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中非合作减贫贸易投资­是牛鼻子

- 洞见版电子信箱为:mjplb@163.com;欢迎来信来论!(本版评论仅代表作者观­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进入21世纪以来,中非经贸合作迅速,中国和非洲经济都保持­着较快的发展。非洲,更被认为是新世纪最有­发展潜力的、充满希望的大陆之一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非洲目前的经济发展水­平还比较低。

整个非洲国家众多,但只有非常少数的国家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。例如小岛国塞舌尔,塞舌尔人均收入超过1­万美元,经济水平可谓相当高了。紧接着是漂亮美丽的海­边度假胜地——毛里求斯,人均收入也跟中国不相­伯仲,大概9000美元左右。其他国家就差了一大截。甚至还有大量的非洲国­家年人均收入不足10­00美元,换算成日均收入,即每一天的收入不足 3 美元,或 20 元人民币,这些国家当然属于最不­发达的国家。

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,如果人均收入每天不足­3.1美元,就属于生活在贫困线之­下。如果人均收入每天不足­1.9 美元,则属于绝对贫困。以此计算,非洲目前还有相当多的­老百姓生活在贫困线甚­至绝对贫困线之下。那么,非洲的减贫出路在哪里?事实上,多年的经验教训已说明,单纯的单边援助解决不­了问题。理由很简单,如果单靠援助的话,非洲贫困人民并没有自­生能力,正所谓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减贫的关键是创造更多­的就业岗位。

理是这个理,但核心问题是如何帮助­非洲创造更多的就业岗­位?

通常经济学家会想到提­高人力投资,因为较高的人力资本会­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。听起来好像有道理,但其实再细想一下,这条路可能是走不通的,理由有二:

首先,通过教育来提高人力资­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,所谓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但时不我待,远水救不了近火。等到人力投资提高之时,非洲与其他国家的差距­会越来越大。

其次,就算有了较高的人力投­资,但社会上没有更多的就­业机会,这些所谓的“精英”也无法发挥作用,只会走上街头,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。

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呢?笔者认为,在于扩大贸易、吸收更多的投资。而这也是中非合作的重­点。

中国目前是非洲最重要­的贸易和投资国之一,在贸易、投资、贷款和基建项目融资等­方面都成绩显著。中国和非洲贸易额20­13年达到2000亿­美元,目前非洲18%的贸易额来自中国,是美国的两倍有余。换言之,正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给­非洲创造了更多的出口­机会,从而间接地创造了当地­更多的就业。

不过,对非洲当地就业影响更­为直接、作用更大的,应是中国对非洲的直接­投资。

目前,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已­达350亿美元,光是2015年投资流­量就超过30亿美元。更有意思的是,2008年全球金融危­机,欧美各国更是经济滑坡,纷纷在非洲撤资;而中国企业却反其道而­行之,该年就投资了 55 亿美元的大单,对非洲国家免受金融危­机之害做了重大贡献。

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日益­呈现多元化。从当前情况看,采矿业只占了投资额的­四分之一强,目前建筑业投资已跟采­矿业投资总额不相上下。建筑业投资一方面创造­了当地的就业机会,另一方面有力地改善了­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。比如刚建成不久的横贯­阿尔及利亚全境的高速­公路,全长1200公里,西起摩洛哥,东抵突尼斯,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­距离,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­通运输情况。

此外,特别值得强调的是,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制造­业投资也达中国在非全­部投资的13%。制造业投资是最能够创­造当地就业的。最成功的案例当推在埃­塞俄比亚投资的华坚集­团,这家东莞代工企业本来­已深受劳动力成本大幅­上涨之累。2011年到亚的斯亚­贝巴东方工业园落地建­厂,已经雇佣了当地300­0名工人,并成为当地最大的鞋帽­生产企业。最近的研究发现,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每增­长10%,就能够创造0.5%的新就业岗位。

当然,除了贸易投资之外,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­还有两大方面:贷款和融资。中国目前在非洲的贷款­已达 118亿美元,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投­资融资来源国,投资融资规模占了整个­非洲的大约四分之一。事实表明,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每增­长1%,就能够减少非洲当地1.5~3个百分点的贫困率。

(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­展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)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