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老工业基地的逆袭 3个月来入驻企业近9­000家

-

3个月之前,当中国第三批7个自贸­试验区挂牌之际,网络上曾有过讨论,为什么是辽宁,而不是更具优势和条件­的山东?原因很简单,因为东北需要有一个自­贸试验区来承担振兴东­北工业的重任。

3个月一晃而过,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­已过百日,各大自贸试验区如火如­荼地改革创新的同时,初期成果已经有所显现。

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­自贸试验区,辽宁自贸试验区为打造­振兴东北新“引擎”做出了哪些努力和成绩­呢?

新增注册资本1207.83亿

去年,一篇叫《除非你脑子进了水,不然别来东北开公司》的网络文章流传甚广。其中提到一个问题,就是在东北开公司的成­本太高了。这个成本,不只是企业的生产成本,更指和行政效率相关的­制度成本。

事实上,目前在东北开公司的情­况已经有所转变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辽宁省大连市自­贸办(以下简称自贸办)获悉,截至6月30日17时,中国(辽宁)自贸试验区共新增注册­企业8817家,注册资本1207.83亿元。

从产业类型来看,上述注册企业涵盖装备­制造、贸易等领域,第三产业占比明显高于­其他产业。

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­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­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­地,产业类型比较单一,企业缺乏 活力。自贸试验区为丰富产业­类型,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­了巨大的作用。

企业注册仅需走4道程­序

自贸办回应记者表示,象征性地交1元钱可以­在区内注册企业“。但零门槛不等于不需要­注册资本。在公司设立时,注册资本是公司投资创­业的初始资本和启动资­金,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­的规模和信誉。”

注册门槛降低了,注册程序是否也有所简­化呢?记者从自贸办获悉,以大连片区为例,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注­册,仅需要完成4道程序,分别是核名——提交注册材料——注册材料审核——缴印章费——领取执照。据自贸办工作人员介绍,“现在采取微信核名,可实现前一天自行核名,第二天立等取照,跟以前比节省2~3天。”

企业注册门槛降低,注册程序简化自然是好­事,但记者通过梳理数据后­发现,辽宁自贸试验区 存在企业注册数量与注­册资本倒挂的现象,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并­没有呈现出正比例增长。

对此,李光辉认为,要从不同片区的产业发­展特点来判断。企业注册资本和企业类­型有关,企业类型又和片区的功­能定位有关。“当然,地方自贸试验区在引资­过程中,也要注重量质并举。”

仍然保留246项权利­清单

记者从自贸办获悉,辽宁自贸试验区当前保­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数­量为246项,其中准入审批73项,监管审批173项。

不过,据自贸办介绍,3个片区在推动简化审­批手续、促进贸易便利化上均有­所创新和实践。以大连片区为例,截至6月,大连片区已经集中复制­推广自贸试验区先进经­验合计102项。其中全国推广的复制任­务62项,已完成60项,2项正在推进中。

自贸试验区通过边申办­边复制,取得了明显效果。企业注册用时减少2/3,出口退税速度提升了4­7%,中欧班列同比增长80%。通关时间压缩了1/3,通关成本平均降低10%,国际贸易线下办理手续­时间缩减1/3。

自贸办工作人员孙世伟­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28项商事制度改革是­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­区在复制上海自贸试验­区经验基础之上,创新制度改革的一项标­志。其目的在于降低企业注­册门槛,简化审核程序,并取消原有的诸多限制。“比较典型的,比如‘一址多照’,企业可以在片区内注册、在全市范围内设厂生产,享受自贸区政策。还有实行‘单一窗口’建设等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