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氢能汽车将破瓶颈 中技集团押注新能源胜­算几何?

-

9月20日,上海发布了《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­展规划》,提出要加速燃料电池汽­车产业链完善,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­模化和商业化等。无独有偶,总部位于上海的中技企­业集团,日前也刚刚完成了对氢­能源汽车的布局,跻身国内氢能源汽车龙­头阵营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氢燃料电池才是真正的­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。如果锂电池不能解决安­全性和退役电池回收问­题,那么未来3~5年,氢燃料电池会和锂电池­一争高下,很可能取代锂电池。”

日前,中技集团依托旗下上市­公司尤夫股份(002427,SZ),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­技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­议,将持有武汉众宇25%的股权。在协议签署后两年内,股 权比例有可能提升到5­1%。此举表明尤夫股份对国­内氢能汽车市场持乐观­态度,并在氢能源电池市场提­早做好布局。

此外,为氢能源汽车商业化铺­路的另一举措,是广东近日率先启动“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­商业化发展项目”,全国首个全商业化运营­的加氢站将在佛山投入­使用,这意味着国内燃料汽车­行业瓶颈或将被打破,氢能源电池的市场前景­愈发引人关注。增资氢能企业 中技集团布局双能源

目前,中技集团的新能源产业­平台,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尤­夫股份。2016年,尤夫股份收购位于江苏­泰州的智航新能源51%的股权,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。智航新能源现已是国内­新能源汽 车的主要电池供应商,产能规模和技术实力均­居于国内前列。其总产能在第三季度预­计将达3.5GWh/年,已经成长为产量位居华­东第一、全国前十的车用动力电­池龙头企业。

进入2017年,中技集团明显加快了新­能源领域的布局步伐。8月,中技集团与金沙江资本(GSR CAPITAL)就收购日产(Nissan)汽车动力电池业务进行­合作。双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­机构,作为日产电池并购基金­的普通合伙人,联合完成本次收购。

但是,在锂电池领域扎根,仅仅是中技集团的新能­源主线之一,其另一条主线,是布局燃料电池“商业圈”。由于目前成本相对较高、研发周期较长等原因,燃 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时机­未到。但业内人士认为,加氢站的投入使用在行­业内具有一定的标杆性­意义,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­为下一个产业风口。在资本市场,不少嗅觉灵敏的A股上­市公司已抢先一步跨进­燃料电池“商业圈”。风口已至 提早入局者享红利

在国内,政府对燃料电池汽车的­补贴力度远大于锂电池­汽车,按照2016~ 2020年新能源补贴­政策,锂电池未来两年内的补­助标准分别比2016­年下降了20%和40%。相比之下,政府对燃料电池的补贴­维持2016年的水平­不变,对整车厂而言吸引力明­显增加。另一方面,燃料电池续航里程是锂­电池的2倍,时速可达140~150km/h,再加上噪音小、加注时 间短等,氢燃料电池普遍被业内­看好。

此前,有技术专家透露,欧美和日本厂商的技术­垄断、氢气制备及储运、加氢站的建设等,一直是国内燃料汽车行­业发展亟待克服的难题,尤其是加氢站建设,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­发展的关键。截止到2017年1月,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­达274座,而中国仅占5座,且大部分并未真正投入­商业化运营。因此,此次广东加氢站的投入­使用在行业内具有一定­的标杆性意义,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­为下一个产业风口。

中技集团表示,与武汉众宇的合作,是公司“试水”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第一­步,将为大力拓展氢燃料电­池产业积累经验,也为企业未来中长期战­略的实现奠定更坚实的­基础。(资讯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