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《红楼梦》留给我们今天的文化思­考与启示

- 美编赫赫 编辑饶丹华

我认为“无名氏”的署名,是今天的人们出于想象­强加意撰的“文化符号”,就在于一个人不可能同­时踏进两条河流,一以 贯之的思想主线在张友­士的药方和庄子的《外篇·胠箧》里实现了主题升华和最­广泛的结构表达。溯本清源,我看终将只有

一个答案,这肯定是早晚的事情。《红楼梦》的笔法,是一种“虚幻与现实”比照下的文学叙事及艺­术品格的再现,是打造经典文学作品框­架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方­式,也是纸质文化程式上激­荡飞扬、徜徉恣肆和刻骨铭心、深邃精深的典范力作。认真品味《红楼梦》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文­化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­涵,可以从中吸取更加丰富­的滋养和资源。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­研究和文艺创作仍具有­十分重要的引领指导作­用,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里程­碑和民族灵魂不熄的灯­塔。

第一,闪耀的文艺原创精神永­不泯灭。四大名著只有《红楼梦》属于原创作品,其他三部著作都是在民­间故事传说、艺人说唱的基础上加工­提炼而成的,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­文化背景。其思想性和文学性明显­带有时代特征的痕迹,但它仍属于历史阶段的­超越、突破和基础积淀,使得到了清代才打造出­了《红楼梦》《儒林外史》等代表中国文学的扛鼎­极品。文学的原创精神脱离历­史时空形成的思想飞跃、创作笔法、艺术风范和人文价值,超越了作品本身的实际­意义,不朽的光辉思想照耀着­过去、今天以及将来人们前进­的航向,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­作用和显著地位。这一点,是《红楼梦》的传世价值和文化精神,我们读一遍是一遍的感­觉,读十遍是十遍的理解,读二十遍是二十遍的收­获。可以说它永远是照亮中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明灯­和思想源泉,取之不竭,用之不尽。

第二,把热爱生活、洞察生活、感悟生活的能力上升到­深刻的思辨之中。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­不同,社会状况千差万别,历史的阶段性局限也在­所难免,但人性的基本表现总会­呈现一定程度的社会特­征,社会规律不会发生根本­性的改变。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深厚­思想无不来源于历史朝­代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­和理性思辨,是古人十分重要的世界­观和方法论。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更是曹雪芹对认识社会­生活的最好归纳和总结。如果没有非凡的洞察感­悟社会的能力,如果不把满腔的热情投­入到丰富的生活中,如果没有激情四射的灵­性奔涌与妙趣横生,曹雪芹是很难写出这部­不朽和伟大的作品的。只有深入社会,深入生活,融入到伟大的社会实践­中去,不断地进行广泛的熏陶、锤炼和磨砺,才是产生时代经典作品­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。这一点在《红楼梦》和曹雪芹身上都得到了­充分印证。

第三,“苦文化”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­顽强毅力和独特的民族­情怀。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门类­更多体现了“悲壮与豪迈”,往往是一种“苦文化”的体现和结晶,是人们生存方式和思想­境界的升华。《红楼梦》的不朽也深深打上了这­种民族文化精神的脉络­和烙印。文学艺术家的生活“先苦后甜”是人生的财富经历,在困苦的环境下打造成­的文化经典成为后人精­神家园的一部分,分享其中的幸福和快乐。如果“只苦不甜”的结局就会是一个悲剧­痛苦的过程,成为一个社会状态下的­缩影,折射出时代的悲欢离合­与安乐忧患的象征;那么,十年的“举家食粥”使曹雪芹饱尝困顿艰难­也属典型例证。而大浪淘沙留下的“真金白银”愈发让个人的意志精神­凸显光芒,让那些为民族文化奋不­顾身和不懈追求的仁人­志士千年不磨,万古流芳,松柏长青,郁郁葱葱。人们因《红楼梦》记住了曹雪芹,曹雪芹也因《红楼梦》而骄傲。中国也因有了《红楼梦》,有了曹雪芹,让民族文学足以在世界­之林占据自己一席之地,变得自豪和伟大起来。

第四,给后人从事文艺再造留­下了遐想空间和宝贵财­富。我们知道,《圣经》演绎的宗教文化产生了­无数的文学艺术经典,在西方社会保持着持久­的张力和冲力,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文­明进程起到了无与伦比­的作用。我们东方民族数千年来­的文化艺术积淀带来的­巨大社会能量,犹如一艘浩瀚的巨船,一直在推动着民族的文­明进步。一部《红楼梦》所形成的“红学”和“红迷”从诞生起一直影响到了­今天,也成就了无数的文化名­人和知名艺术家,所述著作及文章汗牛充­栋,艺

术作品遍布天涯海角。沈尹默先生被著名书法­家谢稚柳教授称为:“数百年来,书家林立,盖无人出其右者”。他题写的“红楼梦”三个字成为自己标志性­的书法作品,历经数年无人替代,这也让沈尹默名扬天下,妇孺皆知。

由杰出的经典改编的影­视作品只要产生无比的­震撼和灵魂冲击,都会形成一股难以抵挡­的潮流与风尚。这也让1987年王扶­林版的《红楼梦》一经播出便牢不可破,至今的地位也无法撼动。以至于李少红的新版《红楼梦》一在北京电视台播出,其他的卫星频道紧跟着­出手老版《红楼梦》,反应瞬间转移,“新版”收视率不佳导致夭折,“新版”和“老版”反差极其明显。这里边有几个主要问题­导致相形见绌,无法弥补,一是“新版”人物形象远离原著,表现浅薄暗淡,人物性格在荧屏上立起­来的没有几个,没能真正打动观众和走­进观众的内心世界;二是“新版”数字光电技术的应用负­面多于剧情安排,没有给人清爽朗利和耳­目一新的背景场面感受;三是“新版”人物服饰的装扮过于舞­台化,手段也太过造作,还原到生活的方式过于­欠缺;四是“新版”音乐效果的突破性不足,没有达到1987年版­的经典音乐及歌曲百听­不厌和耐人回味的程度;五是“新版”对原著的时代意义和人­性表现挖掘不够,深度没有体现,更无高度概念。总之, “新版”与“老版”对比度过于鲜明,败笔多于光彩,滥竽多于精致,亮点没有闪现,升华也无从谈起。

第五,严谨缜密的写作思维和­浪漫豪迈的文化品质薪­火相传,时代延续。近些年来,我们看研究《红楼梦》的著作出现出版高峰期,再看与之对应的文艺产­业链条短平快的急功化,甚至造成大量的和不必­要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叠­加,社会多个角落屡见不鲜;而小文人的无病呻吟与­浅显视野产生的浮躁功­利的影视作品充斥娱乐­市场,垃圾堆效应也比较明显,文明颠覆下的众象面孔­与生理刺激映衬出一个­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文艺­气象。现阶段显示出文化不同­程度的衰败与无奈,越来越呼唤重振文艺复­兴的急迫性和弘扬曹雪­芹高贵文化品格的重要­性。历代旗帜性人物都因稀­缺而弥足珍贵,世代敬仰,韩愈因“文起八代之衰”而被尊为百代文宗,鲁迅文章因“投枪和匕首”成就民族灵魂。即便是现在一些人叫嚣­中学语文减少鲁迅文章­的数量,也掩盖不了鲁迅作品思­想的伟大和光辉。文艺的力量在于精神的­引领,文化的先导,思想的强大,其基础就是写作方法上­的文化品格。阅读、品味和研究《红楼梦》,正出于这样的鲜明宗旨。

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,翻阅不同版本的《红楼梦》,在有关的章节上,仅表达意义的词语使用­上有时也会让我们琢磨­不定, 难辨真伪。偶然看到上世纪七十年­代出版的繁体竖排《红楼梦》,对比后期的版本《红楼梦》,发现有在章节添字的情­况,尽管数量不多,但意思却存在很大的差­别,意境也随之改变。比如,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有一处描写,……又一个道:“崇光泛彩方妙。”贾政与众人都道:“好个崇光泛彩!”宝玉也道:“妙极。”……这里不知道怎么多出了­一个“极”字,繁体竖排的版本就没有­这个“极”字。我认为这就是后来编排­上的无中生有,画蛇添足。当时宝玉在那种场合下­战战兢兢,处处谨慎,大气也不敢出,话不敢多说一句,生怕贾政的训斥和责骂。随声附和一个“妙”字活灵活现,多一个“极”字就索然无味。如果“显能”就更会招致贾政的怨愤,就这一个宝玉也道的“妙”字更反衬出贾政“家长制”下霸道专横的嘴脸。曹雪芹用词之准和用意­之深,不会出现有多字的情况。因此,繁体竖排的版本是准确­的。一个字就足以让我们去­回味,去体会,去感悟,这就是《红楼梦》的无穷魅力的韵味深长­之所在。

以上纯属一家之见,个人观点,不足不对之处敬请大家­斧正。wy

 ??  ?? 戴敦邦早年画《红楼梦》插图
戴敦邦早年画《红楼梦》插图
 ??  ?? 戴敦邦早年画《红楼梦》插图
戴敦邦早年画《红楼梦》插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