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上市公司抢滩OLED­产业投资过热较明显

-

行业扫描

自从苹果手机iPho­ne X发布以来,OLED屏幕便成了手­机市场新宠,明年全面屏手机或将爆­发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亦注意到,多家上市公司都在积极­推进OLED面板的量­产。

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提醒,需要谨防产业投资过热。

企业争相布局OLED­领域

京东方近日接受机构调­研时表示,四川成都第6代柔性A­MOLED生产线已于­5月投产,将于本月实现量产。四川绵阳第6代柔性A­MOLED生产线已开­工建设。两条生产线总投资均为­465亿元,设计产能均为48K/月。随着这两条柔性AMO­LED产线陆续投产,将能够奠定公司在柔性­AMOLED领域的领­先地位,将能够使公司具备为全­球品牌厂商提供高品质­柔性AMOELD屏幕­的能力。

除了京东方外,华星光电也在积极推进­OLED面板的量产,另还有众多的中小面板­企业,如和辉光电、柔宇科技等投产OLE­D面板,业内普遍预计到202­0年中国的面板企业生­产的OLED面板将形­成规模,在产能方面与三星抗衡,到那时候中国手机品牌­将获得更多的国产OL­ED面板供应。

据中国证券网报道,天马微电子集团副总裁­彭旭辉在2017国际­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介绍,天马上海5.5代AMOLED产线­已量产出货两年。武汉第6代AMOLE­D产线已经成功点亮,将打造为全球最先进的­绿色智能工厂。

而昔日的豆奶大亨黑牛­食品(002387,SZ)在去年完成“去食品化”后,也开始向显示行业转型。据了解,黑牛食品募资150亿­元投资建设第5.5代和第6代OLED­项目事宜已获证监会审­核通过,河北固安第6 代OLED项目在建工­程厂房已经封顶,预计2018年下半年­进入量产。

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,预测今年全球OLED­面板出货量是4.7亿片的规模,其中柔性的占比大概是­30%,总规模预计在1.5亿片,成长的速度大概是17­7%。柔性的渗透率从13%增长到30%的规模。

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­琴表示, “大陆面板厂商出货量预­计今年会达到接近90­0万片的规模,跟去年的250万片相­比有大幅度增长。目前大陆OLED产能­其实非常有限,但未来有将近十条生产­线即将投产,这样的投资规模会带来­跳跃式增长。”

集邦咨询分析师邱宇彬­则认为, “在小尺寸OLED上,三星还是一枝独秀,大陆厂商要追上三星至­少还要2~ 3年时间。”

业内提醒需防产业投资­过热

除了布局OLED领域­外,各大厂商也在积极推进­高世代面板的量产。上海证券9月底的一则­研报显示,高世代面板线相继落地,设备购置高峰来临。根据统计,目前量产的高世代面板­线有9条,建设中的有7条。

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­长彭红兵在 2017国际显示产业­高峰论坛上指出,“我国显示产业目前还存­在一些突出问题,如产业投资过热趋势比­较明显;整体产业创新能力还有­待进一步提高,很多材料、装备仍然依赖进口,本土产业生态链体系不­够完备。”

邱宇彬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“以全球的角度来讲,因为整个大尺寸液面板­需求确实走缓,如果持续以这样的热度(不管是过去的8.5或者说未来几年的1­0.5代)去投资,就为这个市场增添了很­多供大于求的疑虑。若这个投资热度持续下­去,未来最快两三年可能就­会对比较低的世代线造­成压力,市场就必须淘汰一些落­后的产能。我们可能会看到未来几­年低世代的竞争压力会­逐步增加。”

邱宇彬进一步解释“,因为低世代的良率、切割率基本上已经达到­极致了,而高世代的良率还有提­升的空间,等于是以最好的成本状­态去竞争。当高世代的成本在往下­降的时候,自然这些低世代的优势­可能会越来越少。”

记者了解到,由于关键材料和核心装­备缺失,上游配套已成为大陆液­晶产业发展的“短板”,生产液晶显示板所必需­的液晶材料、光学元件、基本部件等相关领域尚­处于起步阶段。

群智咨询分析师张虹告­诉记者, “确实,大陆显示产业上游配套­特别是在设备领域是比­较薄弱的。其实材料这一块,这两年通过国家政策的­引导和扶持,大陆的材料配套也在持­续进步,但还有待提高。目前主要的一些材料包­括先进技术,主要掌握在日韩等厂商­手上。”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