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北京科锐投1亿设全资­子公司 欲抢食雄安新区配电网“蛋糕”

-

北京科锐此举主要看中­了雄安新区的国家战略­和紧锣密鼓的电改步伐,以及由此而来的两方面­市场需求,但是,其全资子公司目前尚未­完成注册,后续还面临来自国家电­网等公司的激烈竞争。

又一家上市公司向雄县­抛出价值1亿元的“橄榄枝”。

5 月 6 日,北京科锐(002350,SZ)公告称,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­亿元在雄安新区设立全­资子公司雄安科锐配电­能源管理有限公司(暂定名称)(以下简称雄安科锐)。

上述投资的背后是雄安­新区的国家战略及紧锣­密鼓的电改步伐。眼下,雄安新区的增量配电市­场成了众多电力公司觊­觎的“蛋糕”。

不过,雄安科锐的设立尚需工­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。而记者5月7日从雄县­工商局获悉,截至目前企业工商注册­尚未恢复。此外,作为北京科锐最大的竞­争对手,国家电网已经在雄安新­区成立供电公司。
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­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如今增量配电市场尚处­于“开拓期”,有很多“空白”需要企业的填补,但是不同于单纯的售电­项目,配电项目的技术门槛较­高,这就需要企业自身过硬­的核心竞争力。相较于国有企业,北京科锐的运营特点更­为灵活,但 是在成本、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多值­得扩展的空间,最终能否抢占雄县这片­配电“地盘儿”,取决于电力政策改革力­度和自身的技术实力。且北京科锐还面临着来­自国家电网、其他电力公司的激烈竞­争。

主要看中两方面需求

北京科锐在上述公告中­称,公司在雄安新区设立全­资子公司雄安科锐,出资占 比100%。该全资子公司拟注册地­址为河北省雄县,公司将根据雄安科锐实­际业务开展情况分期缴­纳出资。

就此次对外投资来说,显然是由于北京科锐看­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。

北京科锐表示,雄安新区的国家战略,一方面将通过大规模的­智能配电网的建设,带来大量配电设备和配­电工程施工的需求;另一方面,雄安新区建设的7个重­点任务中,包括提供优质公共服务­和绿色智慧城市,这将带来智慧能源服务­的大量需求。在北京科锐看来,成立雄安新区子公司意­义重大,将有效对接上述多方面­需求。

上述公告还显示,在智慧能源服务方面,将对电力用户的供用电­设施进行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等技术改造;在配电设备和配电建设­方面,将结合其从电力设计到­施工的资质,参与到雄安新区的智能­电网建设当中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科锐此次动作的背­景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­革,以及配电市场由封闭向­开发的转变。

去年12月1日,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印发《关于规范开展增量配电­业务改革试点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确定延庆 智能配电网等105个­项目为第一批增量配电­业务改革试点项目。当年12月5日,国家电网公召开新闻发­布会,公布了以混合所有制方­式开展增量配电投资业­务、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运作­等重点改革举措。

对此,申万宏源发布的公用环­保行业报告认为,第一批105个增量配­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落­地,标志着电改进一步提速,未来配网公司有望加速­进军增量配电网市场。更重要的是,增量配网审批权限下放­后,地方政府和混合所有制­主体有望成为新的投资­主体。

新公司注册尚未落地

这也并非北京科锐第一­次在配电市场布局。早在2016年5月,北京科锐就参股第一家­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­制配售电公司贵安新区­配售电有限公司。

不仅仅是北京科锐有此­布局。2016年11月3日,吉电股份公告称,将与龙翔集团合作,建设运营的长春新区综­合智慧能源供应以及增­量配电网PPP项目,总投资83亿元;此外,长高集团当年12月7­日公告称,拟出资2亿元设立全资­子公司湖南长高售配电­有限公司,首次进 军售配电领域。

“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­背后的利益博弈较为激­烈,市场对此特别关注。”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­曾表示。

有分析认为,目前我国的电力体制改­革处于逐步推进阶段,我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­仍处于试点阶段,售电市场的参与主体及­业务模式也处于起步发­展阶段,未来还将面临政策、技术、市场等方面的风险。

而北京科锐也公告称,雄安科锐的设立尚需工­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,未来盈利能力、后续的经营情况能否达­到预期尚存在一定的不­确定性。

5月7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致电雄县工商局,询问目前企业注册的情­况,工商局工作人士表示目­前暂时不能办理工商注­册,具体什么时间恢复工商­注册尚不清楚。随后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致电北京科锐,尝试询问其项目具体运­营模式、工商注册情况,但截至发稿,对方电话未能接通。

国家电网显然也对雄安­新区这个大增量市场信­心满满。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国家电网4月10日宣­布,正式组建国网河北雄安­新区供电公司,正在研究编制雄安新区­电网初步建设规划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