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4.孔子说“斯人也而有斯疾”,就是说,这种人才得这种病。

-

关于《三块广告牌》,上面我写下的文字,一再提到两个字“抱怨”,给人的感觉我好像非常­不喜欢海耶斯夫人,仿佛她不该抱怨、不该愤怒似的。事实上,不是这样的。相反,整部电影,就是靠着她一如既往的­抱怨撑起来的。作为受害者的母亲,我理解她所有的情绪,所有的愤怒。

特别是,在看了纪录片《生门》之后,我对“母亲”有了更多的理解。陈为军的纪录片《生门》在豆瓣拿到9.4的高分,于2017年年末通过­网络和电视同时播出。它记录了女性在生育中­经历的痛苦。陈为军作为导演及见证­者,明白了女人由于生理、社会环境、传统、偏见以及进化论所带来­的艰难处境,“都说生育是两个人的事,是老公、老婆的事情,其实不是。真正面对一切的,是女人”。

“男人是更会算计的动物。”《生门》导演陈为军的感慨,似

乎站在了男性的“对立面”。是的,他感慨说:真正面对一切的,是女人。

一部分女性观众看过《生门》之后,体会到了一种刻骨的悲­哀。那些躺在病床上、蜷缩在被子里的女人的­面孔,蜡黄、麻木却又异常坚忍,“就像供上祭坛的活牲一­样”对自己的命运无计可施,只得交给丈夫、婆家或者父母,而具体听谁的,只有钱说了算。

海耶斯夫人自然经历了­所有母亲都经历的“生门”,但她更经历了女儿的“死门”。女儿的“死门”让她的抱怨有足够的合­理性。

这里,我想继续探讨的是,海耶斯夫人抱怨背后的­哲学问题。

如果从咱们中国古代哲­学来看,海耶斯夫人为什么总是­抱怨?为什么那么偏执?从生理上说,那是因为她的肝气郁结­比较严重了。《黄帝内经·金匮真言论》中说:“东风生于春,病在肝,俞在颈项”。俞在哪儿,俞在颈项,要给肝气一个出路,否则它会“怒发冲冠”的。为什么有的人同样熬夜,同样喝咖啡,睡眠却没问题?为什么有的人就有问题?体质不同,肝气不太通畅了呗。

“东风生于春,病在肝,俞在颈项”,怎么解释?按照五行学说,春天是木吧,对应的是肝气。肝气郁结,木克土,肝火太旺就把脾胃给制­约了。谁受影响了?脾胃啊。一个人如果患颈椎病,后脖子硬,那不光是脖子的事儿,病根还在肝和脾胃上。一个人埋头、梗着个脖子看手机的时­候,心口窝那儿就窝着,不大通畅。这种情况下,只揉脖子能治愈颈椎病­吗?不行,得从肝上找原因,得从脾胃上找原因。得让他肝气舒畅, 再调他的肠胃功能,治疗其消化系统。

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,是颈椎骨关节炎、增生性颈椎炎、颈神经根综合征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。就是说,颈椎的生理弯曲出现了­一些变化,劳损了,从第二到第七节颈椎关­节出现紊乱,正常的生理弯曲度被改­变了,肌肉缺乏弹性了;严重的,出现钙化、肌肉僵死,失去了对椎体的固定作­用。

孔子说“斯人也而有斯疾”,就是说,这种人才得这种病。一个人情绪不好,感情不佳,情绪紧张,这个人的体质多半有这­样那样的问题,他的颈椎那一块的肌肉­也会一直处在紧张状态。好端端一个人,在一场大病痊愈后,突然性情大变。你别怪他,那也是疾病所导致。

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­嘛。精神层面出问题,他背后一定有物质基础,某个经络不大通畅了。一个人血气不顺畅,则阴

阳不协调。董宣的脖子为什么那么­硬啊?为什么是个“强项令”?“强项令”意思就是项很僵直的县­令。

颈椎反复劳损之后,风寒湿等这些“邪气”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就会­乘虚而入。比如,汗出当风、坐卧湿地、涉水冒雨等等,在这样的时候,风寒湿等这些“邪气”就会侵入机体经络,留于关节,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。不通则痛,就会引发颈椎病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中说:“余知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……”。

颈椎病的基本病机就是:风、寒、湿、热、瘀、痰等邪气滞留筋脉、关节、肌肉,经脉痹阻,导致反复腰疼、腰酸、下肢麻木伴颈肩部酸胀­不适、行走后乏力等,不通则痛,颈椎那块就会疼痛。

包括颈椎病在内的颈肩­腰腿痛,都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。

什么叫“痹”呢?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痹论》中是这样说的: 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。痹证是指肢体经络为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所闭塞,导致气血不通,经络痹阻,从而引起肌肉、关节、筋骨疼痛、酸楚、麻木、重着、灼热、屈伸不利,甚或关节肿大变形等一­系列临床表现症状。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痹论》中这样说:“风寒湿三气,侵犯于分肉之间,引起众痹”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素体阳气偏盛者,易从阳化热,成为风、湿热痹;阳气虚衰者,多从阴化寒,成为风寒湿痹。痹证本来是由于脏腑那­里有邪气滞留,久而久之,滞留的邪气会耗伤气血,引发颈椎病。颈椎病反过来又会损及­脏腑。
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有个羌活胜湿汤(又名通气防风汤),可以考虑用它来加减化­裁,治疗颈肩腰腿痛。羌活胜湿汤的组成为:羌活、独活,各二钱;藁本、防风、蔓荆子、川芎,各一钱;甘草(炙半钱)。功能主治:祛风胜湿。治风湿在表,头痛项强,腰背重痛,一身尽痛,难以转侧,恶寒发热,脉浮。

还可以考虑用羌活胜湿­汤加葛根汤加减,来治疗颈肩腰腿痛,祛风湿、散风寒、通经络、止疼痛。方中用羌活15克、独活10克、藁本10克、防风10克、川芎10克、甘草8克、蔓荆子10克、葛根50克、白芍30克、桂枝15克、姜黄20克、乳香10克、制附子6克(先煎)或者用制川乌10克(先煎)、元胡15克、桑寄生15克、续断20克、狗脊15克、怀牛膝15克、补骨脂20克、威灵仙12克。

方中羌活、独活、藁本、甘草、蔓荆子、防风、川芎7味药皆可入太阳­经以祛风散寒除湿,通经活络止痛;制附子、桂枝、姜黄、辛散温通,能外散风寒,温阳通经;葛根、桂枝、白芍等用于风寒表证的­项背强通;威灵仙走而不守,通经络,利关节;桑寄生、狗脊、怀牛膝、补骨脂既能补肾,又能祛风湿、补肝肾、强筋骨。临证兼有气滞者,可加木香、陈皮、香附;兼有气虚者,加升麻、柴胡、人参、黄芪;兼有血虚者,加当归、白芍、鸡血藤;兼有血瘀者,加姜黄、乳香。胃脘部不适,乳香改成没药、佛手片、厚朴、炒麦芽。

治疗颈椎病,也可以考虑用加味芍药­甘草汤与羌活胜湿汤。相比羌活胜湿汤,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颈­椎病,具有更强的舒筋活络、活血化瘀功效,能够有效地缓急止痛。

人体很复杂,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很复­杂,个体与个体的差异非常­大。在我接触的朋友当中,确实有一些颈椎病患者,他的疼痛有明显的周期­性,比方说,每到春天,就会加重。这个现象或者叫规律,我给它起个名字,叫“过敏性颈椎病”。

过敏,是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话­题。每年7月8日是“世界 过敏性疾病日”,可见,过敏已是世界性医学和­哲学话题。鼻塞、打喷嚏、瘙痒……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正被­过敏反应困扰着。最新统计显示,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世­界第六大疾病。比方说,湿疹、荨麻疹、日光性皮炎为夏季常见­过敏病症。除了个人体质方面的原­因外,夏季天热、湿气较大、室内外温差较大、蚊虫较多、强烈紫外线照射等季节­特点,再加上夏季人们容易进­食冷食、鱼、虾等容易引起人体过敏­的食物,和一些容易引起人体过­敏的应季水果,这些因素都有关系。过敏病症的特点是容易­反复发作,所以呀,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。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找­出过敏原,并远离这种物质。

过敏除了可以引发过敏­性鼻炎与哮喘,还能造成慢性鼻窦炎等。我的中医老师梁化一曾­经治疗过一个过敏性哮­喘的患者。患者80多岁,女性,因过敏性哮喘严重入院­治疗,不能平躺,平躺就喘不上气。住院8天没有效果,出院。每天晚上在家里做雾化。后来患者找到梁老师。四诊合参,梁老师为她开了两付药:麻黄6克,杏仁8 克,生石膏15 克,款冬花10 克,辛夷花8 克,紫苑10 克,甘草5 克。

为什么要用生石膏呢?因为患者的脉,是洪大、有力的阳明脉。就用生石膏15 克,放在平喘止咳的药里,服了二付,患者就下床散步了。至今一年多过去,也未复发。这个方,其实是张仲景的麻黄汤­去桂枝的加味。

麻黄汤在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中这样记载:“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,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,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”。“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,发热,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,服药已微除,其人发烦目瞑。剧者必衄,衄乃解,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麻黄汤主之”。“太阳与阳明合病,喘而胸满者,不可下,宜麻黄汤”。“太阳病,十日已去,脉浮细而嗜卧者,外已解也。设胸满胁痛者,与小柴胡汤;脉但浮者,与麻黄汤”。“脉浮者,病在表,可发汗,宜麻黄汤。”“脉浮而数者,可发汗,宜麻黄汤”。“伤寒脉浮紧,不发汗,因致衄者,麻黄汤主之”。“阳明中风,脉弦浮大,而短气,腹都满,胁下及心痛,久按之气不通,鼻干,不得汗,嗜卧,一身及目悉黄,小便难,有潮热,时时哕,耳前后肿,刺之小差,外不解,病过十余日,脉续浮者,与小柴胡汤。脉但浮,无余证者,与麻黄汤。若不尿,腹满加哕者,不治”。

这个麻黄汤看上去简单,就是四味药:麻黄三两、桂枝二两、甘草一两、杏仁七十个,却是个经典的辛温解表­方,有发

汗、解热、平喘、振咳等作用,过敏性鼻炎与哮喘、颈肩腰腿 痛,都可以考虑用麻黄汤。

我的中医老师李一翔为­一66岁的患者(男)治疗腰椎间盘突出、左腿疼,就是用麻黄汤加苍术、白术、牛膝、薏仁、香附、砂仁、延胡索,然后配合针灸。患者已经变形的关节虽­不能完全恢复,但至少能保持在一个比­较好的状态,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。

可见,麻黄汤的能量不小,用之当,对过敏性鼻炎有相当不­错的效果。过敏性鼻炎,除了季节性,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。这也是花粉过敏特点之­一。不同类型的花粉引发的­过敏,临床表现也不相同。春季花粉过敏症患者往­往表现为鼻结膜炎,夏秋季花粉过敏症患者­除了有鼻结膜炎之外,还往往伴发哮喘。春、夏、秋三季的花粉种类并不­相同,春季主要是树木花粉,夏季是牧草花粉,秋季则是杂草花粉。

变态反应,又叫做超敏反应,这个医学名词指的就是­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一­些物质如花粉、动物毛等过于敏感,从而

产生异常免疫应答,对机体造成伤害。这就是过敏的原理。

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文­利平在《摆脱过敏》一书中这说: “过敏现象虽然是偶然发­生的,但过敏一旦发生,这种机制就不会再离开­你的身体。或者说,在你身体的免疫系统里,藏着一套敏感机制,时刻准备着,只要一接触过敏原,它就自动发生,呈现出过敏症状。过敏就是这样,只要你身体里有敏感机­制,它就会如影随形,无所不在”。

这些都是医学界对于过­敏的看法。过敏是个非常复杂的话­题,穷其一生,也未必能研究明白。如果抱怨也是一种病的­话,你说,抱怨是不是也会过敏?不好说。我还是倾向于从哲学角­度来看待疾病与健康问­题。

文学史上,有很多著名的病人,比如,鲁迅、卡夫卡都有肺病,普鲁斯特有哮喘病。疾病伴随他们一生,也成就了他们的写作风­格。杜甫的《春望》可谓妇孺皆知了,诗中写道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。

《春望》颔联中的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一句,我没事就喜欢琢磨,什么意思啊?看到花也流泪,听到鸟叫也心绪不宁。杜甫这是什么情况啊?杜甫写这首诗的地点是­在长安,时间是唐肃宗至德二载(公元757年)的一早春时节。那个时候的长安已经被­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,长安人再也不关心什么­房价啦、铺面租金啦等问题,只是关心怎么活下去,逃到哪里比较安全。国破家散,怨恨离别,看着城市的荒芜,杜甫有感而发,写了这首诗。

金性尧先生在《唐诗三百首新注》中是这样注释的:“(诗 人)因感伤国事,看到花开,泪水便溅在花上”。观花而流泪,这不奇怪,但是把眼泪“溅”在花上,就不好理解了。

泪水怎么“溅”在花上?这就是类似于今天的过­敏症了。

过敏性鼻炎也好,哮喘也好,颈肩腰腿痛也好,都属于医学上的疾病。那么,从哲学上看,什么是疾病?什么是健康?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德特­勒夫森下过一个定义:“如果身体的不同功能以­一种特定的方式同时起­作用,就会产生一种模式,这种模式是和谐的,我们就称之为健康。如果一种功能脱离了轨­道,那么它多多少少会危及­整个和谐,我们就把它称为疾病”。

和谐模式就是健康,否则,就是疾病。这倒是和我们中国古代­哲学中的“阴阳平衡”理论殊途同归啊。人只要阴阳平衡了,疾病自然就会消失。中医认为,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,所

以,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进­行自我调节,如此才能撷自然之精华­为我所用。《内经》中有句话:“人与天地相参也,与日月相应也”,就是说人体的生理功能­是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­变化而进行着自我调节,有智慧的人都会顺应天­时,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­衡,这样血气才顺畅,才不会硬脖子,才不会跟全世界做对,才健康。

换句话说,疾病仅仅是一种表征,暗示我们的阴阳不平衡­了。早春,假如你患了过敏性鼻炎,既然是鼻炎,就是有炎症了。炎症的“炎”字,上面一个“火”,下面一个“火”。上火了。中国文化比较怕火。一听火,那些读书不求甚解的,就觉得自己得泻火了,想当然地去吃冰凉的东­西来泻火,你不怕伤胃啊?中医理论“饮食失节、寒温不适,脾胃乃伤”强调饮食不当会损伤脾­胃。这是因为脾胃位于人体­的正中间,堪称是一身气机升降的­枢纽。再说了,你上的这个火是虚火还­是实火啊?暑邪旺盛,热毒容易积于体内,清热泻火,你喝那个人造的冷饮比­得上自然的西瓜吗?要知道西瓜被称作“天然白虎汤”,具有生津解渴、利尿、通便的功效,泻火的作用肯定比你那­个冰棍好。

为什么夏天很多人一感­冒就伴有咽痛咳嗽、咯黄痰、头痛发热等症状?《诸病源候论》中说:“风热病者,风热之气,先从皮毛入于肺也。其状使人恶风寒战,目欲脱,涕唾出”。这是因为正气不足了,风邪、热邪乘机侵入体内,需要用野菊花、金银花等泡水帮助清热­泻火了。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就是说你得增强自身的­抵抗力呀。为什么很多人夏天患感­冒,很久都不好?那多半是你体内原本就­有“内火”,体内有热,同时又受了风寒,你那个“内火”被空调吹出的外寒“包”住了,

这就属于“寒包火”类型的感冒。这个时候,你一味泻火能行么?你还得解外寒,让寒邪从体表走开啊。

孔子说:“君子不器。”就是说,君子,不要光是看到一个人的­外表、只看那张人皮,要看到人的气,西方科学叫能量。中医上的气,在西方科学中叫能量。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”。我生不器。你要相信,最了解自己身体的是你­本人,不是医生。为什么要让别人来验证­自己呢?比方说,有的人为什么会便秘?那是因为肠道蠕动慢。当一个人突然出现眼黄、眼涩、怕光、流泪等症状时,那说明肝有毛病了;舌尖发红、舌根转动不灵、吐词不清,那是心有毛病了;口中乏味、食而不化、口唇干燥开裂,那是脾有毛病了;鼻塞、流清涕、打喷嚏、发鼻炎、流鼻血、不辨气味,那是肺有毛病了;耳中蝉鸣,发痒难忍,或背或聋,那是肾有毛病了。中国哲学讲的“七情泊乱,脏气不行,郁而生涎”、“五情失度,动气伤神,致阴阳失衡”,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
K.A.约布斯特在《意义病:健康的显示与暗喻》一书中认为,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中­所遭受的疾病——比如哮喘、胃病、扁桃炎、关节炎、肾炎、风湿、脊椎病、偏头痛、肺病、心脏病等,都是属于“意义病”的范畴。你的身体细胞和肌肉对­人生的意义发生了怀疑,“三观”出了危机,意义丧失了,从而产生了厌烦情绪。厌烦会怎么样呢?会“七情泊乱,脏气不行,郁而生涎”、“五情失度,动气伤神,致阴阳失衡”。有大量证据表明,诸如抑郁、疲劳、紧张、无奈感、工作狂、酗酒、嗜毒都是先于癌症、心脏病、肺病、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­痴呆病等出现的。

从哲学上看,疾病不是病,最多是预警或者镜子,是前来拯救你的朋友。害怕疾病才是病。因为,所有的疾病都是为了

保护自身的。生病的唯一目的,不是暗示我们要吃维他­命、营养液、桂枝等大补汤,而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­信号:你需要舒缓、放慢生活的节奏,你的身体超载了。或者说,你偏离平衡了,你的“三观”、“五情”出了偏差。你的情绪出了问题,你对很多人很多事产生­了不耐烦情绪。你对人生发生了怀疑,感觉活着没意义了。

实际上,包括过敏性哮喘在内的­所有健康问题,归根结底都是心灵问题。为什么古代的医生,像叶天士、徐灵胎、王仕雄这些名医,年纪越大,越喜欢用一些胶类的药­物。比如阿胶、龟板胶、鹿角胶、鱼鳔胶。我估计呀,他们越老越平和,越老越重视感情,包括动物的血肉之情。越老啊,越折中调和,那是一种高远的境界。

“三观”是什么,我们都知道。“五情”是什么呢?就是喜怒思忧恐。“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思忧恐”(见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)。喜伤心,怒伤肝,思伤脾,忧伤肺,恐伤肾。五情对应人体五脏,五情与五脏一样,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­系。人的性情突然变化一定­事出有因。你读三国的诗文,在那样一个乱世,再难“岁月静好”,举目皆是“心愤怨、自悲嗟、我最苦、空断肠、气将咽、泪成血、彻心髓、号失声、肝肠绞刺、叹息欲绝……”曹操写诗: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”。景象够惨。蔡文姬在《悲愤诗》中写“斩戮无孑遗,尸骸相撑拒。马边悬男头,马后载妇女”。景象更凄惨。这个时候,你的心情还能舒畅起来­吗?不可能。你会忧,你会恐。这些都是情绪的影响。

如果你置若罔闻,这位名叫“疾病”的朋友会用激烈一些的­方式,比方过敏性咳嗽、头痛、呕吐、发高烧之类的方式来“强行”提醒你,让你停下来,躺下,休息。请问,世上还有这么了解你身­体的朋友吗?有吗?

从这个意义上说,对疾病应该心存感念,而不是痛恨,甚至不是战胜。疾病是你寄生互生的朋­友,为什么要去战胜?比方说,你患了鼻炎,“鼻炎”是过来告诉你:你亏欠了肺(肺主鼻),以后,你要善待肺了。治“病”,真正要治的是什么?是人,是“三观”。这一点,我们大家都应该向美国­作家桑德拉·巴斯莱学习,她从一出生就有严重的­多种食物过敏,甚至被营养专家判定为­不符合“适者生存”的原则,但她却奇迹般地生存了­下来,上大学、谈恋爱、工作,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­一本书《过敏的人生》。

其实吧,什么阿胶、龟板胶、鹿角胶、鱼鳔胶,也比不上时间和空间。时间和空间是最好的药。比方说,有人在北京有长达10­年的过敏性鼻炎伴随哮­喘的病史,却始终找不出过敏原。多次求医问药,没用。换个地方生活。从北方换到南方,换了一个空间;从北京的春季换到海南­的夏季,换了一个时间,结果,过敏性疾病好了。鼻炎、哮喘都没有再犯过。时间和空间实际上都是­药物,都可以用来做药。中国文化呀,其实是时空一体观。时空一体的嘛,时间和空间都是可以被­互相转换的。一些高手治疗过敏性鼻­炎,它是季节性的,比方说,到立春就发作。患者选择在这个季节来­治疗,没有更好的办法啊,找不出过敏原。因为立春这一天,大家都容易上火,而且心脏也容易不舒服。立春,阳气上升,这个时候容易扰动人的­心火。这个时候,一些有经验的老年人呢,晚上临睡前吃一丸安宫­牛黄清心丸,能避免这一年的心脏病­的发生率,减少心脏

(下转19页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