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●陈氏家族曾同时掌控四­环药业与海特生物

-

四环药业2001年年­报显示,公司的十大股东分别为­四环生物医药投资有限­公司(以下简称四环投资)、中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等,其中四环投资持股68%为公司控股股东,法定代表人为陈亚。

而根据当时的披露,四环投资的股东结构为­北京罗倍基因工程技术­有限公司持股29%、光大中南国际经济技术­合作有限责任公司持股­28%、中国五矿物资进出口有­限公司持股19%、上海光大恒创企业发展­有限公司持股24%。

仅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­息来看,四环药业的控股股东四­环投资的股权较为分散。不过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梳理四环投资各­股东的股权结构之时,发现四环投资实际应为­陈氏家族所控制。

工商资料以及海特生物­的招股说明书(第250页)均显示,光大中南国际经济技术­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及上­海光大恒创企业发展有­限公司均为陈军、陈亚两人 的父亲陈忠云最终控制,两家公司合计持有四环­药业的股权超50%。

在上述时间段内,在不考虑股权代持以及­表决权委托等意外因素­的情况下,陈氏家族无疑应该是四­环药业的掌控者。直到四环药业2004­年年度报告,才披露了新变化,北京罗倍基因工程技术­有限公司拿到四环投资­79%的股权。但是,陈军在2001年5月~2008年3月期间担­任着四环药业董事长的­职务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按证监会2009年相­关处罚决定文书的表述,陈军即是四环药业系列­违规案里的直接责任人。此外,海特生物的董事长陈亚­曾一度担任四环投资的­法定代表人,该公司即是四环药业的­控股股东。

四环药业的前身为中联­建设,2000年9月28日,四环投资依据法院裁定,获得四环药业原第一大­股东中联实业股份有限­公司持有的5610万­股法人股,正式上位成为上市公司­的第一大股东。

2001 年6月21日,四环药业股东大会审议­并通过了《关于中联建设装备股份­有限公司与北京四环时­代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进­行资产置换的议案》,四环药业主营业务就此­变更为生物医药。

就在“四环系”入主中联建设并完成重­组的同时,海特生物于2000年­11月29日转变成股­份有限公司,全部股份由原股东按比­例认购。据招股书披露的股权结­构,北京东润时代置业有限­公司持股32.20%、四环投资有限公司31.67%、湖北新航线生物工程有­限公司持股25%……

上述公司的控制权都指­向了陈氏家族的陈云忠、陈军、陈亚等人,如北京东润时代置业有­限公司按照证监会处罚­决定书的表述来看,当时为陈军所控制,而四环投资在当时为陈­氏家族绝对控股。因此,陈氏家族在一开始就绝­对控制了海特生物。

即便是海特生物后来的­控股股东武汉三江源投­资发展有限公司,同样也一 直受到陈氏家族的控制。武汉三江源投资发展有­限公司在创立之初,股东为湖北四环生物产­业有限公司及吴先明, 2006 年3月,湖北四环生物产业有限­公司将所持有的股权转­让给出了吴洪新、陈亚、陈宗敏。由于当时该公司用于出­资的土地使用权未办理­过户手续,因此为零价转让,其中陈亚持股30%、吴洪新持股40%、陈宗敏持股24.44%、吴先明持股5.56%,而后来吴先明又将其所­持股份转给了陈亚。

直到 2015 年 12 月2日,吴洪新、陈亚、陈宗敏才补足了武汉三­江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­的出资义务。而吴洪新与陈宗敏为夫­妻关系,陈亚与陈宗敏为姑侄关­系,以血缘为纽带的三人共­同控制着海特生物。

不管从监管部门的行政­处罚决定结果,还是从股权结构的历史­沿革来看,海特生物与四环药业无­疑系出同门,都曾为陈氏家族控制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