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4“.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”。这话是讲治学,也是讲健康。

-

你看《血战钢锯岭》,好电影吧,被威尼斯电影节称赞为“教科书一般的经典大作”,以“零差评”被美国电影学会送进“2016年度的十佳影­片”之列。但是,你看这部135分钟的­战争片,导演怎么讲故事,人家花一半的时间在讲­与战争看似无关的事,讲男主角美国士兵、军医戴斯蒙德·道斯内心世界的冲突与­矛盾,讲他上战场之前如何卑­微而籍籍无名,如何被人蔑视、捉弄和暴打,讲他的成长与爱情故事。

道斯拒绝携带武器上战­场,这个不拿枪的士兵却救­了75人的生命(包括几个日本兵),被授予美国国

会荣誉勋章。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­一个活着接受此项荣誉­的人。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却成­了“拯救者”。充满矛盾。

伟大的艺术往往充满矛­盾。相比之下,讲逻辑的,往往是很小气的表现。你看诗人艾略特,一生充满矛盾。他知道自己35岁之后“梦笔”无法“生花”了,“神”不在了,除非你虔诚地转型,否则你再也写不出从前­那样的文字。什么叫“神”?怎么理解精气神这个“神”?按照《黄帝内经》的观点,两精相搏谓之神。就是说,你首先得“聚精”,然后才能“会神”。一旦“会神”,那就是“神”借你的笔在写作,而不是自己在写。你写出来的文章就如行­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此所谓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如果“神”缺席了,那就会江郎才尽。江郎才尽这个成语说的­正是这个意思,就是说江郎这个人本来­文字一直写得很顺,灵感不绝,忽然有一天,他觉得没灵感了,写不出来了。卡壳了。原来,宋代大词人晏殊,有一天来到江郎的书房,说我有支笔忘你这里了,我要拿回去。从此以后,江郎才尽。

你看东晋第一画家顾恺­之,他笔下的《洛神赋图》和《女史箴图》如果没有“神”在场,能画出来么?顾恺之画人,重点在眼睛。他在画美男子裴楷时,在裴楷的脸颊上加了三­根胡须。这就是通“神”了。再看他的诗,写得多么有神。现在人都是拿肉眼这个“形”去看待春夏秋冬,顾恺之却用心去看。他的《神情诗》详细描写了东晋时期江­南的四季景象:“春水满四泽,夏云多奇峰。秋月扬明辉,冬岭秀寒松”。写春天的景象,他把“水”当成符号,“春水满四泽”。东晋王朝

处在江东,南方风物,春来水涨。夏天的景象他只写云,“夏云多奇峰”,云朵像奇峰高山。秋天的景象他只写月,“秋月扬明辉”,一轮皓月挂在天空。冬天的景象他只写松,“冬岭秀寒松”,傲寒的松更衬托了冬天­的苦寒。

你看法国作家勒·克莱齐奥说,他写大海写得最传神的­时候,不是在海边,而是身处美国新墨西哥­州,远离大海两千公里之外。他需要身体的缺席,只有离大海很远,才能写出大海的精髓。

你再看李白的诗,他写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一文,有自然的玉润金声: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……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……”那是来自天地的声音。

天下名山僧占多。可你听说过“天下名山道(士)占多”么?道家不像儒家释家,“因材施教”那是儒家讲的。“机缘巧合”,那是释家说的。道家挑学生那是非常讲­究根器的,你没那根器,不是那块材料,好经也会被你念歪,人家根本就不会教你,宁可烂在肚子里,也不传你。道家只收有根器的学生,那都是倒过来追着学生­的。黄石公传兵书给张良的­时候,为什么要扔三次鞋子让­他捡?那就是考验他,就是说,你可以不尊重我,那你不能不尊重我这门­学问。啥叫“得道”?《黄帝内经素问·金匮真言论篇第四》中说,“非其人勿教,非其真勿授,是谓得道”。

《周易》中讲的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中国的儒家总讲“君子”这个概念,代表的是一种美德。这和今天流行的“小鲜肉”“暖男”“我的菜”极为不同,那是一种人格典范,可以说和物理层面没多­大关系,和“诗”有关。视野开阔,学识渊博。无用之用,最终有用。那是一种“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”。所以,文化人的“君子之道”也成为当时的社会的主­流追求。你看这个“君”字的原型,由两个部分组成,一个是“尹”,一个是“口”。“尹”字一撇,在古代是权杖的意思,表示治理,当然,这种治理既指社会治理,也指道德上的治理。这个“口”仅仅是发号施令吗?恐怕不是,上古时期的王,也是巫师,那是他在听取神圣的声­音——来自天上的神圣的声音。日本汉学家白川静就认­为“它是一种神圣的灵符”。来自天上的这个神圣的­声音,连接心灵,与天地阴阳相合,所以,后来又转化为倾听内心­的声音,转化为一种“德性”——道德的修养。“养”是一种文化的滋养。这个“修”字怎么理解?一是修理,英文叫repair。再一个意思,就是把一个人身体的毛­病给修好,英文叫heal,使某某健康之意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(学问,品行方面)的钻研、学习、锻炼,修身养性就是这个意思。

学问需要平心静气地做。也就是这个意思,你得连接天、地、人。雍正十七弟郡王允礼的­书房名叫“逊志时敏”。逊志,意思是谦抑。时敏,意思是无时而不敏。出处缘自《尚书·说命下》: “惟学逊志,务时敏,厥修乃来。”(宋)孔文仲《制科策》有云:“古之圣贤,屈己执谦,和颜逊志。”就像宋代大儒程颢的诗­中所言, “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”。这话是讲治学,也是讲健康。

程颢(hào)(1032年—1085年)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世居中山,后从开封徙河南(今河南洛阳)。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,理学的奠基者,“洛学”代表人物。1085年(元祐元年),宋哲宗即位,召其为宗正丞,未行而卒,享年54岁。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­周敦颐,世称“二程”,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,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­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­展,世称“程朱学派”。程颢逝世后,宰相文彦博为其题写墓­碑,送他“明道先生”四个大字。程颐在《明道先生墓表》中评价他:“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­世,盖自孟子之后,一人而已。”

在美国,能不能自称作家,不是以出了多少书为标­准,而是以是不是能靠写作­养活自己为标准。

大家看看我们周围的一­些拿着国家工资的所谓­主流作家,有几个能耐得住寂寞与­孤独?真正离开体制的供养,他们能不能靠写作养活­自己? 2017年1月1日《羊城晚报》报道过移居加拿大的华­文作家王芫的生存和写­作现状。王芫在接受《羊城晚报》记者朱绍杰采访时说:我的第一个写作期大概­从2000年到200­5年,是作品集中发表的时间……后来我和北京作家协会­签约,集中写了三四年。到海外后,我以为完全可以继续写­作,我在加拿大有自己的房­子,坐在里面写,大概写了半年以后,感觉不对,与这个房子具体在哪儿­还是有关系。自己虽然不走出房门,但是还能感觉到和外面­环境是脱节的,我觉得在中国没有这种­感觉,在中国待在家里虽然没­有在外面的感知,但是就能够感受到。但在国外没有参与就会­感觉到与生活脱节。过了半年,就找一份工作,在温哥华做很基础的写­广告的工作。有广

告部的人过来告诉我:“安娜,请写短一点。”——几乎没有我的发挥余地,我觉得很郁闷。

对比一下当下我们的一­些体制内的所谓主流作­家,他们有多少时间在看书?他们大多数已经习惯了­热闹,张罗新书发布会、评论家讨论会以及大卖­场签售吹牛逼,争取高版税、多印数,他们经常忙着赶场,开讲座,当评委,做嘉宾,然后在饭桌上吃着各种­山珍海味,吹牛,给圈子内的作家排座次。谁谁第一啦,谁谁第二呀等等。同样是吹牛,你一上来就说,我的文章天下第一,不给人一点悬念。你看看古人怎么吹牛:“天下文章数三江,三江文章数吾乡,吾乡文章数吾弟,吾为吾弟改文章”。就算吹牛,也比不了古人了。古人连吹牛都明说不说“第一”。你看《曹刿论战》中怎么说?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”。曹刿直接说,吃肉的人比不上吃野菜­的人。春秋时期,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吃­到肉吧。但肉吃多了,也腻人,容易被遮蔽心性。

这些“研讨会作家”俨然成了“文人知识分子”,成了“专家”,成了“大咖”。他们自己也乐于被称为“大咖”。文学远离了,越来越娱乐化。如今,无论你刷微信还是看传­统的报纸,隔三岔五就会看到这样­的标题:“大咖云集,参加某某的研讨会”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“大咖”成了流行词。有“大咖”,就有“小咖”,只不过,商家喜欢用“大咖”来壮胆。

过去,一说“咖”,往往和“咖啡”、“咖喱”等词汇联系在一起,现在“咖”被独立出来,被用来调侃,比方说,你也算个

“咖”。

有语言学者研究指出,“咖”这个词源自台湾闽南语。是闽南语的“咖小”的简称。也有人认

为,“咖”是英语cas(t “演员阵容”)的音译,是个“角色”。怪咖、无名咖、社会咖、麻将咖、创业咖等词汇,都是承担某一种“角色”的人罢了。你看,他们成了演员。这还是坐板凳的作家么?你这样说他们,他们会得意洋洋地说你,那是酸葡萄心理。女人没魅力才觉得男人­花心,男人没实力才觉得女人­现实。呵呵。那你就享受你的热闹好­了。 他的格局就那么大,何必再浪费口舌辩是非,也许原本就没有是非。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一文中,写过两种鸟。一种是鲲鹏,“其翼若垂天之云”,能“抟扶摇直上九万里”,翅膀扇动,能生发出“九万里的风”,展翅就能一下子从北海­飞到南海;另一类是斑鸠,翅膀扇动也仅仅是“微风生焉”,决然飞起,也只能在一棵树和另一­棵树之间飞来飞去。好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­验。真正的美酒,时间的窖藏只会增加其­醇香。英国小说家毛姆说:“我绝不让自己被说服去­读那些刚出版两三年的­畅销书。我常觉得这件事很叫人­吃惊:许多非常受欢迎的书,我没有读它们,对我却没有丝毫损失。”今天,为什么我们喜欢读沈从­文?为什么纪念沈从文?因为沈从文是真正的作­家。他原本孤独,后来更习惯孤独。长期住在“窄而霉”的小小平房里。他这样一个作家,却是个寂寞的游离者,没有成帮结伙,每到一地,兴致来了,也许会见见一两位旧友;没有兴致时,则不见任何人。他需要一条独自的旅途。说到自己的小说,他自称“很会结尾”。他的几乎所有文字篇章,都会在结尾用功。但他也谦虚地说,自己不大擅长开头。他说,“文章要改,耐烦改,我写得慢。写《自传》和《边城》很快,没有什么修改。”有人问他如何成为一个­作家?他说:“写,写,写字,写信,另外是玩。”很多事情得学会平心静­气,中医讲喜伤心,怒伤肝,思伤脾,忧伤肺,恐伤肾。所谓“养生”,就是“养成好的生活方式”的简称。说到底还是身心问题。顺应自然之道,就叫有德。道是天道,德字有“人”有“心”,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­然,这就是道家所讲的道德。《中庸》上说,“大德必得其寿”。所谓大德,就是顺应自然、阴阳之道。

希望健康不仅仅是一种­美好的祈望。但愿“身体健康”,不只是说说而已。

美编赫赫 编辑饶丹华

 ??  ?? 程颢
程颢
 ??  ?? 顾恺之的《洛神赋图》虽然是人物画,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­展开背景。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­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­和理论的大家之一,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­信《洛神赋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­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­艺术样式。图中树木、山石造型稚拙,比例关系较为混乱,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所描述的那样:“魏晋已降,名迹在人者,皆见之矣,其画山水,则群峰之势,若钿饰犀栉,或水石容泛,或人大于山,率皆附以树石。映带其地。列植之状,则伸臂布指。”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­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­山水画面貌的特征。从线色本身来...
顾恺之的《洛神赋图》虽然是人物画,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­展开背景。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­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­和理论的大家之一,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­信《洛神赋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­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­艺术样式。图中树木、山石造型稚拙,比例关系较为混乱,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所描述的那样:“魏晋已降,名迹在人者,皆见之矣,其画山水,则群峰之势,若钿饰犀栉,或水石容泛,或人大于山,率皆附以树石。映带其地。列植之状,则伸臂布指。”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­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­山水画面貌的特征。从线色本身来...
 ??  ?? 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《女史箴图》,唐代摹本。
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《女史箴图》,唐代摹本。
 ??  ?? 顾恺之
顾恺之
 ??  ?? 《血战钢锯岭》剧照。
《血战钢锯岭》剧照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