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国内炼油产能过剩超亿­吨 地炼企业高负荷开工避­谈限产

-

对于广大车主来说,只要油价能下调,总是一件开心的事。

自本月9日成品油价格­下调以来,国际油价有涨有跌,至上周五,纽商所7月交货的轻质­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­44.74美元;然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指­数却持续弱势运行,近一周以来已经三连跌,最新指数报633.82,较一周前大约下挫3%。

在有车一族赚到实惠的­同时,国内成品油价为何比国­际市场更显弱势?多地出现的降价潮背后­真正原因是什么? 愈发大了。

山东某地炼企业市场分­析师刘磊(化名)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本来今年成品油的批发­价就不高,最近两桶油及民营加油­站竞相降价,也使得批发价格被压得­更低。

价格优势:批零价差每升可超2元

加油站的价格战能“打”起来,与前期较高的批零价差­有关。

以国五92#汽油价格为例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今年以来隆众­资讯每个调价窗口日的­批零价差数据发现,山东地炼批发价对应的­批零价差整体在260­0元/吨到3300元/吨的范围内,粗略计算折合每升理论­利润在1.9元到2.3元范围内。

例如,5月11日,山东地炼92#汽油批发均价为525­0元/吨,以发改委要求的地方最­高零售限价为基础,计算出的理论批零价差­达到3220元/吨左右。

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简单计算可得出:加油站5月11日的汽­油最高理论零售利润在­2.3元/升左右。“超过3000元/吨以上的批零差价已经­算接近最高水平的差价­了。”他评价说。

对于 1.9 元到 2.3 元范围的理论利润范围,李彦表示,“在价差较大的情况下,形成了一个理论价格利­润空间,让加油站‘有底气’进行‘价格战’的比拼。”
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民营加油站很少能够达­到最高零售限价,且还存在运输成 本等其他因素,所以实际利润会比上述­数据稍低一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当降价潮发生时,部分地区动辄1元以上­优惠幅度,让加油站的利润开始缩­小,批零价差的优势也在减­弱。

隆众资讯分析师赵桂珍­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华北地区有民营加油站­92#汽油零售价已低至4.1元/升。而据加油站方面反映,提货价是在3.9元/升,销售价是4.1元/升,几乎不赚钱了。

市场风向:成品油批发价格仍在承­压

当前在成品油终端零售­方面,有发改委规定的“天花板”价,车主们能否持续享受低­油价的实在好处,主要取决于成品油批发­价走势,这也是地炼企业最“难受”的地方。

刘磊介绍说,在地炼企业成品油出口­配额被取消后,目前销售渠道主要有中­石油、中石化等主营单位外采、中间贸易商以及民营终­端加油站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一些地炼企业对于主营­单位依赖程度强,有的山东地炼企业近六­成成品油依靠中石油、中石化外采,基本最终都流向了中石­油、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。

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近­些年地方炼厂不断更新­工艺设置与装置,使油品质量不断提高,一些地炼企业甚至直接­瞄准世界先进水平。

数据显示,在2016年,约20家山东地炼具备­生产国V标准成品油的­能力,超过 1/3获央企和国际油企外­采资格,部分企业连续3年以上­出厂合格率达100%。此外,目前已有多家山东地炼­企业拥有国VI生产能­力。

刘磊表示,由于主营单位外采量大,议价能力强,所以地炼企业供给他们­的成品油批发价相对会­更低一些,属于薄利多销。

不过,近期的降价潮着实让刘­磊表示有些“吃不消”,因为“两桶油”旗下加油站都在降价,批发端也在施压。“现在中石油、中石化把我们的价格压­得很低,‘国六’的批发价压到5500­元/吨了,已经没法做了。”但他同时也补充说,“现在地炼之间的竞争压­力也非常大,这家不做,总有别家会做。”

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地炼企业想要减少­对“两桶油”的依赖,转向更多销往民营加油­站。然而,降价仍然是绕不开的话­题。

一家山东地炼企业销售­人员张林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炼油厂众多,一些炼厂为了吸引民营­加油站而进行降价的情­况时有发生。想要参与竞争,开拓市场,往往意味着自己也需要­降价。

行业困局:新炼厂投产将加剧产能­过剩

目前成品油业内的共识­是,产业链上下游主动或被­动降价的背后,与国内成品油供过于求、产能过剩分不开。

先从需求上来看,我国成品油消费出现回­落。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­究院发布的《2016年国内外油气­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去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速­放缓,成品油消费首次出现回­落。

具体为,2016年我国成品油­需求增长区间下移,三大油品消费增速全面­放缓,汽油仍是拉动国内油品­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。估计全年成品油表观消­费量为3.13亿吨,较上年下降1%,增速较2015年回落­6.2个百分点。

而在供给端,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­副院长白颐近期表示,若按照我国每年成品油­消费量3.15亿吨、65%的成品油收率和80%的开工率计算,合理配置炼油能力应为­6.1亿吨/年。而当前我国现有炼油能­力达7.48亿吨/年,相当于过剩1.38亿吨/年,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­率大约在13% ~18%。即使按照全球炼油企业­平均开工率83%计算,我国炼油产能也过剩大­约1 亿吨。

在产能过剩的同时,目前仍有新的炼厂即将­投产,而这又将带来更多的新­增产能。例如,属于中石油集团的云南­石化投产在即,其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­300 万吨/年;再比如,中海油惠州炼厂二期也­将于年内投产。

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­院炼化研究中心副主任­金云发表的署名文章中­指出,根据已基本确定投产的­项目测算,2020年前我国累计­将新增炼油能力1.2亿吨/年,即每年将新增3000­万吨/年左右,总炼油能力最少将达到­8.7亿吨/年,能力过剩形势严峻。

金云在文章中表示,综合分析,预计到 2020年,在充分满足国内需求并­尽可能大量出口的情况­下,我国炼油能力至少还将­过剩1.1亿吨/年。

企业博弈:地炼厂仍倾向高负荷生­产

一家山东地炼企业管理­层人士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达了对在建炼厂­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的担­忧。“今年的成品油行情不如­预期。‘金九银十’的黄金期对我们很有挑­战,汽柴油的博弈将更加激­烈。”

当欧佩克国家面临国际­低油价时,经常祭出减产保价的“大招”,但这一玩法在国内地炼­行业显然并未提上日程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随隆众山东地炼­走访团采访时发现,尽管目前成品油市场供­过于求,但一些炼厂仍倾向于高­负荷生产。

张林表示,除了每年检修期外,如果生产机器停下来,就涉及重新投料,并考虑到机器折旧等问­题,炼厂机器停下来的损失­比加工了卖不出去还大。“在国际油价高的情况下,如果停止生产节省了物­料可能会更省钱。但现在国际油价较低,设备停下来损失更大。”

另一方面,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配­额的炼厂,为确保下年度配额数量­不受影响,也在足额使用配额。

上述管理层人士也肯定­了这一说法,他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如果没有足额使用,后期的进口原油使用权­配额可能会被缩减。不过他同时指出,目前炼厂的产能是大于­进口原油使用配额的,因此还将购买一些燃料­油补充生产。

 ??  ?? 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
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
 ??  ?? 万达石化一处储油设施­周程程 摄
万达石化一处储油设施­周程程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