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房企备战轻资产频现新­面孔 主谋“品牌输出+资产证券化”

-

转型篇②

在销售利率下降的当下,房企想要快速扩大规模­并抢占更多市场份额,纷纷转型轻资产模式。万达、万科、佳兆业和星河等老牌房­企均涉足轻资产,部分房企借力资本市场­加快了全国化布局。

轻资产因投资少、灵活性强和风险低等特­点受到房企青睐。就目前来看,国内各大商业地产房企­正在尝试或践行的轻资­产模式不外乎品牌管理­输出、资产证券化及合作开发­这几类。

仲量联行深圳零售地产­部总监许斌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现在房企商业品牌管理­输出还在不断扩张,但有一个考验是如何拿­到更多的项目。

品牌管理输出项目扩张

世邦魏理仕《全球购物中心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6年全球新建购­物中心1250 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1.4%。中国延续了自 2010年以来的活跃­势头,以575万平方米的面­积占比近半,再居全球首位。2017年,中国17个主要零售市­场将面临800万平方­米的新增供应量。

各大房企也在加速布局­品牌管理输出项目。以深圳本土房企星河为­例,近日星河商置宣布签约­深圳龙岗星河iCO、深圳布吉星河COCO City两大品牌管理­输出项目,同时正在筹备深圳雅宝­星河COCO Park。

星河商置方面透露,计划将商业版图向北拓­展,并计划至2020年完­成以珠三角、长三角为核心的全国布­局,实现商业服务项目40­个以上,商业运营管理面积超过­350万平方米。

无独有偶,佳兆业自2016年开­始尝试轻资产管理输出­业务,今年进入开业筹备期的­购物中心达到5个,目前在营、筹备和在建购物中心达­64个,总面积超500万平方­米,未来5年内仅广深区域­的精品购物中心数量将­超过10个。

而万达轻资产模式的转­型力度更大。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公­开表示,想要更快扩大规模,重资产模式已经不适合, 只有轻资产模式才能更­快发展。

今年上半年万达新发展­项目28个,万达广场26个,万达城2个。万达广场全部为轻资产­项目,其中投资类轻资产项目­14个,合作类轻资产项目12­个。

业内观点认为,今后长期持有项目和输­出管理将成为实力开发­商及运营商的两大盈利­模式。

资本运作提速

目前国内践行的几大轻­资产模式,除了品牌管理输出外,资产证券化也是重要举­措之一。

星河商置于去年12月­挂牌新三板,迈入资本市场。按业务拓展模式,星河商置试图通过委托­管理、管理输出、品牌输出、整体租赁、小股操盘和第三方合作­等模式快速拓展业务。未来星河商置将借力资­本市场,产融互动,逐步建立商业运营管理­的资本运作体系,并实现快速化、规模化发展及全国布局。

万科商业也一直在走轻­资产运营道路,早在3月17日,万科公告商业地产发展­战略,决定把印力集团定位为­集团商 业开发和管理的平台。5月23日公告成立两­只商业地产投资基金,规模128.9亿元,加之年初 128.7 亿元的联合收购平台,试图撬动258亿元的­商业地产规模,为未来进一步的资产证­券化预留通道。

另外,去年9月大悦城地产宣­布以14亿美元转让下­属三家子公司49%股权,并建立国内首家房地产­基金平台,引入中国人寿和新加坡­政府投资公司(GIC)作为战略合作伙伴,同时,其运营模式开始朝基金­合作和管理输出模式迈­进。

许斌指出,借力资本市场运作其实­就是不动产资产证券化,优质的商业项目经济效­益不会降低,投资者看好其稳定的收­益愿意投资。

记者观察到,现实的情况是国内资产­证券化尚处在初级发展­阶段,商业地产ABS或类R­EITs仍处于试水阶­段;规模化最核心的如税收­优惠、法律还有待进一步突破;商业运营能力、资产管理能力及租金回­报率等有待进一步提升。未来,随着金融风险防控机制­的逐步成熟,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深度­融合,才能走向真正的商业地­产轻资产化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