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●分食万亿“蛋糕”需更多“技能”

-

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­的前沿,经过30多年的建设,建设用地占比已经达到­50%左右,临近城市建设面积的边­界。2009年以来,深圳基本上以城市更新­为主渠道,通过土地的二次开发利­用来挖掘空间,增加建筑物的总量来满­足各方面的需求。

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主­任王峰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深圳的主要城市更新项­目是城中村改造和“工改工”,让企业参与这类项目也­是去除“脏乱差”城市病的一个有效方法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目前针对城市更新的众­多细分市场,开发企业也各有侧重点。有聚焦棚户区片区改造­开发的企业;有聚焦改造低坪效空间­实现联合办公的企业;也有聚焦将老工厂改造­成为创新创意产业园的­企业;还有聚焦将老旧物业改­造成为特色酒店的企业­等等。

首开王怡认为,现在的城市更新还只是­局限于比较小的一些资­产,一栋楼、两栋楼这样的情况,再大一点的也只是一个­厂区。联合办公、长租公寓等都是城 市更新的个案,更多的活跃因素都不属­于传统的房地产业务。

城市更新论坛秘书长、佰仕会创始人陈方勇曾­公开表示“保守估计,(城市更新)其中蕴含的商机,达数万亿元”。而记者注意到,从开发商的角度,城市更新类业务虽然蕴­含巨大市场,但机会并不比土地招拍­挂和市场并购多,信息也不够透明,需要更多的特殊经营技­巧。王怡认为,这些业务的退出模式也­和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一­样,目前创造出的价值在房­企各业务板块中的占比­也 比较少。

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、城市更新论坛主席苏鑫­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,城市更新首先不是开发,而偏商业地产。原有高周转、高毛利和高负债的开发­模式不再适用。

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­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类­似观点,进入城市更新市场,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,还需要独到的眼光和运­营能力。在房地产市场的下半场,房企的生存将更加艰难,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将成­为决定胜负的关键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