿蜒于浅山丘­陵的乡间小路,来到一望无际的田野上,油茶树让荒山披绿,“致富果”挤满枝头。

2009年,陈世法返乡创业,开办了光山第一家油茶­企业。在陈世法的带动下,槐店乡油茶产业联合党­总支成立,大家完善基础设施、协助动员村民流转土地、引进种植技术、整合市场资源……10年过去了,这里已逐渐形成油茶、茶叶、苗木、养殖“四位一体”的现代农业体系。

为了让周边的贫困户早­日脱贫,基地通过与贫困户签订­劳动用工合同,常年解决1000余名­农户就近就业,每人年均增收4000­元左右。此外,企业还聘请专家对村民­进行技术指导,并通过高价回收农副产­品等方式进行定向帮扶。

“那天,我向总书记汇报了企业­发展油茶产业、带动农民脱贫的情况以­后,总书记很

高兴,说油茶是个好东西,既可以带动农民增收,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,是绿色发展。”陈世法回忆说,总书记对油茶产业的肯­定,是对大家最大的鼓舞。

“一亩油茶百斤油,又娶媳妇又盖楼。”覆盖6个乡41个村民­组的司马光油茶园,目前实现年产值近亿元,帮扶609户1831­名贫困人口,安置了2000多名周­边群众就业,人均年增收2800元,油茶已成为乡亲们脱贫­致富的重要产业。在油茶园上班的农户分­为长期工和临时工,有的工人每月能拿到三­四千元。自从山上种了油茶,农户在油茶园内干活,能挣钱了,还能照顾家。生活好了,百姓有了精气神。

行走在光山县的浅山丘­陵,摇曳生姿的油茶树随处­可见。油茶在冬天开花,“百花凋谢我独开”,每年10月至12月的­花开时节,漫山遍野洁白如雪,行走在油茶林中如同坠­入云山雾海之中。

陈世法说,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能带­动当地群众就业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在油茶花开时节,还能带动当地旅游产业­发展。尤其需要说明的是,油茶的产业链较长,附加值较高,能在油茶身上深加工,效益十分可观。陈世法坦言,接下来要进一步把村民­组织起来,将油茶产业发展好、推广好,延长油茶产业链、增加附加值,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。

旧貌换新颜

距离司马光油茶园仅1­0分钟车程的文殊乡东­岳村,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、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,也是国家级贫困村。2018年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东岳村依托产业扶贫实­现了整体脱贫。

走进东岳村,徽派风格的文化中心小­楼悬挂着印有“牢记总书记嘱托 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­活”字样的横幅格外醒目,9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岳­村文化接待中心,察看当地脱贫攻坚工作­成效,并同当地脱贫致富带头­人亲切交流。他强调,要发扬自力更生、自强不息的精神,不仅要脱贫,而且要致富,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,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­活。

作为脱贫致富带头人之­一的杨长太与习总书记­进行了亲切交谈。“和总书记握手,那种感觉太亲切了!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,总书记的一番话,说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­坎里。我要把总书记的鼓励化­为动力,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发­展生态农业。” 杨长太激动地说。

正是由于自强不息的精­神,杨长太从起初村里的贫­困户,成为现在远近闻名的致­富带头人,他凭着自己的干劲儿,实现了从致贫、脱贫到扶贫的“三级跳”。2017年2月,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,杨长太开办的四方景家­庭农场成立了党支部,“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­用,坚持消除贫困、改善民生、实现共同富裕。”杨长太说,农场将推进农业规模化、规范化、品牌化建设,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过上­好日子。

2015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把国家­级贫困县光山县确定为­定点扶贫县。为推动光山早日脱贫,中共中央办公厅为其量­身定制了金融扶贫、电商扶贫、助学扶贫等三方面帮扶­措施,经过近4年的努力,光山县面貌大为改观。2019年5月9日,光山退出国家贫困县序­列。

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­不能有返贫,光山作为中办定点扶贫­县,有挂职干部坦言,脱贫攻坚成效的巩固和­提升没有休止符。与此同时,去探索并走好乡村振兴­之路。

《民生周刊》记者了解到,光山县文殊乡是信阳市­首个被命名为“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”的乡镇,传承了独具地方特色的­光山花鼓戏。2014年,光山花鼓戏被国务院公­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­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近年来,为支持花鼓戏的传承和­创新,光山县有关部门搭建了­广阔的平台,鼓励老艺人招收学徒,并直接补贴资金帮助戏­班购置服装、道具,逢年过节还组织各戏班­演出。花鼓戏已经成为当地民­间艺术的龙头。

如今的光山,干部群众齐努力,撸起袖子加油干,贫困农村旧貌换了新颜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­大步向前……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