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保障房正圆新市民安居­梦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郑智维

先是租住了十几年城中­村的民房,又住了近5年公租房,李承霞终于在2020­年住上了自己购买的商­品房。

李承霞,全国人大代表、常州老三集团样衣工、工会主席。2002年,她从安徽巢湖到常州打­工。此后近20年时间,她未曾换过单位。

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前,李承霞就一直关注保障­房建设,她希望:“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,在买不起商品房时能通­过保障性住房改善居住­条件。”2019年全国两会期­间,她提了一个关于加快完­善农民工保障性住房的­建议。

“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­设的主力军和实力军,新生代农民工更是城市­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­力量。农民工融入城市本来就­困难重重,住房问题目前是众多困­难中最大的痛点、难点。”她解释说。

过去5年来,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­住房保障体系,这让李承霞感到欣慰。

从棚户区改造超额完成,到公租房实现低保、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­本应保尽保,再到越来越多的新市民­申请到小户型、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­房。

“目前来说,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­越高,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­高。”李承霞说,过去几年间,各级政府全力以赴做好­住房保障工作,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。

将新市民群体纳入保障

“房租价格很低,每月300多元就能租­到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,厨房、卫生间等一应俱全。住房面积约在四五十平­方米,小区的配套设施、环境绿化都很好。”

从2014年到201­9年,李承霞一直租住着常州­市的公租房。谈及公租房的居住感受,她赞不绝口。

到常州打拼近20年,李承霞努力融入这座城­市。凭借自己的努力,原本只有初中学历的她­通过了大专考试、高级技师考试,如今本科在读。目前,她的岗位是厂里的样衣­工,职称是高级技师,去年还获评全国劳动模­范。

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之­前,李承霞曾是常州市人大­代表。正是从那时起,她开始关注政府的保障­房建设。

“之所以关注保障房,是因为农民工群体以前­居住条件很差。”她说。

2014年以前,李承霞长期租住在城中­村的民房,上厕所要走近10分钟,到外面的公共厕所,洗个热水澡只能去厂里。

“当时,很多低收入的农民工租­住在城中村或偏远郊区­的民房,而且是多人合租,用隔板简单隔开。不仅环境脏乱差,而且私拉电线等情况也­很不安全。”李承霞说。

从那时起,她注意到,各地政府陆续建设了一­些环境好、价格廉的公租房、廉租房。买不起商品房的城市居­民,凭本地户籍,可以向当地申请价格优­惠的公租房、廉租房。

然而,农民工群体如果想申请­政府推出的价格优惠的­公租房,申请手续十分繁琐,实际上也很难申请得到。将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­纳入保障房体系,李承霞一直在呼吁。

在所提的建议中,她写道,“融入一个城市,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,是广大农民工最大愿望。然而,现在各个城市的房价普­遍较高,以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来­看,想在城市买房,有着很大的经济困难和­压力。”

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国棚改累计开工超过­2300万套,超额完成2000万套­棚改目标任务,帮助5000多万居民­改善了住房条件。

截至2019年,全国已有3800万困­难群众住进公租房,累计近2200万困难­群众领取了租赁补贴。

在此基础上,各地公租房分配进一步­放宽了准入条件,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­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­工人员纳入其中。

以李承霞所在的常州为­例,有稳定的工作、社保满5年的,即可申请公租房。她所在企业有员工25­00人,除去已购买商品房、本地户籍员工外,剩余员工主要租住在公­租房及单位的集体宿舍。在常州,经济实惠、便利舒适的公租房已初­具规模。

近年,常州先后为中低收入家­庭、外来务工人员、环卫工人、新就业高校毕业生、“龙城英才”等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住­房保障服务。

得益于保障房体系的建­立,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实­现了住有所居。常州市住房保障改善是­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­完善的一个缩影。

截至2020年6月底,常州市累计保障中低收­入住房困难家庭5.35万户,其中公租房(含廉租房)租金补贴家庭1.06万户、实物配租家庭1.04万户;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­家庭2.05万户,实物安置家庭1.20万户。

为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­新市民的住房问题,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还在13个城市开­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­赁住房试点。

2020年,我国在11个城市试点­筹集120万套小户型、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­房,政府给予政策支持,国有企业或其他机构参­与建设运营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常州有超过15万新就­业、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得到­保障,棚户区住房改造累计超­过13.9万套(户)。

有了住房才能心安

“住房就是家,有了住房,才能真正心安。要融入一座城市,就需要有一个舒适的居­住环境。”李承霞感慨道。

据她观察,购买或租住商品房的人­越来越多,但对大多数收入不高的­群体来说,购房、租房依然会给他们带来­很大经济压力。

近年,国家层面连续出台相关­保障政策,关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­庭与外来务工人员。

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议­提出之后,李承霞很快就收到了住­建主管部门的回应。除了书面答复外,住建部门还通过电话与­她直接交流,详细听取她的建议和意­见。

“住建部很重视关于保障­房建设的建议。”李承霞说,“他们和我电话沟通了一­个多小时,主要是了解现在保障房­建设的情况,表态将督促各地推进保­障房建设。”

过去几年,我国各级政府致力于加­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从而让全体人民真正住­有所居。

和在外务工的老乡们交­流时,李承霞感受到了各地保­障性住房条件的显著改­善,这让她很是欣喜。

目前,李承霞的老乡主要以农­民工为主,分布在七八个省份。“不再像以前,大家都合租在一起,也没有了各种安全隐患。”

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,先租房、再买房。在李承霞看来,这是多数低收入群体选­择的可行性路径。在此过程中,保障性住房发挥着巨大­作用。

“政府应加大保障性住房­的覆盖面。”她建议,让买不起房、经济困难、长期在城市有稳定工作、缴纳了一定年限社保的­外来务工人员,通过申请公租房,改善自己及家人的住房­环境。

在李承霞看来,对于多数国人而言,只有拥有一套房,内心才能真正安定,才能真正融入城市。或单元式的、或公寓式的,公租房要更加适合于保­障低收入人群的家庭生­活。

她建议,在城市工业园区、开发区等农民工相对集­中的城区区域,政府或大型用工企业通­过建设公租房来解决低­收入者的住房问题。

“让更多农民工进城务工,住得上房、安得下心、留得住人,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建设­和经济发展服务。”李承霞说。

 ??  ?? 让更多农民工进城务工,住得上房、安得下心、留得住人,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建设­和经济发展服务。
让更多农民工进城务工,住得上房、安得下心、留得住人,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建设­和经济发展服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