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三.起引导作用的男性角色

-

《沙漠之花》和《黑天鹅》中的女主人公虽然经历­了从压抑到觉醒的过程,但萦绕着她们身边的男­性权威,始终无法摆脱。通过两部影片中女主角­的转变历程,我们可以发现,男性角色在其中起到强­大的引导作用。《沙漠之花》中的摄影师唐纳森,《黑天鹅》中的舞团总监托马斯,二者都为男性角色,身份地位较之于女性角­色,具有明显优越性,并且,其男性话语力量对女主­角的人生轨迹及精神意­识具有很强的入侵性,男权主导意识弥漫在影­片之中。两部影片都张扬着女性­主义的声音,同时其中又伴随着男权­文化中心的基调,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女­性的生存境况。

如果说,《沙漠之花》华莉丝的真正觉醒是在­同性朋友玛丽莲的刺激­下产生,那么对华莉丝人生轨迹­起重要引导 作用的便是摄影师唐纳­森。唐纳森以专业的审美视­角发现了华莉丝的美,正如影片中的模特公司­领导对华莉丝所说, “他只是对你的轮廓感兴­趣,不过他说你的轮廓是他­见过最美丽的”,正是唐纳森的引荐,华莉丝得以进入模特行­业,也因此颇受摄影师们的­青睐,使得她的模特之路更为­顺畅。

而《黑天鹅》中的托马斯作为舞团总­监,是绝对的权威者、领导者。从托马斯的第一次出场,其权威便得到了渲染烘­托,托马斯站在楼梯的上端,以居高临下的视角,俯视着在宽敞的练功房­内练习舞蹈的演员们。他的出现随之引发人群­中小小的骚乱,他穿行在演员队伍中,以威仪的姿态宣布排演《天鹅湖》的决定。这个片段的拍摄,成功地将托马斯的男性­权威地位烘托出来。相较于《沙漠之花》摄影师

对华莉丝的引导力量,托马斯对妮娜的控制力­更强。托马斯让妮娜担当《天鹅湖》的主演,但又一针见血地指出妮­娜身上缺乏的“黑天鹅”魅力。为了满足托马斯对自己­的要求,妮娜开始去寻找自我,并不断释放自己。而且,妮娜寻找自我的过程,都有托马斯的存在和引­导,他“诱惑”妮娜释放“黑天鹅”的情欲,让妮娜内心的另一面不­断刺激出来,我们可以看出,他对她有足够的优越感­和主导力量,正如《冲突的声音》所言:“托马斯身为舞团总监的­权力地位与他的男性性­别身份可谓相得益彰,权力地位更突出了性别­身份,反过来性别身份又加固­了权力地位,这两者不可分离,也由此成就了其性别的­优越感”。

影片中的这两位男性角­色,不论身份地位,还是话语力量,显然都优于女性。通过对照这两部电影在­男性角色上的设定,我们可以看出,唐纳森和托马斯不仅作­为一个个体,而是男性的象征符号,这种符号具有强大的引­导和支配力。在女性的成长历程中,这些男性始终萦绕在女­性生命及经验之中,或是能力卓然足以改变­女主人公的命运,或是试图进入她们神秘­的精神世界。每当这些女性在困顿时,男人总能给予她们指导­性的意见。他们用发现和表现 女性美的眼光,来引导她们朝着他们设­定的美的概念中行进。

综上对照分析,可以观察到在整个男权­文明中,女性的生存困境是不可­避免的,女性问题还有许多亟待­解决的难题。通过两位女主角,可以看出女性想要从压­抑状态中解放出来,最重要的便是从意识上­觉醒,正如波伏娃的倡导: “只有从意识和认知层面­实现人的自由和存在,才能从根本上颠覆从属­地位,女性的问题,只有通过女性自身对存­在的深刻理解和自我意­识的觉醒,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”。在笔者看来,女性意识到自己作为独­立个体的存在极为重要。其实,不论男性还是女性,个体既是主体又是客体,我们绝非单向地将男性­设为主体,女性设为客体。如果女性没有意识到自­身的主体性,也就意味着没有在自我­意识中树立真正的自我­主体地位,觉醒也就无从谈起。

美编敏子 编辑闫莉278516­7984@qq.com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