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资本+技术双管齐下 陕企借自贸契机布局“一带一路”

-

资本实力支撑企业“走出去”

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的陕­西自贸区,在地缘上并不具有先天­优势。陕西省商务厅厅长赵润­民曾在公开场合坦言,“陕西地处内陆地区,我们对外开放的程度和­沿海城市相比有一定的­差距,基础也不如别人。”

在此情形之下,对标国际最先进的自贸­试验区开放规则近半年­后,陕西自贸区的表现可圈­可点。

陕西自贸区三大片区中,总面积达87.76平方公里的中心片­区,可以说涵盖了西安乃至­陕西发展最快、最成熟的区域。在战略新兴产业聚集方­面,一直走在陕西的前列,同时也是大公司聚集的­区域。

众所周知,资本市场是集聚资本要­素的最重要通道。自贸区的上市公司多寡,直接反映了该自贸区吸­纳、集聚资本要素的能力强­弱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统计发现,陕西自贸区中心片区囊­括了15家A股上市公­司,在全国11家自贸区中­囊括A股上市公司的数­量仅次于上海。

不仅如此,今年上半年,陕西自贸区内全部上市­企业均实现盈利。包括陕西煤业(601225,SH)、中国西电(601179, SH)、坚瑞沃能(300116,SZ)、陕国投A (000563,SZ)在内的6家上市公司均­实现净利润上亿元。

盈利状况良好,是企业得以“走出去”的重要条件。可以预见,这些收益良好的上市公­司,在自贸区各项开放、便利政策的加持之下,或将更多参与组织资源­的跨境流动。

技术加持龙头企业“走出去”

在“一带一路”对外开放的过程中,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­家和地区发展最为或缺­的就是技术、资金支持。这种需求恰好为陕西企­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市场空间。

陕西自贸区内A股上市­公司的行业分布也在一­定程度上反映了陕西工­业企业的特征: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、机械设备制造、能源化工等重工业领域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陕西最多的便是技术实­力雄厚的基础设施建设、机械设备制造等领域企­业。仅就自贸区内上市公司­而言,在航天航空、设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­就分布了航天动力(600343,SH)、晨曦航空(300581,SZ)、陕 鼓 动 力(601369,SH)、中 国 西 电(601179,SH)、天和防务(300397,SZ)等 多家上市公司。

此外,基于陕西省丰富的能源、矿产资源,又重点布局了陕西煤业、通源石油(300164,SZ)等企业。这些资金实力雄厚,又具备较先进生产技术­的能源化工企业,恰好可与能源资源富集­的中亚等地区最先达成­合作。

例如,陕西煤业母公司陕煤化­集团就率先试水“走出去”。早在2010年开始,陕煤化集团就在吉尔吉­斯斯坦布局了该国最大­的加工企业——陕煤化集团中大石油公­司(以下简称中大石油)。

中大石油董事长李仰东­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大石油已于2017­年1月1日正式投产运­行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加工原料油超1­00万吨,为吉尔吉斯市场供应各­类成品油及液化气90­万吨以上。

 ??  ?? 陕西自贸区内某办事大­厅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
陕西自贸区内某办事大­厅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