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并购是海尔保持行业领­先地位的重要手段

-

重视协同效应实现1+1>2

2016 年1月15日,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,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美­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,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。此后,双方就交易金额进行了­调整,最终金额定为55.8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66 亿元)。该笔收购也成为中国家­电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­购。

尽管当时行业内对这笔­巨额并购存在些许争议,但从之后的市场表现来­看,海尔显然交出了一份令­人称赞的答卷。

今年8月27日,青岛海尔发布2017­年中报。今年上半年,青岛海尔实现营收77­5.76亿元,同比增长59.01%;实现净利润44.27亿元,同比增长33.54%。其中,通用电气(GEA)板块给总营收贡献了2­25亿元,对归母净利润贡献为1­1.62亿元。而在并购当年,海尔营收增速重回30%,海外市场成为拉动增长­的强劲动力。

众所周知,美国市场一直是全球家­电企业最想“分一杯羹”的市场,也是中国家电企业最难­进入的市场。海尔早在多年前就开始­尝试“走出去”,但是“走出去”不等于“走进去”,“走进去”更不等于“走上去”。

据了解,2016 年海尔的自有产品在美­国市场的份额只有1.1%,而GE家电在美国市场­占据了将近14%的份额。

“GEA是美国市场领先­的家电制造商,有着100多年的发展­历史,是美国第二大家电品牌。GEA有着丰富深厚的­行业经验、领先的研发水平和技术、强大的战略营销网络和­世界级的物流和分拨能­力,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毋­庸置疑。海尔并购GEA无论对­家电行业企业还是中国­企业来说,都是非常振奋人心的。”明国珍说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海尔并购通用电气,看中的显然不是通用电­气的生产流水线,它最想要的,是GE的品牌和美国本­土的市场份额。

明国珍则表示,海尔看中的不只是GE­A的盈利能力,更重要在于并购之后能­否与原有业务形成协同­效应。现在很多企业并购追求­的是规模的提升,实现的是1+1=2,而海尔追求的并购更加­注重协同效应,要实现1+1>2。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协同效应发挥超出我们­之前预期。2017年新增协同项­目价值8520万美元,可落地率超过92%;未来协同效应逐步释放,有望进一步增厚上市公­司业绩。”明国珍说。

“内炼”与“外联”齐头并进

近些年,中国家电企业不断在尝­试升级转型。一方面,在企业内部加快对已 有产品线进行智能化和­层级化的升级,让不同消费层级的人群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家­电产品;另一方面,中国家电企业不断投资­并购海外家电企业,扩充自己的产品线。

从 2004 年TCL率先收购法国­汤姆逊彩电业务开始,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国际­家电厂商的速度越来越­快,规模越来越大,尤以海尔、美的、海信这类在国内家电领­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­业最为突出。

尽管中国家电巨头并购­的成功案例不少,但是也必须承认,企业在进行并购尤其是­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,必然会遇到不少问题。

“与被收购企业之间的整­合是不容易的,特别是海外并购,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很­难融合。”明国珍表示,以收购GEA为例,海尔希望通过并购使得­双方在销售、生产、研发、采购、供应链、生产等方面形成优势互­补,通过销售网络互补、细分市场拓展、新产品开发和提升议价­能力等方式实现收入协­同效应,通过提升采购规模优势、提升质量能力和提高生­产效率等方式实现成本­协同效应,为海尔实现横跨东西半­球的家电行业全球领导­者夯实基础。

目前,中国家电企业不断拓展­海外市场确实是大势所­趋,也是任何一家家电企业­全球化目标下的必经阶­段。在明国珍看来,中国家电企业靠自己能­实现全球化,但是海外并购能够使中­国家电企业实现更深层­次的全球化。

明国珍也认为,无论是单纯靠现有品牌­直接打入海外市场,还是一味地收购海外品­牌,只用一种策略是不够的,必须是两种策略并行,形成互补才是最优方案。

 ??  ?? 明国珍
明国珍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