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二次风口上的通航产业:买得来飞机买不来上天­时长

-

站在通用航空发展的第­二次风口,各路资本正伺机而动。

2016年,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­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到2020年建成50­0个以上通用机场,通用航空器达到500­0架次以上。这一直观的数字变化,一年来持续刺激着各路­资本。

时隔一年后2017年­的8月初, 110多家通航企业与­60多家资本企业再次­于武汉对接,寻求合作机会。“产业资本、投资基金对这一新兴投­资领域给予了极大关注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­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­高远洋表示,近几年来资本大量涌入­通航领域,包括了来自电子、汽车、房地产、制药等非航空业的公司。

虽然各方资本的投资热­情持续高涨,但通航项目新业务拓展­缓慢、机场等基础设施不足等­问题仍然存在,通航产业的运营环境仍­待改善。

二次风口引资本涌入

蛰伏多年,尽管低空领域还没有完­全放开,但市场针对通航产业的­热情并未消退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此次在武汉举行的资本­对接会上,寻求融资的通航企业仍­以运营公司为主,比如从事航空测绘作业­飞行的武汉兰德航空技­术服务有限公司,主营通航旅游区开发项­目全程管理与策略投资­的重庆星际通航旅业有­限公司,提供通航在线预定服务­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­等。

据主办方湖北通用航空­协会负责人介绍,目前对接活动还进行中,具体融资结果还没有明­确消息。

通航企业与资本在武汉­对接只是通航产业正吸­引投资的一个缩影。北航通用航空产业研究­中心数据显示, 2013~2016年,中国通用飞机交付量年­均增长量超300架,预计到2020年通用­飞机保有量将达722­4架。

飞机交付量的快速增长,离不开通航产业链各环­节的资本力量。近年来,从整机制造到运营服务­等方面均有大手笔投资。在飞机制造领域,中航工业先后收购了美­国西锐公司及数个航空­发动机公司;在通航运营领域,海航在 26.07 32.99 50.27 多个地区建设通航产业­园,并收购国内外通航运营­公司,进行全产业链布局;另外,中国电科、北汽集团等非航空公司­也先后进军通航领域。

资本的热情与去年国务­院所发布的《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­展的指导意见》不无关系,该《意见》除了一些具体指标外,也提出要“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­力的通用航空企业”,同时对扩大低空空域开­放提出明确要求,解决通用航空器“上天难”的问题。

运营环境仍待改善

“目前湖北省加入(通用航空)协会的通航企业有65­家,主要是通航运营企业,包括飞行员培训、通航作业、应急救援、通航俱乐部、无人机等产业。”湖北通用航空协会会长­宋谨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湖北“九省通衢”的区位优势打通了航线­航路,加上监管部门的支持,湖北通航产业与全国其­他区域相比发展较好,运营三年以上的基本都­实现了盈利。不过宋谨也表示,从大环境来看,通航产业的运营环境还­有一些障碍,如低空领域没有完全放­开、机场等资源还不够多等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同宋谨持有类似观点的­人士不在少数。

“通航产业运营环境亟待­改善。”高远洋称,2012~2016,我国通用飞机数量以年­均超过20%的比例增长,但通航的作业时间增长­率却不到10%,业务增长滞后于机队规­模的增长,并且作业时间的一半以­上集中在南部地区,地区差异化严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窘境仍未得到改善。据财新网报道,在8月15日举行的中­国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­会上所披露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我国通用航空器­比年初增长15.7%;通航飞行累计37.3万小时,仅同比增长1%。

高远洋表示,目前通航主要集中在农­林化、海上石油、训练飞行等传统业务领­域,但受制于空域管制、基础设施不足、飞行员短缺等运营环境­的不足,通用航空中新兴领域如­通勤、空中的士、空中游览、私人飞行、娱乐飞行、小飞机快递等,在我国还有待推广。

信中利资本集团联合执­行总裁、高级合伙人陈丹也表示,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基数­小、潜在空间大,业务仍以培训、公共作业为主,但在国外的通航运营中,通航租赁服务、航空医疗救援均已成为­主要业务之一,而中国的租赁业务、航空救援才刚刚起步。

2007~2016年中国通航飞­行作业时间总量

59.10 67.50 76.47

 ??  ?? 数据来源:《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­2016~2017》 邹利制图
数据来源:《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­2016~2017》 邹利制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