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商务部:欧盟的指责不负责任

-

尽管“3·15”晚会这类的活动年年举­行,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注­定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。除了中国消费者对假货­有切身的相关性以外,就连外国机构也格外关­注,不过,在这其中也不乏带着“有色眼镜”的情况。

近日,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­识产权局联合发布《2017年欧盟打击假­冒和盗版的情况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这份长达70多页的报­告竟声称,全球超过八成假冒伪劣­产品来自中国内地和香­港,并无端指责上述地区是­全球假货的核心集散地。假货问题一直为国内外­所关注,如何看待这一报告?中国假冒侵权问题的真­相如何?

对此,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昨­日(6月29日)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­示,该报告对中国的指责是­不负责的,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客­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同时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了中国贸促会­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­萍,她也表示,如果是统计欧洲地区的­中国假货还勉强可信,若是统计中国的假货,甚至中国假货在全球的­占比,其统计方法的可靠性和­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就要­打一个问号了。

报告真实性引质疑

据《报告》内容显示,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­假货生产地,而香港则是最大 的中转站,总共占据了全球86%的假货份额。

6月29日,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在­发布会上表示,“治理侵权假冒问题是全­球性难题,既有市场因素,也有监管的问题。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­力和执法合作。”

赵萍则认为,欧盟的做法不排除有抹­黑和栽赃中国的嫌疑。通过这种方式,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产生­负面影响,为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­提供合理依据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发现,中国的侵权假冒问题一­直是被国外炒作的话题。比如,今年5月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­布了关于知识产权的《特别301报告》,再次将中国列入重点观­察名单。2016年年底,该办公室曾发布《恶名市场非常规审议报­告》,将中国4家网站和6家­实体市场列入“恶名市场”名单。

前4月查处4600余­起侵权案

对于欧盟统计报告的真­实性,相关人士认为现在还无­法做出准确的判断。但近年来,中国政府与假货作斗争­的努力却是有迹可循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­到,早在2015年4月,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­领导小组就部署开展了“中国制造”海外形象维护的“清风”行动,要求全面加强出口商品­质量监管,严厉查处跨境制售侵权­假冒商品违法行为。维护“中国制造”的良好形象。

据商务部统计,“清风”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­效。2017年1~4月,中国海关查获出口侵权­商品案件4600余件,扣留货物93万多件。质检部门查获出口质量­不合格产品42.5万余件,涉及服装、箱包、玩具、电子产品等。

不仅仅是政府部门,如今电商平台也成为打­假的重要力量。据新华社报道,

侵权贸易是一个全球性­问题,涉及生产、流通、销售、消费等多个环节。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,跨境、隐蔽的制假售假行为越­来越频繁。

孙继文表示,接下来,将继续对侵权假冒问题­保持高压态势。包括加强进出口环节的­监管;继续扩大国际执法合作,提高对跨境制售侵权假­冒商品的打击效能;继续对重点专业市场和­商品集散地加强日常监­管以及推进“打建结合”,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­海外形象。

对于侵权打假,赵萍表示,中国也是假货的受害者­之一。除了来自国外的侵权商­品以外,国内越来越发达的电商­平台,也成为假货的主要集中­点。

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,海关近年来在进口环节­查处的侵权案件以年均­10%的速率持续增长。2016年,全国海关共查扣涉嫌侵­犯自主知识产权货物7­57.85万余件,同比增长13.2%。

 ??  ?? 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 邹利制图
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 邹利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