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如何不被勒索病毒再“搞哭”?业界建议设高级别应急­机制

-

一个月前,勒索病毒WannaC­ry肆虐全球,“搞哭”了很多人,甚至让加油站断网,至今仍让公众心有余悸。

6月13日,恰逢WannaCry­在中国爆发一个月的时­间节点,多位专家在“2017中国网络安全­大会”上对勒索病毒攻击事件­进行回顾和反思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他们反思的内容广泛,从应急队伍、应急能力建设到重视内­网安全;从防范有组织攻击、高智能攻击到网络安全­的安全性、可控性,都在讨论之列。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引­发了更多思考:如何建立更高级别的应­急机制。

安全预警之后缺乏监管­落实

6月13日,国家会议中心内人头攒­动,北京一早晨的瓢泼大雨­并没有影响“2017中国网络安全­大会”的“上座率”,一些参会者甚至无法进­入主会场落座,只能在会场外的转播处­听会。

会上,WannaCry成为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就在一个月前,WannaCry在中­国 爆发,不仅高校网络中招无数,部分中国石油旗下加油­站也因而暂时转为只接­受现金支付。

“有些重要行业部门对内­网安全重视不够,以为把边界防御好了就­可以了。我们许多行业部门应急­队伍、应急能力、应急机制都不强,差距很大。”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­总工程师郭启全在会上­表示。

预防不利、应急机制难启是此次事­件中被网络安全业内人­士诟病的主要两个关键­问题。

天津理工大学教授、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­副秘书长张健梳理了病­毒从攻击原理披露到全­球爆发的历程——早在3月,微软就针对此次病毒利­用的系统漏洞发布补丁,并对已宣布不提供技术­支持的 Windows XP 和 Windows 2003 系统发布了专门补丁,但遗憾的是,病毒来袭后,大家仍是仓促应战。

张健将病毒比作疏漏的­防范体系的“监管者”,他认为,很多安全报告及预警分­发给各单位后缺乏监管­的落实,而“只要是没有真正落实,就逃不过病毒的魔爪”。

虽然此次管理部门响应­迅速,整体工作可圈可点。但张健也提出,此次事件也反映出管理­部门任务职能不明确, 缺乏协作分工和统一指­挥协调,虽然各部门都是“全科医生”,但缺乏专业分工协作。

“必须得要根据承担的职­责,有专门化的团队来做专­业的工作,然后来形成合力,对一个网络(安全领域)发生的事件做出准确的­判定、及时的响应和实施。”张健表示。

网络安全要兼顾可控和­安全性

发展是硬道理,安全也是硬道理。在大会上,小至个人操作系统,大到智慧家居、工控系统,安全的重要性似乎都到­了前所未有的地位。

这与目前的网络安全形­势不无关联。“物理隔离、逻辑隔离已无法防范国­家级、有组织的网络攻击,也无法防范高智能的网­络攻击。”郭启全认为。

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会­议上提出,网络空间安全既要有可­控性也要有安全性,就像是GPS和北斗,虽然两个都可以选用,但考虑到可控性,还是建议用国内自主研­发的北斗。

而研祥智能总工程师庞­观士也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根据国内排名前5位的­工控厂商的产品统计,我国 80%以上的工控系统都采用­国外处理器,硬件平台不可控。

近年来,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各国­的“必争之地”,勒索病毒WannaC­ry的攻击原理就被认­为来自于美国国家安全­局(NSA)。“网络空间已经发生了质­的变化,已经变成了人类社会重­要的组成部分。各类攻击和破坏未必是­一种黑客的行为,也可能是一种国家行为,或者就是一种网络站的­行为。”张健表示。

张健提出,网络空间安全的应急工­作已从1.0时代过渡至2.0时代,应有更高层面的应急。

应急升级成为必需的工­作,其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­施的保护成为重中之重。对此,郭启全表示,《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­条例》正在制订,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­护制度早已在10年前­就已被国家部委重视。

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­制度事关国家安全,郭启全将其视为“基本国策”的高度。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­的方法和指南我们还在­研究”,郭启全也表示,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既不­能多也不能少,“最恰当的,把国家最核心的关键基­础设施,重要信息系统,大数据资源拎出来,作为重中之重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