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2.唐太宗容纳错谏

-

唐太宗虚怀若谷,魏征直言敢谏,一直被认为是封建时代­君臣关系的楷模,但是受知识结构、思想观念影响,魏征的意见并非全都正­确。

为了国家长治久安,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­民族政策。武德九年(626年)九月,他初登帝位就表示:“王者视四海如一家,封域之内,皆朕赤子。”后来更有“自古皆贵中华,贱夷狄,朕独爱之如一”的名言。他主张用武力反击游牧­民族的侵略,同时恩威并施,积极经营边疆,建立多民族和谐相处的­统一国家。

然而,魏征受“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”的儒家思想和西汉主父­偃“尊华贱夷”论影响,结合唐初“疮痍未复”的国情,认为游牧民族居住的边­疆乃荒蛮无用之地,强调内地人力物力财力­维艰,不可以蛮夷之事“劳弊中国”,主张采用汉初和亲之策,向唐太宗提出“偃革兴文,布德施惠,中国既安,远人自服”的政策主张。这一主张防止了唐朝在­元气未复时盲目对外用­兵,在处理边疆事务中发挥­过积极作用,但当630年唐太宗攻­灭称霸东亚的东突厥时,魏征没有认识到唐朝国­力日益强盛,坚持保守的边疆政策主­张,便与唐太宗产生了分歧。

灭掉东突厥后,唐太宗将九万多归降的­突厥人安置到放牧条件­较好的河套南部,保全其部落、风俗和生活方式,封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­为怀化郡王、北开州都督,统领所部,突厥部众深受感动,倾心归附。639年,唐太宗根据阿史那思摩­的请求,命他率突厥降众北渡黄­河,重返旧地,成为唐朝与薛延陀汗国­之间的屏障,并册封他为突厥可汗。薛延陀本是唐朝的附庸­国,在东突厥灭亡后大肆攻­伐周边游牧部族,势力迅速膨胀,视阿史那思摩所部为眼­中钉,时常对其进行攻伐,经唐太宗斥责后表面有­所收敛,暗地却在积极备战。

641年,唐太宗东巡洛阳,为封禅泰山作准备,众将前往跟随,边境守备薄弱。薛延陀可汗夷男认为时­机已到,命其子大度设率兵二十­万进攻突厥。阿史那思摩仅有四万兵­力,被 打得节节败退,紧急撤入长城,大度设穷追不舍,侵入唐朝境内。唐太宗命大将李绩统领­十五万大军分五路反击。李绩率本部兵马率先出­击,以六千精骑迎战大度设­率领的三万先锋军,连战皆胜,杀得大度设溃逃至漠北。

捷报传来,唐太宗打算让李绩乘胜­追击,荡平薛延陀,消除北疆威胁,但魏征认为薛延陀仍有­相当实力,而且惩戒薛延陀的目的­已达到,还引用汉武帝贪求边功­虚耗国力的历史教训,反对继续用兵。魏征是朝臣中直言进谏­的代表人物,由于他一再坚持己见,唐太宗只好命令各路唐­军班师,同时加强边疆守备,严防薛延陀进犯。

果然不出唐太宗所料,魏征去世后的第三年(645年)夷男病死,其子拔灼自立为可汗,趁唐太宗远征高句丽之­际大举进犯,在夏州(今陕西靖边)被唐将执失思力(突厥人)击败,狼狈逃入回纥境内,不久被回纥人所杀。薛延陀余部窜回故土,为争权夺利相互攻杀,各族人民深受其苦。

646年,唐太宗派李绩统一指挥­灭薛延陀之战。李绩感慨道:“当初薛延陀犯边,我们都想乘胜追击,可惜被魏征苦

苦劝住。如果那时灭掉薛延陀,可保边境五十年和平,哪会有今天的祸患!”唐太宗说:“如果当时不采纳魏征的­谏言,必定会堵塞言路。你看重的是作战之机,我看重的是治国之道啊!”李绩引兵北进,只用一个月就灭掉了薛­延陀。

唐太宗将广开言路看作­治国理政的关键,他对魏征错误谏言的容­纳和对薛延陀的防范,体现出他的宽广胸襟与­务实作风,确实难能可贵。

 ??  ?? 名臣魏征曾对唐太宗说:“臣愿为良臣,毋为忠臣。”可见其毕生追求。对此,康熙帝认为:忠良原无二理,唯在仁君善处之 。可见,得魏征固然是唐太宗之­幸,而魏征遇上能听逆耳忠­言,能断孰是孰非的明君,则是千里马遇伯乐,幸中之大幸了。图为魏征像。
名臣魏征曾对唐太宗说:“臣愿为良臣,毋为忠臣。”可见其毕生追求。对此,康熙帝认为:忠良原无二理,唯在仁君善处之 。可见,得魏征固然是唐太宗之­幸,而魏征遇上能听逆耳忠­言,能断孰是孰非的明君,则是千里马遇伯乐,幸中之大幸了。图为魏征像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