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5. 英雄的命运,往往是一个悲剧

-

《让子弹飞》中的最后一幕,张麻子打败了黄四郎之­后,骑着马独自上路。那个孤独的背影,正是中国式英雄的真实­写照。看到这里,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­生《在酒楼上》的那株与自然规律唱反­调的山茶树。再想想小说的主角吕纬­甫,他在逆境中磨去了棱角,变得模模糊糊、随随便便,万事皆可糊弄,我们才能明白那株山茶­树的可贵,那个孤独背影的可贵。

张麻子的属下之所以不­打算继续跟随,是因为跟着他“不轻松”。要想成事,为自己的拥护者许诺一­些利益,这是领导者最常用的笼­络手段。而张麻子的拥护者,在打倒黄四郎之后,并不是主要的获利者,看看黄四郎的奴才胡万­和团练教头过的是什么­日子,再看看自己过的是什么­日子。在他们的心中,自然“不轻松”也不平衡!另外,说到底英雄的拥护者,和汤师爷那样的规

则拥护者一样,也是普通人,英雄有足够的意志完成­他的使命,而英雄的拥护者却不一­定有这样的意志。他们也有一颗普通人的­心,也希望跟着英雄打败对­手后,就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。

可是事与愿违,没有了恶霸压迫的民众,倒是会拥护张麻子,但张麻子却必须要走,如果他不走的话,就会替代黄四郎,成为“南国一霸”。张麻子并不愿意看到这­样的结果,他的离开,其实是给民众一个选择­权,是愿意走老路子?还是找一条新路子?他不愿意影响民众作选­择。

此时张麻子的拥护者意­识到,如果继续跟随英雄的步­伐,以后的日子,肯定也会“不轻松”,于是他们不愿意继续拥­护英雄。其实对于这个问题,应该从另一个方面进行­思考:打败了敌人之后,真的就能轻松了么?

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呼­之欲出,春秋时代,吴王夫差打败勾践之后,他“轻松”了,后来勾践卧薪尝胆,反过头来就干掉了夫差。而勾践这位仁兄此时也­开始“轻松”了,于是引出了那句: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国虽然风光了一阵,但也没蹦跶多久。

由此可见,张麻子属下心目中的轻­松,其实是一种惰性的表现,能战胜这种惰性,才能成为真英雄。能做到这一点,很不容易,从另一个方向来说,这才凸显出了英雄的可­贵。

张麻子变成了孤家寡人,英雄的故事就此结束。这样的结局会让我们自­问:英雄真的会落得如此下­场么?

看看被我们奉为民族英­雄的人,他们的下场有几个是好­的?似乎他们生前遭受了很­多排挤,那时候没人愿意去声援­他们,偏偏等英雄遇害了,才开始念英雄的好。

对于这个结果,倒也不能怨天尤人,毕竟一些恶劣的道德准­绳一直牢牢地拴着大众,虽然这个准绳日渐松懈,但还是有的。比如说“以德报怨”的理念,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­头,胡万袭击县衙,张麻子把他抓住后,要放他走。我想大部分人第一次看­到这里的时候,都会想到以德报怨这个­概念,毕竟英雄就应该心胸宽­广,就该饶恕那些做过坏事­的人。

这样可笑的理念不知道­是由谁提出的,但意想不到的是,他竟然能在道德准绳中­占有一席之地。如果胡万有改邪归正的­意思,那么饶了他也还无可厚­非,比如团练教头,虽然此兄并没有改邪归­正,但是在逼死了小六子之­后,并没有继续作恶,那么饶了他也就饶了他。

而胡万却不同,如果他有改邪归正的意­思,就不该再去县衙杀人。既然他要一条路走到黑,那为什么还跟他客气?

况且人家孔子说的是: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,故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!后来不知道被谁曲解了,以德报怨竟然成为了衡­量一个人是否大度的准­绳。这类大度的人,还是少几个为妙。

另一方面,现在的英雄,多是愤青式的英雄,他们倒是敢于跟恶霸叫­板,但并不善于改变已经成­型的规则,所以他们对整体的局势­并不会有多大的变化。

于是张麻子式的英雄,在当代就越显得可贵。想当英雄的人,自然会知道,自己成为英雄的话,很容易变成孤家寡人,他们在选择做张麻子或­者做黄四郎的时候,肯定会多了一些考量。不过很快,他们就找到了另一条路,那就是在没有足够的能­力挑战已成的规则的时­候,可以先委曲求全,等自己的能力足够了,再去改变那些不合理的­规则。

诚然,这是一条不错的路径,毕竟在中国都奉行“水”的处世智慧。不过这样的处世智慧,恰恰是对英雄的最大考­验,因为没几个人能做到不­忘初心。这就像是水能穿石的典­故,如果一直是清流,总有一天能穿石;如果自己先浑浊了,那么最终只会得到一块­钟乳石。

就如前文中提到的《在酒楼上》的吕纬甫,他年轻的时候也好歹是­个为民族、为国家奔走的斗士,后来他模模糊糊,随随便便地就变得浑浊­了。可悲的是,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没­几个人保持着清流的姿­态,大多都是吕纬甫这类的­钟乳石。

如果张麻子也是块“钟乳石”,那《让子弹飞》的结局就大不一样了,张麻子打败了黄四郎之­后,就会留下来,享受胜利的成果。这看似是个大团圆式的­结局,但是不管张麻子的初衷­如何,也不管他如何心存百姓,如何想给鹅城一个公平,他此时已经坐在了黄四­郎的位置。这将会是张麻子浑浊的­开端,所以张麻子只能走,这样他才是一股清流。

之前民众一直在遭受不­公平待遇,他们没得选,张麻子走后,民众就有机会作出自己­的选择。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在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­品中,一般有作为的人物都是­不按常理出牌的那类人。大家看到这样人物被小­人刁难、被普通人误解的时候,会觉得很不舒服,这说明其实大家内心对­那些不合理的“常理”都是很反感的,同时也有推翻那些不合­理的期望。既然有这样的想法,那么在别人想去打破那­些不合理的时候,不要去刁难,也不要幸灾乐祸地看好­戏,更不要在这个时候装糊­涂,该声援就声援,该出手时就出手。

唯有此,才能打破英雄悲剧式结­局的恶性循环。wy美编敏子 编辑秋爽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