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11. 沉香:“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”

-

最近在看一本书——《怀特书信集》,猛然发现,原来琐碎的生活、平凡的泛着新鲜泥土气­息的人生也可以很温暖。可爱的怀特于1985 年 10月逝世。就在1984 年2 月 10日,怀特写信向他的传记作­者埃尔吉表示感谢时,这样说:“我唯一遗憾的是,自己的一生并没有那么­激动人心,并未充满情色暴力。这也是我的命。”

那么,怀特到底是何许人?思郁在一篇推介文章中­介绍说:遥想1929年,怀特在《纽约客》已经崭露头角,冬天的时候他提前收获­了春天的爱情——与同为《纽约客》编辑的凯瑟琳结婚。当时的凯瑟琳是一位两­个孩子的母亲,怀特的家庭并不赞同他­们的婚事。于是怀特把两人的婚礼­悄悄地定在了一个乡村­的小教堂,仪式干净,简单,全程只有一条凯瑟琳的­小狗黛茜陪同。我们在书中见识到了怀­特对这场婚礼独特的记­忆:“婚礼相当不错,没有人抛洒东西,倒有一场狗打架。”没有丝毫的遗憾,只有简简单单的满足,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所言,这是他一生最美的决定。

怀特拥有一个农场,他养了鸡、鹅、牛、羊、花栗鼠,还有很多蜘蛛,“在谷仓附近的树林里,还有红松鼠、乌鸦、画眉鸟、猫头鹰、豪猪、美洲旱獭、狐狸、兔子、小鹿。在牧场的池塘里有青蛙、蝌蚪、真螈。有时候,会有巨大的蓝苍鹭到池­边来抓青蛙。在海岸边还有矶鹞、鸥鸟、珩科鸟以及翠鸟等,低潮时,泥地里有蛤蜊。有7头海豹生活在附近­的岩石和海水里,我划船时,它们会游到我船边来。家燕就在谷仓上筑巢,我车库下面还有一只臭­鼬呢。” [1]

读着这些细腻熨帖,还泛着新鲜泥土气息,仿佛秋日清晨露珠一样­通透的文字,才能真真切切明白生活­的美好。

原来,平淡的人生、琐碎的生活也可以如此­有滋有味,也可以如此美好。

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。想起上学时背烂的那句­名言:生活并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。但如果你坐在沉香树下­读闲书,你就无法发现沉香树本­身的木性之美,因为号称“药中黄金”的沉香限制了你的想象­力。

当然,这种岁月静好,需要一个基本前提,那就是:天下太平。兵荒马乱的年代,吃饭尚且成问题,生活的美好,就属于奢望了。

冷兵器时代,没有枪炮,打仗拼的是体力。一个“琴棋书画诗酒茶”的雅士,和一个吃烤羊腿骑马射­箭的打架,输赢的结局都不用想。

冷兵器时代,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打­仗,不用开打,仅仅在气势上,长城那一边的党项、契丹、女真、蒙古这些草原帝国上游­牧民族的强悍,已胜了一筹。农耕民族只习惯于“汗滴禾下土”的安逸,天生缺乏攻击性。

曹雪芹和曾国藩就是农­耕文化下产生的两个代­表人物。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包括­两个方面:一是自我完善的理学情­怀。他有五字箴言“诚、敬、谨、静、恒”,并且主张慎独。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­为第一要义,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,不可为官自傲。二是韬光养晦,大功不居。“花开七分上得岸” “日正则仄,月盈则亏”“花未全开月未全圆”,这是他的人生体悟。至于曹雪芹,你相信吗?他竟然不喜欢李商隐,文人真是复杂。潘向黎在《林黛玉为何不喜欢李商­隐》一文中谈林黛玉不喜欢­李商隐,说曹雪芹是借黛玉之口,说出了自己的诗学标准。譬如黛玉对香菱说:“词句究竟还是末事,第一立意要紧。若意趣真了,连词句不用修饰,自是好的,这叫作‘不以词害意’。”而李商隐的诗风,是“浓得化不开”的,“自然无法得雪芹的青眼­了”。又说:“细细推想,林黛玉恰恰应该是喜欢­李商隐的。再往深处想一层,发现这里暴露了曹雪芹­作为小说家的一个失误……他笔下的‘这一个’林黛玉有轻微的违和。”

《系辞上》中有这么一段话: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周以后,《老子》描绘了“道”创生万物的过程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即: “道”孕育混沌未分之气,混沌之气内含阴阳二气,阴阳二气运动形成天地,阴阳二气相合生出的和­气产生万物。再后来,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­子,领悟到

天地精神会萌生创世造­物的非凡之人,首提“造物者”一词(《天下》)。其中谈到了始创世造物­者伏羲的出生,他说伏羲与女皇(女娲)结为夫妇生了四子(四神)。他们遵循阴阳参化法则­开辟天地,混沌宇宙从此两分。这个特点就是“家庭创世”。我们的老祖宗在与天地­的互动中认识了大自然,创立了“二十四节气”,最初指导农耕生产,后来,也启发了中医学。

我国古代哲学就讲究天­人相应,这也是《内经》的观点。无论养生,还是治病,都要与时节相应。农耕民族有很多讲究,比如朋友圈温馨提醒长­寿的好习惯,多喝开水啦、经常运动啦、少食多餐啦、少盐少糖啦、排便顺畅啦、保证睡眠啦、多吃果蔬啦、消除压力啦、交友聊天啦、良好心态啦等等。比如养生茶饮滋养身心。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。”每年公历10 月 23日左右便会迎来二­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节­气。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冬天就要来临了。霜降时节,养生保健尤为重要,民间有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。俗语说:“寒露寒露,遍地冷露。”寒露节后,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集天地之精气的露珠,冷寒而将欲凝结,放出微微的寒光。寒露之后,雨季的喧嚣归于宁静,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,露寒而冷,繁华不再。进入冬季,养生有4藏:第1藏,防寒保暖。第2藏,饮食藏热量。民间有“冬季进补,开春打虎”的谚语,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­季节,中医有“秋冬养阴”的说法,在饮食上的体现为饮食­不宜生冷、燥热,而应以有滋阴潜阳功效­的高热量膳食为宜。第3藏,运动摄氧。俗话说: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。”第4藏,养精蓄锐。冬季万物凋零,常会使人触景生情,容易抑郁寡欢。这时候要保持精神安静­自如,含而不露,就像个人隐私“秘而不宣”一样。比如秋冬季谨防皮肤疾­病,像乏脂性湿疹、鱼鳞病等。叶落知秋。入秋以后,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,人的肌肤也在发生着不­同的变化。因为秋冬季节空气干燥,温度下降,皮肤表面水分减少,油脂分泌也少,加之人体毛细血管受冷­刺激开始收缩,使皮肤的供氧量减少,皮肤营养变差。因“燥”而来的邪气就会深入肺­阴,对五脏造成伤害。另外,骤变的早寒也会伤及人­体的阳气,造成

阴阳失调,免疫力降低,易出现反复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­统疾病。这些季节性的因素使得­皮肤在秋冬季节显现干­燥、脆弱的季节特点,皮肤的抗病能力下降。如果不了解自身皮肤的­变化,加以适当的保护和护理,就很容易患上皮肤病。

过去是农耕时代,农耕民族在漫长的冬季,总能找到袅袅余香的闲­情,以滋养身心,比方说,一个人喝茶也能品悟出“禅茶一味”的真谛。用橘红3—6克、绿茶5克,泡出橘红茶,以达到润肺消炎、理气止咳的功效。用大蒜、生姜、葱白各适量,煮出三辣饮,以达到温中祛寒的功效。用丹参、黄芪各6克,枸杞、女贞子各3克,煮出丹参黄芪茶,以达到补气的功效。用玫瑰花6克、研碎的砂仁6颗、研碎的胡椒6粒,闷制出玫瑰砂椒茶,以达到行气健胃止痛的­功效,治疗慢性胃炎、胸闷等症状。用百合4朵、杭白菊5朵、蜂蜜适量,闷制出百合菊花茶,以达到滋阴补肺、补气益中、清心安神,有助于睡眠。

马克思说,劫掠的前提是要有可以­劫掠的东西。当农耕民族吃饱饭,点燃沉香喝茶,然后去收获成熟的庄稼­时,恰是游牧民族草原枯萎­之日,漫漫严冬,人和牲畜都要吃饭,慢慢寒冬如何熬过?没有相对完善的贸易,北方的游牧民族生出劫­掠之心,于是凶猛地挥鞭,一路向南,向南。真的佩服两宋王朝,面对这么强大的草原民­族,竟然存活了320 年。

有人说宋朝文人拥有一­颗纯真的心,但这颗纯真的心,怎么抵御游牧民族的劫­掠呢?

同样是著名漫画家,中国著名漫画家方成老­先生,享年 100岁。而日本经典漫画《樱桃小丸子》作者樱桃子,享年仅仅53岁。樱桃子有句名言:“是自己太天真了,还是世界太过无情……”用樱桃小丸子的话来说:“可能就是有一天突然发­现,自己虽然还拥有一颗纯­真的心,却不足以再用来抵御这­个繁杂的世界了吧。”

有人说,两宋的文人喜欢“意淫”,那又如何?熏着沉香,能“意淫”出这么美好的诗词,也是真的厉害。不能不对沉香树刮目相­看了。

沉香树在《中国植物红皮书》上被列为濒危树种,是首批被列为国家二级­保护植物。

沉香树,原本不过是“木材”,因为沉香珍贵的

医用价值被市场炒热,成了收藏家眼中的“药中黄金”。

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,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遭­遇毁坏后为保护自己自­然“结”出的,混合了油脂(树脂)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­凝聚物。

沉香最早始见于梁代陶­弘景《名医别录》(公元502—566年),被列为“上品”。在宋代,好沉香是“一两沉一两金”,被喻为“香中之王”。到明代,就已变为了“一寸沉一寸金”。

我们看三国,关公大意失荆州,之后被孙权的将士俘杀。孙权害怕刘备来报仇,就设计将关羽首级送给­曹操。曹操是聪明人,知道孙权这是嫁祸于他。但曹操敬关羽忠义,命人以王侯之礼,将沉香木雕刻为关羽的­身躯,与首级一同埋葬洛阳城­南。

沉香,袅袅娜娜,延绵不断;芳香溢远,心有灵犀。沉香这味药,益精、补气、养神。如果说“气”是万物的本质,那么“精”则是气的精华凝聚。医家认为沉香有益精壮­阳的功效,而在养生中,“精”是指生命的精华、本元,是生命的起源。

沉香为纯阳之物,闻其香可以助内在阳气­上升。

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也说:“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”

中医药典中说:“沉香,味辛,气微温,阳也,无毒。入命门。补相火,抑阴助阳,养诸气,通天彻地,治吐泻,引龙雷之火下藏肾宫,安呕逆之气,上通于心脏,乃心肾交接之妙品。又温而不热,可常用以益阳者也。”

沉香是一种珍贵药材,就是治疗龙雷之火通天­彻地的良药,能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,对过敏性咳嗽有治疗帮­助。什么叫“龙雷之火”呢?龙主水,雷主火。清代名医喻嘉言在《医门法律》中这样说:“阴邪旺一分,则龙雷火高一分,譬如盛夏之日,阴霾四布则龙雷奔腾,离照当空则群阴消散。”

清末郑钦安在《医理真传》的“坎卦解”一篇中,用坎卦的一阳寓于二阴­之中来说明龙雷之火的­实质。水涨则龙飞,人体阴盛一分则浮阳外­扰一分。

沉香现在已是“一片万钱”。最名贵的奇楠香,价钱早已超过了黄金,据说一克三万块钱。

宁静的沉香已摇身一变­为“疯狂的木头”。沉香林中,你可以看到:工人在树上挂着一个个­吊袋,一头是硬塑料袋,一头是扎进树身的一根­细细的软管。

他们在给香树“打吊针”,只要一针,不到两年,全身生香,包括树梢和树根都有。采沉香依靠自然结香速­度很慢,所以往往靠外力使其结­香,伤害越深,结香越快。于是,用刀砍、在树干上钻洞、开香口,让伤口分泌树脂,生成沉香。但如果整棵沉香树都结­了香的话,它就会死掉。所以干脆有人砍掉树干,采香。“欲得天下宁,当拔眼中钉!”沉香树不会这么想,各长各的,犯不着去消灭异己。

沉香树生病了,结出香。这就好像“冬虫夏草”,那是虫病了,而成了非虫非草的“怪物”。冬虫夏草,夏为草,冬为虫。冬在土中,身活如老蚕,有毛能动,至夏则毛出土上,连身俱化为草。所谓“夏为草,冬为虫”,并不是它自身的自然变­态行为,而是虫被菌感染,也就是病了,最后病菌感染了整个虫­体。到了第二年夏天,菌又要繁殖了,就在虫的头部生出了子­座。因为虫病,有了偏性,中医就利用它的偏性,以偏纠偏,调理人的身体。沉香,也是沉香树生病之后的“偏性”。

沉香树在开始结香后,会经历漫长的生长期,一般需要几年至十几年,但一块优质的沉香需要­生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。

和沉香树相比,樗树简直太没有用了。

樗树,俗称臭椿,我们老家人叫椿树。在木匠眼中,樗木材劣,没啥实际用途。文人自谦,说自己是“樗材”,就是无用呗。有的人给自己起个号,叫“樗庐”之类,自谦为“无可用”。 “樗”字,按照字的外观构成看来,那是下点雨也吃亏的树­木。

在《逍遥游》中,庄子有一段关于樗树的­话,说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,广莫之野,彷徨乎无为其侧,逍遥乎寝卧其下。不夭斤斧,物无害者。无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!”

惠施的原话里有这么一­句,他对庄子说:我有一棵臭椿树,木匠都不看它一眼。庄子说:现在你有一棵大树,担忧它没啥用,那你为什么不把它种在­虚无之乡、广阔的原野,在它旁边散步,躺在它的下面逍遥。这臭椿树不会遭斧砍,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­它。它没啥用,怎么会有什么困苦呢?

惠施说:“今子之言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也。”我看,你庄子的学说,就像樗树,“大而无用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