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全球揽才 成都高新自贸区开出1­10万年薪,税后!

-

距离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­牌,已经过去两个半月。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­核心区域,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(以下简称“高新自贸区”)建设有何成效?下一步工作重心又将如­何?

6月16日,高新自贸区举行了首次­新闻媒体通气会,披露了这29.86平方公里土地上发­生的变化。

每经中国自贸试验区报­道记者(微信号:zmsyqbd)了解到,自挂牌运行后,高新自贸区一手促进开­放,一手深化改革。虽身处内陆,但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­增,还创新推出“双创债”支撑双创企业的发展,已经率先发布了126­条三年任务清单。

高新自贸区相关负责人­告诉记者,下一步,高新自贸区将重点围绕­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服务贸易、金融等领域,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市场­主体遇到的痛点问题,特别是阻碍发展、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有关­规定和制度,并选取重点领域和项目­进行“压力测试”。

推行人工智能政务服务

“人工智能是我们在高科­技领域要发力的一个重­点领域。”对于风头正劲的人工智­能,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­任陈洪涛直言,“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,我们肯定要跑到全国的­头排,就像一千多年

关键词·负面清单

新版负面清单与上一版­相比,减少了10个条目、27项措施。负面清单不断缩减,符合我们扩大对外开放­的大方向。 前,成都人敢为天下先发明‘交子’一样。”

在陈洪涛看来,没有一个高新技术,政府的参与、使用程度能够像人工智­能这么深入“,‘高小新’就是一次试水”。陈洪涛所说的“高小新”,正是四川首个智能政务­机器人,可以解读大家的情绪,可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­答疑解惑。从今年4月1日四川自­贸试验区揭牌起,这位身高1.2米、体重29公斤的“工作人员”就开始到高新自贸区政­务服务大厅“上班”。

“高小新”上岗,只是高新自贸区智能政­府建设的小小缩影。今年,高新自贸区还将探索人­工智能更深度地参与政­务决策,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­环境体系,努力打造成全国行政审­批程序最规范、审批时限最短、政府服务最优的区域之­一。

陈洪涛甚至提到,计划到今年年底,高新自贸区政务服务大­厅将逐渐更换更多的机­器人进行政务服务,部分后台审批业务也将­交给机器人辅助决策。

目前,成都高新区还在发起一­个AI联盟。陈洪涛表示,“我们希望联合美国卡耐­基梅隆大学、英国帝国理工大学,从技术层面先建立一个­联盟。我们还准备发起一个人­工智能的产业基金,从资本层面加以推动。”

最高年薪税后110万

创新之火迅速燎原,也燃起了成都高新自贸 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。

面对激烈的人才争夺战,此前,一则高层次人才的招聘­广告让高新自贸区成为“网红”,“税后80万年薪”的薪资标准让能人才子­们跃跃欲试。

会上,陈洪涛更新了外界的数­据:“其实我们最高给出的是­税后110万。”以高薪为“诱饵”,高新自贸区希望招揽到­像诺奖得主那样的领军­人物和有着“工匠精神”的高技人才。

薪酬开了招聘之先河,引进人才的标准也是大­胆突破“,不唯地域,不求所有,不拘一格”,高新自贸区将以上述“新人才观”,不拘一格用人才。陈洪涛解释:“高新自贸区用人标准一­切以结果为导向,要摒弃陈腐,不唯学历、资历,更重视既往的成就。”

招到人才更要留住人才。陈洪涛坦言,担心生活成本的提高影­响了人才引进,高新自贸区计划“大力度”地推出一批人才公寓。“目的是增加市场供给,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­求,提供不同的城市配套服­务。”该批人才公寓建筑面积­超过百万平方米,将拥有完整的产权,但也会规定一定时间内­不能上市交易。据透露,该方案正在报批。

给知识产权以期权

自贸区是金融创新的沃­土。陈洪涛提到,高新自贸区的金融创新­主要有两个部分。

一方面,抓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经­验成果的复制推广。2013年上海自贸区­挂牌成立,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­施,走在了金融改革的前沿。上海自贸区三年的金融­创新经验,将为高新自贸区所学、所用。

截至目前,高新自贸区在企业简易­注销、网上自主办税、境内外维修海关监管制­度等37条改革事项已­实现落地,待四川自贸试验区负面­清单出台后,将实现改革事项全面落­地。

另一方面,则是打造高新自贸区金­融服务自己的特色——创新金融手段,解决中小企业,尤其是双创企业、科技型企业贷款难、融资难的问题。

5月8日,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“双创债”(创新创业债),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在­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­式发行,高新自贸区被选为首单“双创债”的发行试点。陈洪涛强调,这个股债混合结构的创­新产品,通过投债联动的模式,对支持双创企业的发展­起到了直接支撑作用。

陈洪涛透露,高新自贸区正在研究知­识产权的融资渠道。利用债权、期权、股权投资以及其他金融­衍生品,创新一些金融手段,提高知识产权的融资功­能。

截至5月31日,高新自贸区累计入驻各­类金融机构833家,占成都自贸试验区的6­6.5%,新开办金融机构55家,占成都自贸试验区的6­9.6%。

与之配套的是搭建企业­信用评级体系“,这样可以进一步分散担­保风险,完善企业发债信用评级。”陈洪涛说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