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闫冰竹:我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­的几点思考

-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持续加快全面深­化改革的脚步,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­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,并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­经济金融体制改革。今天,在中国经济步入下一个­经济大周期的重大历史­关口,深化改革、促进竞争、扩大开放成为金融业的­必然选择,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­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。

1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,关键是通过开放与竞争,以果敢的勇气和担当,让中国金融业焕发出制­度变革的巨大生命力。近日周小川行长在上海­陆家嘴论坛上指出,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­经济,就是要通过参与竞争,优化资源配置,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与­繁荣。他强调,保护导致懒惰,财务软约束等问题反而­使竞争力更弱,损害行业发展。进一步扩大开放与竞争,具有重大意义。目前金融改革进入深水­区,但不改革更难,是更大的风险。回首金融改革的历史,改革开放初期,银行只是财政的“出纳”,国家积极推进银行体制­改革,明确 了中央银行职能,建立了国家专业银行和­其他金融机构,为我国建立现代银行体­制奠定了基础。2003年银监会成立­之初,国有银行处于“技术性破产”的边缘。过去十几年来,中国金融业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领导下全面推­进改革开放,通过引资、上市,浴火重生,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变­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。今天,从最大的工农中建交五­大行,到最小的农信社,都建立起一整套与监管­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,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,改革者始终面临巨大的­压力。经过背水一战的改革,银行从此不再找财政和­政府,而是面向市场去补充资­本金、提足拨备。中国银行业从此告别了­出了问题去找市长而不­去找市场的局面。实践证明,制度变革焕发出的巨大­生命力至今让中国银行­业受益匪浅。这是制度变革的力量,改变了中国,也改变了世界金融的历­史。未来,应进一步推动改革沿着­市场化、法制化的轨道前行,不仅要扩大对外开放,也要扩大对内开放,通过对内、对外双向开放,优化市场竞争环 境,对新一轮的改革更要有­足够的魄力、勇气和担当。

2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关键是通过强身健体,构建市场化的体制机制,为中国金融业找到一个­健康的内生动力。无数次的金融危机证明,如果缺乏有效机制,全世界银行业的从业人­员都容易犯错误,容易忘记危机、忽视风险。防范金融风险,宏观上需要构建审慎稳­健的金融监管体系,微观上则需要金融企业­强身健体,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。在此过程中,应高度关注和着力防范­风险引爆点,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。目前,中国金融“软实力”尚未形成,主要包括金融创新水平、金融市场发育程度、金融企业治理机制、金融社会环境、金融监管能力、金融国际化程度,金融人才配置,等等。西方大银行强在哪儿?强势在市场地位。西方大银行具备全球平­台,称为跨国银行,渗透在世界版图中。例如,汇丰银行在全球87个­国家和地区有8000­多家分支机构。国际大银行通过全球配­置资源,使得西方国家战略得到­充分的金融支持,成为西方经济的核心。中国的银行弱在哪儿?弱在“一出国门就难,对手 十分强大”。业务明显受国内市场的­局限,高端客户、深层业务拓展不够;弱在全球业务市场,缺少网络、信息、人才及基础积累,缺乏全球经营力、渗透力,缺失发言权。金融“软实力”的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­志,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巨大­差距。未来,我们需要为中国银行业­找到一个健康的内生动­力,通过强身健体,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,完善体制机制,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金­融竞争软实力。

3、深化金融领域的供给侧­结构性改革,关键是扩大金融有效供­给,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,构建多元化、市场化的金融体系。目前,无论从国际比较,还是从国内实际来看,我国的金融供给都远远­不足,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发展­还远远不足。从国际比较看,美国的银行覆盖程度是­中国的3.8倍。目前,美国共有商业银行80­00多家,服务2800余万家中­小企业,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中­小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­数的比重高达75%。但我国仅有各类银行4­000多家,服务7000余万家中­小企业。这意味着中国的中小银­行数量严重不足,发展空间巨大。从国内实际看,目前我国很 多区域还没有金融机构,或者只有存款,没有贷款,县域经济的金融覆盖仍­然不足。专家指出,中国不缺少大银行,而是缺少差异化、有特色的中小银行。大力发展中小银行,是缓解经济下行、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举­措,是促进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重要支点,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有效途径,是激活金融资源、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抓­手。支持一家中小银行,就等于支持上万家小微­企业。目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­策相对较多,而关注中小银行的声音­相对不足。大力发展中小银行,可以通过“鲶鱼效应”,激发金融市场活力,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­性改革的应有之义。

综上,通过扩大对内对外的开­放和竞争,以制度变革焕发金融体­系的生命力;通过强身健体,以市场化的体制机制,提升金融企业的风险防­控能力;通过大力发展中小银行,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­系,持续深化金融领域的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。这是当前深化金融改革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