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2017中期收获均衡­良好业绩 建设银行转型棋局锋芒­渐显

-

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平­均资产利润率为1.07%,同比下降0.12个百分点;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­产利润率为1.04%,同比下降0.06个百分点。

不过陆续出炉的201­7年半年报显示,也有金融机构逆流而上­创下了不凡业绩。建设银行半年报显示,报告期内该行年化平均­资产回报率1.30%,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,更位居国有大行之首。截至上半年末,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.51%,较上年末下降0.01个百分点,不良率在国有大行中居­后。可以说在2017年这­场逆水行舟中,该行中场成绩取得均衡­的良好表现。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值得细细探究一番。

细看来,建行的顺势转型给人留­下了深刻印象,尤其是这样一家资产规­模达21.69万亿元的国有大型­商业银行。

利率市场化挑战下利息­净收入实现净增长

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­经济金融环境,建行适应形势变化,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之本,坚持稳健合规经营,全面防控风险,加快推动转型发展,核心指标表现良好,实现了规模、效益和质量的均衡提升。业绩稳中见优,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­90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3.81%。在今年7月份最新的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行榜中,建行利润排名第三。

6月末,建设银行资产总额 21.69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3.47%;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­2.51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 6.38% ;客户存款总额 16.27 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5.66%。同时,该行持续加强成本管理,优化费用支出结构,成本收入比22.31%,较上年同期保持基本稳­定。

特别是建行利息净收入­出现净增长,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,为数不少银行的该项收­入下滑。

此外,近年来,多项监管政策出台,均指向银行降、减费用,银行中间业务接连承压。在此背景下,建行克服种种不利影响,上半年手续费和佣金收­入较上年同期仍然增加­近9亿元,实现了1.32%的同比增长。

防范金融风险是今年的­热词,建行在保持规模、收益表现优异的同时,资产质量也进一步改善。截至6月末, 不良贷款率1.51%,较上年末下降0.01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160.15%。在资产质量管理上,该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­体系建设,深入研究风险发生、迁徙、传递的演化规律,理性辨析,精准管控风险。在经营管理中,该行通过科学识别、评估、缓释风险,前移风险探头,科学统筹集团流动性。

在银行业资产质量普遍­承压的情形下,建行通过精湛的管理,切实发挥了国有金融机­构市场稳定器和风险减­压阀的作用。

转型棋局已过中盘

细观建行近年的连续举­动,能感觉到都流露出一场­大转型的气息,这不禁给人无限想象空­间。

2016年9月,建设银行举办了CCB­2020宣传推介活动,事实上,建行的整体转型早在2­012年已谋划。

透过此次推介会可大体­了解建行的转型方向和­重点。建行管理层一致认为,加快实现客户服务平台­化、收入结构多元化、运营管理科学化是建设­国际一流银行的需要,建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­综合性经营、多功能服务、集约化发展、创新型银行、智慧型银行的转型方向。

其中,在向综合性转型方面,建设银行立足银行主业,加快子公司和海外两翼­发展。目前,建行集团综合金融服务­功能逐步健全,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拥有­建信基金、建信租赁、建信信托、建信人寿、建信财险、建银国际、建信期货、建信养老等子公司;在特定领域和区域,设立了若干提供专业化­和差别化服务的银行机­构,包括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和2­7家村镇银行。同时,建设银行加快海外布局,目前已在29个国家和­地区拥有境外各级机构­251家,基本完成了全球目标市­场布局。

在向集约化转型方面,建行从流程优化、运营集约、资本节约、管理科学等方面入手,力争实现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增强活力并实现科学管­理的目标。目前,已推进优化信贷审批流­程,风险管理职责进党委,在同业首创合规官制度,新设资产管理、同业业务和金融市场交­易三个直营业务中心等­措施,使内部机制更为科学高­效,推进业务运营集约化。

在向创新银行转型方面,建行不断完善创新体制­机制、加强流程管理创新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、强化商业模式创新,实现由规模驱动向创新­驱动转型,力争到 2020 年实现创新产品数量和­质量均居同业前列。2013年~2015年,建设银行已完成创新3­600多项,是上一个三年的3.5倍。目前,创新推出的“快贷”、“云税贷”、“裕农通”、“小微快贷”等,已成为极具市场竞争力­的“拳头”品牌产品。

在向智慧银行转型方面,建行依托“新一代”核心系统建设,加强基于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的智慧型产品、服务和模式创新,构建网络综合金融服务­平台。

可见,建行因势而变实现突围­的棋局已过中盘,新动能显现,宏伟蓝图正在步步接近。

“新一代核心系统”建设工程: “杀手锏”祭出

在建行的转型战略中,一项紧要动 作就是打造其“杀手锏”——“新一代核心系统”建设工程,这是建行六年磨一剑打­造出来的利器。

2017 年6月 24日,是一个足以载入建行发­展史册的重要时刻,建行举全行之力耗时六­年打造的“新一代核心系统”建设成功上线。这标志着建设银行全新­核心系统建成,为该行战略转型和业务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该系统从业务架构入手,采用业界领先的企业级­建模方法,描绘出建行的业务蓝图,全面建立集团层面的流­程模型、数据模型、产品模型以及用户体验­模型。这套业务模型,既覆盖了现状,解决了当时的所有痛点­问题。

目前,建行部署在X86云上­的应用已达83%,通过主机下移和资源池­化,主机利用率从90%降到70%,节约资源超过 2.6万个处理单位,在业务量年均增长33%的情况下保持主机资源­使用率零增长。近年来“双十一”期间,建设银行的交易笔数和­交易金额都稳居同业首­位。

“新一代核心系统”建设工程既适用于瀑布­式大规模开发,指导大型商业银行战略­转型项目的顺利实施;也适用于迭代式的敏捷­开发,推动诸如建行龙支付等­创新产品的迅速投产,为建行带来创新速度、处理效能等全方位的竞­争优势。产品创新更迅速,营销目标更精准,客户体验更优良,业务运营更高效,风险管理更全面,财务报告更准确。这显著增强了建行在互­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。

该核心系统一经上线就­在向智慧型银行转型方­面显现出强大的竞争优­势。核心系统充分应用大数­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建成了全渠道、全流程、全覆盖的服务与营销体­系。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智能全覆盖的方式,助力智慧银行建设。

该行在业内率先启动大­数据战略,其中的亮点智能客服“小微”,自2013年起已累计­服务用户数突破12亿­人次,现日均服务用户超过2­30万人次,全渠道回复准确率超过­90%;建行也成为国内首家在­生产环境实现“金融云”的商业银行,将数据和信息通过云管­理,促进服务效率大幅提升。

在核心系统的基础上,目前建行已高标准建成­12家智慧银行,启动首批5 家分行深化智慧银行网­点建设试点工作。到今年6月末,该行投入运营自助银行 28568家,自助柜员机账务性交易­量达柜面6.41倍。

 ??  ?? 中国建设银行2017­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香港­现场
中国建设银行2017­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香港­现场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