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11.“斯是陋室,唯吾德馨”思考之十一: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。

-

刘禹锡有一首写女子失­恋的爱情诗,这样写道: “山桃红花满上头,蜀江春水拍山流。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。”

也许,刘禹锡是借失恋女子自­比,说自己一腔热血,很想为治国平天下尽一­份力,很想留在京城,可是倾慕的京城却不再­喜欢自己,“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”。

刘禹锡一生屡遭打击,但仍笑对生活,他能在躁动不安的社会­环境中获得一份难得的­冷静与乐观。

在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­赠》一诗中,55岁的刘禹锡这样写­道:“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”

望于天,必思己所为;望于人,必思己所施。55岁的人,“二十三年”被贬在“巴山楚水”,可以说很凄苦、很不得志啦,他自称“沉舟”“病树”,可见身体健康方面多少­也有了问题。就算一艘“沉舟”,又如何?江河上仍然会有千帆竞­发嘛;即使是一棵“病树”,大地上仍然春意盎然。

说我自命清高也好,说我书生意气也好,我依然微笑面对生活,明天还是个好天气。

最摧残人心的不是失败,而是看不到希望。有时候,玩玩文字游戏,也能放松心情。刘禹锡与同时代的诗人­柳宗元是挚友。柳宗元曾写诗赠送刘禹­锡:“四月将尽五月初,刮破窗纸再重糊。丈夫进京三年整,捎封信来半字无。”不愧是挚友,柳宗元知道刘禹锡

精于医药,长于养生,就写了这么一首中医游­戏诗,诗中隐射四味中药。刘禹锡看了,微微一笑,马上就就猜出了谜底,原来是四味中药,依次是:半夏、防风、当归、白芷。

贪了牲畜的滋益,必招性分的损;占了人事的便宜,必遭天道的亏。南宋高僧道济和尚,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济公,以《酒杯》为名写了一首文字游戏­诗:“醺醺然,酣酣然,果然醉了一生。昏昏然,沉沉然,何尝醒了半日。”诗正话反说,意在劝人远离浮世喧嚣­和世俗纷争。这诗不符合刘禹锡的性­情,不屈,豁达,善于从苦难中发现生活­的乐趣,这才是他。他并没有说要像陶渊明­一样归隐山林。屡遭贬谪,名士的派头不减,只要一息尚存,用世之心仍然很强,照样桀骜不驯。“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”他的心始终在高高的天­上。他被贬谪时期,也是他的诗文创作旺盛­期。

有个成语叫“司空见惯”。据说因刘禹锡的一首诗­而来。那是大和五年,刘禹锡时来运转,经宰相裴度推荐,回京当了个礼部郎中,挂集贤殿学士衔。只是,好运不长,不久裴度被罢相,刘禹锡受牵连又被贬苏­州刺史。

苏州有个司空,名叫李绅,是刘禹锡的“粉丝”,说什么也要请偶像吃饭。顺便说一下,“司空”听上去给人感觉很有来­头,其实在唐代只是给贵族­的一个虚衔,地位貌似很高,实际上没有权力。这个司空大人带着宠姬­赴宴,席间来了兴致,就让宠姬跳舞,给

刘禹锡敬酒。

男人爱酒,醉翁之意不在酒。男人爱桃花,是爱其美艳与妖娆,爱“轻薄桃花逐水流”(杜子美语)。赏花之心不在桃,在艳遇,在桃花运,在人面桃花相映红,在“桃花一簇开无主”。

“桃红又是一年春”“一枝红杏出墙来”。宠姬如此妖娆,“惟吾德馨”的刘禹锡也是心花怒放,开口就吟诗:“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司空见惯浑闲事,恼乱苏州刺史肠。”诗中所写,傻瓜也能听明白,无非是说,美人天天在司空大人身­边,对司空大人来说很寻常,但你这么刺激我,人非草木,我心恼肠乱啦。

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”李绅不傻,既然你喜欢,以后就跟你了。“司空见惯”这个成语也就诞生了。

风息时,休起浪;岸到处,便离船。后来,刘禹锡回到洛阳闲居,身边是否有这位苏州美­人陪伴,就不得而知了。从刘禹锡写的《罢郡归洛阳闲居》诗中来看,他的晚年生活还是相当­幸福的。他这样写道: “十年江海守,旦夕有归心。及此西还日,空成东武吟。花间数杯酒,月下一张琴。闻说功名事,依前惜寸阴。”

刘禹锡有一首《始闻秋风》,也许可以表达他“司空见惯”的政治失意心情。

昔看黄菊与君别,今听玄蝉我却回。

五夜飕飗(sōuliú)枕前觉,一年颜状镜中来。

马思边草拳毛动,雕眄(miǎn)青云睡眼开。

天地肃清堪四望,为君扶病上高台。

秋风,难道不是司空见惯?为什么说“始闻秋风”

呢?就是说,每年初秋,他第一次听见“秋风”这位老朋友的声音,感觉都不一样,所以,他要记下来。

想想看,一个诗人,一个曾经官至监察御史­的朝廷官员,如今,仅剩下一个忠实的老朋­友——“秋风”,寂寞之境可想而知。我们现代人再怎么孤独,只要你是中国移动的客­户,至少,无论你多么孤独,至少,你还有一个每年生日都­问候你的老朋友——10086。10086至少会非常“佛系”的提醒你该交费了吧。可是,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,像刘禹锡这样的“诗豪”在政治失意之后,也只有一个无言的老朋­友——“秋风”。

为什么不是“春风”呢?自己多病,政治上不得意,一贬再贬,哪里配得上“春风”呢?“春风”让人萌动, “秋风”让人沉思,让人“三思而后行”。所谓“三思”,就是思危、思退、思变。知道了危机就能躲开危­险,这叫思危。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­的地方,这叫思退。退下来就有机会,再慢慢看,慢慢想,自己以前哪里错了,往后应该怎么做。这就叫思变。

秋季天高云淡。这个“三思”就是“秋风”这个老朋友在天高云淡­的季节对自己的劝戒。

“昔看黄菊与君别,今听玄蝉我却回。”从前我也是看过黄菊盛­开的,然后与“秋风”离别;现在呢,听到玄蝉的歌声,我又回来看你了。菊花什么时候开啊?农历九月那是秋天的最­后一个月。玄蝉不是多么玄乎的蝉,意思是深秋的蝉,蝉一般秋天的第一个月,也就是农历七月开始唱­歌。别人都说恼人的“秋风”,而“我”却把“秋风”当成好朋友。

“五夜飕飗(sōuliú)枕前觉,一年颜状镜中来”,古代夜晚分五个时段,所以叫“五夜”。就是说夜晚睡在枕头上,就感觉我又老了一年,照镜就知道自己“颜状”老了一岁啊。

“马思边草拳毛动,雕眄(miǎn)青云睡眼开。”马想着边远草地里野草,鬣毛都会耸动,随时准备上战场。大雕呢,它斜视着“青云”,睡眼都睁开了,警惕地望着天空,随时准备展翅翱翔,巡捕猎物。

“天地肃清堪四望,为君扶病上高台。”这个季节,天高云淡,天地肃清,我应当四面眺望之际,为了“秋风”先生,抱病而登高台。

在这首七言律诗中,刘禹锡不再有当年的那­种“自古逢春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”式的豪放,但也没有陷入“悲秋”的情绪中,他采取了直面“秋风”的方式,把“秋风”当成一个老朋友,和“秋风”喝茶、聊天,坦然面对人生的“秋风”。

因为,他知道“秋风”这个老朋友一年才能相­逢一次嘛,今年别离了,明年我们再相会。

“秋风”这个比喻用意深远,难怪,宋代著名散文家苏辙“晚年多令人学刘禹锡诗,以为用意深远,有曲折处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