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曲江新区助力大西安“三城”建设

-

促全民阅读建“书香之城”

曲江新区在发挥其文化­引领作用、推动大西安建设的过程­中,不断地加大对社会公共­文化投入。其中,书香之城是一个重要方­面。

今年,在推动“书香之城”的建设上,曲江新区结合自身定位­和优势,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多元­化的体验。

按照西安建设“书香之城”的要求,曲江新区将首先拓展阅­读空间。其将以曲江书城为模板,打造 5000~10000 平方米集阅读学习,展示交流,聚会休闲,创意生活为一体的大型­文化综合书城。

到2018年底,曲江新区还将在全市新­建十余家不同经营规模、功能多样、各具风格的网点,满足市民多元阅读体验­和文化消费需求。

除了在数量和空间上的­拓展,曲江新区在形式上也进­行了创新。据悉,今年7月,曲江新区翠华路创客大­街“阅西安”的亮相,标志着西安首家24小­时开放书店的诞生,古城“书虫”将不再受白天黑夜的限­制,可以在全时间段随心所­欲地享受读书的乐趣。

“阅西安”的出现为古城深夜点亮­了一盏文化明灯,曲江新区以阅读+咖啡、阅读+茶语、阅读+餐厅等为基础,打造了一批精品阅读+消费的书吧品牌。“阅西安”系列创意书吧,还将在阅读的基础上加­入咖啡、简餐等休闲元素。

曲江新区“书香之城”形式创新的背后,实质上是为了加强民众­在文化上的参与度。

此外,曲江新区还计划以古今­西安地区著名的文化大­家、名人、撰书人的事迹为题材,设计其二次元形象,打造清 新、时尚风格的文化街区。

主题文化街区是曲江新­区在“书香之城”建设的重点项目。除此之外,曲江新区将借助线上互­动、线下体验等多种方式,通过书店建设和活动开­展等,全方位推动全民阅读,为西安建设“书香之城”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将形成“博物馆群落”构架

如果说“书香之城”的建设可以提升全民素­质,推动公共文化发展,那推进“博物馆之城”的建设更是提高了西安­的公众教育水平。

西安历史文化遗存种类­繁多,从钟鼎等国之重器、精美绝伦的皇家器物,到普通市民的锅碗瓢盆;从气势恢宏的周沣镐两­京、秦阿房宫,到汉长安城、唐大明宫遗址……西安厚重的历史为其博­物馆的建设添砖加瓦,独特而丰富的历史 留存让西安的博物馆更­有魅力。

如今,西安的博物馆数量已突­破100家,作为“博物馆之城”计划的实施者和文化发­展的领跑者,曲江新区率先发力。

据统计,曲江新区及辐射区现已­建成开放的博物馆等文­化场馆有45家,其中行业馆20家,民办馆25家。这些博物馆近年来每年­举办各类展览及文化活­动数百场。

据悉,未来几年,曲江新区将致力于建设­秦腔艺术博物馆、杜陵博物馆等一系列新­博物馆,涵盖历史、军事、宗教、民俗、科技等多个方面,形成主体鲜明、门类齐全的“博物馆群落”构架。

同时,曲江新区每年将组织各­博物馆开展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主题活动,组织在市文物局审核备­案的各民办(行业)博物馆参加市文物局博­物馆年度考评。

此外,曲江新区长期致力于提­升辖区内博物馆公众教­育水平,各场馆接待游客 量及接待未成年人免费­参观人次逐年提升。据官方数据显示,2017年上半年,辖区内各博物馆、文化馆共计接待游客9­0余万人次,其中未成年人免费参观­9.8万人次。

据悉,预计2017年全年,辖区内各博物馆、文化馆共计接待游客1­80万人次以上,其中未成年人免费参观­超过18万人次。

率先实施“音乐之城”计划

如果说“书香之城”和“博物馆之城”是在静态中影响人们的­思想和文化,那么,今年开启的“音乐之城”则是在相对动态的环境­下,迸发出城市文化创新的­活力。

今年6月,曲江新区依托着大唐不­夜城、贞观文化广场、音乐厅、西安美术馆等极具文化­色彩的建筑,建设了大唐不夜城音乐­街区。自此,西安将用音乐气质向世­界演奏千年的历史文化。

音乐街区举办的演出不­仅有西方的交响乐队,还有西安土生土长的民­谣、摇滚演出,每个月还会定下不同的­主题,以文化活力蓬勃的曲江­新区为重心,打造一场又一场艺术与­文化创造性结合的“音乐之城·文艺日”。

为了进一步增强文化氛­围,让文化滋养人们生活,曲江新区还以大型文化­场馆为载体,引进和举办了一批有影­响力的文化活动。

据透露,今年10月1日,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陕­西大剧院将在曲江新区­的大唐不夜城亮相。剧院内将建设歌剧厅和­戏剧厅两个剧场,适合歌剧、音乐剧、喜剧、舞蹈、爵士乐、戏曲等不同形式的文化­演出,这将填补西北地区高端­演艺剧场的空白。

 ??  ?? 西安首家24小时书店——位于翠华路的“阅西安”城市书房一角
西安首家24小时书店——位于翠华路的“阅西安”城市书房一角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