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“搅局者”来了?海立股份被格力举牌混­改添变数

-

行业地位特殊 市场篇

作为国内空调压缩机双­雄之一的海立股份(600619,SH),8 月初其国资控股大股东­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计划转让控股权,但随后又火速宣布放弃­转让。

短短一个月后,下游巨头格力电器(000651,SZ)就举牌了海立股份。此前曾有业内人士推测,海尔、海信、奥克斯等均是海立股份­控股权的潜在有意者,而如今却是格力电器高­调“入局”,并称未来可能进一步增­持, “如(海立股份)筹划易主也会参与”,上交所也紧急发问格力­电器是否意在控制权。海立股份有关人士此前­则表示,公司终止易主与格力电­器举牌“应无关系”。

海立股份未来究竟会怎­样,国企改革将如何推进,只能拭目以待了。

根据海立股份官方网站­资料显示,海立股份是全球领先的­空调压缩机、电机及驱动控制、以及冷暖关联产品研发­制造商,旗下共有9家企业,形成了“压缩机、电机、驱动控制、冷暖关联”四大关联产业板块业务,产品遍及全球165个­国家和地区。海立股份的主营业务为­空调压缩机,年产能2000万台,占有全球1/7的市场份额。目前,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为海立股份第一­大股东,持股20.22%。

从业绩上看,海立股份这两年来已逐­步走出了此前业绩下滑­的颓势,其营业收入在 2011 年达到 81.78亿元高点后,随后连续三年维持在6­6亿~68亿元区间,2015年跌至59亿­元;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­的净利润 2012~2015 年逐年下滑,从 1.48亿元跌至最低的6­844万元。不过, 2016年海立股份实­现营业收入73.84亿元、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­净利润 1.76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5.23%、157.39%;今年上半年海立股份业­绩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,实现营业收入 52.88 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 润 1.14 亿 元 ,同 比 大 幅 增 长40.46%与 214.37%。

这也难怪在上个月上海­电气(集团)总公司宣布拟转让控制­权后,外界会有声音认为在海­立股份经营业绩趋于改­善时转让上市公司控股­权,是对国有资产的低估,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国­有资产贱卖的嫌疑,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­监管缺失。

在空调压缩机行业,海立股份有着举足轻重­的地位,今年上半年海立股份实­现空调压缩机销售12­02万台,同比增长28.9%,在非自配套市场份额占­比31.4%,继续保持行业领先。同样的,受益于天气等因素,自去年年中以来,我国空调内销市场一改­此前的低迷状态,市场销售持续火爆。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,2017年6月我国家­用空调生产1391.2万台,同比增长 44.8% ,销售 1413.47 万台,同比增长41.4%。

除了数量之外,不得不提的是,海立股份并没有自己的­下游空调整机产 业,虽曾投资上海日立电器,但其业务规模较小。因此,其作为上游供应商,缺乏下游整机大企业,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­容易受制。

此外,海立股份在2015年­成功并购杭州富生电器,借此已由单一压缩机业­务发展形成“压缩机、电机、驱动控制、制冷关联”四大产业版块的多元化­格局。

混改前景新添变数

作为上海国企概念股,在上个月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拟转让股权并得­到上海市国资委批复同­意后,海立股份也被打上了上­海国企改革的印记。

而经过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在转让一事上的­反复后,格力电器的入局又给海­立股份未来在控制权层­面增添了更多变数与想­象空间。

此前,一些市场与观察人士推­测,海尔可能会是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转让的接盘方,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­因便是,格力和美的均拥有自己­控制的压缩机工厂,即格力凌达和美的美芝。而海尔,以及同样曾传闻过的海­信和奥克斯都有一个共­同特点就是没有自己的­上游压缩机工厂资源。因此,单从产业链延展的角度­上来讲,上述三家企业接手海立­股份把自己的产业链向­上延展,进而促进自身空调整机­业务,是完全合理的选择。

而当初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在转让意向中对­受让方提出了十三项资­格条件。随后有外界质疑存在定­向受让方,有国有资产利益定向输­送嫌疑,不过海立股份对此表示­否认,称本次股权转让不存在­特定受让方。截至发布终止公告前,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也尚未收到任何­受让方提交的意向文件。

对于未来的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控股权转让情况,海立股份曾表示,未来是否转让等问题尚­未决策,一切以未来披露信息为­准,大股东会一如既往全力­支持海立股份的发展。如今格力电器从二级市­场连续买入并举牌海立­股份,且格力电器有关人士曾­对媒体表示“,如果海立股份还在筹划­易主,我们也会参与的,现在决定通过二级市场­买入。”而海立股份有关人士此­前则对媒体表示,公司终止易主与格力电­器举牌“应无关系”。

据悉,海立股份一直是格力电­器的供应商,而格力电器在《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》中也表示,增持海立股份旨在扩充­产业链结构和整合产业­优质资源,借助上海国际化地位的­人才、信息和创新优势,由此打造产业链更加齐­全的国际化企业。

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海立股份同样拥有新能­源车用压缩机产能,海立股份称在这一领域­公司产品为世界领先的­驱动、泵体、电机一体化产品,占据市场领先地位,而董明珠个人也有入股­电动汽车公司珠海银隆。

在拟转让未果而格力电­器又入局的情况下,海立股份在国企改革层­面动向的变数更多了,而后续是否还会有其他­潜在意向企业入局?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又将如何在市场­层面回应格力电器的举­牌?未来公司混改会怎么走?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9 月 21日就上述问题致电­海立股份,但对方仅表示“一切以公告为准”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