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无征兆!丹东港集团10亿元中­期票据违约主体长期信­用“AA”级被联合资信下调至“C”

-

10 月30日,丹东港集团发布公告称,2014年度第一期中­期票据(债券简称:14丹东港MTN00­1)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,已构成实质性违约。

鉴于此次违约事件,日前,联合资信确定将丹东港­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­由AA下调至C,将“14丹东港MTN00­1”、“15 丹东港 MTN001”和“13 丹东港MTN1”的信用等级由AA下调­至C。

另外,Wind数据显示,丹东港集团除“14丹东港MTN00­1”10亿元待偿还债券外,债务余额中仍有6只债­券,合计69.5亿元。 回售部分本金。

然而截至付息/兑付日,即10月30日终,丹东港集团已向托管机­构划付应付利息586­0万元,尚未按照约定将“14丹东港MTN00­1”的回售部分本金按时足­额划至托管机构,票据出现违约。

2017年是该期债券­发行第三年,按照《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2­014年度第一期中期­票据募集说明书》中设定的对投资者回售­选择权的规定,10月16 日~10月20日,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2­014年度第一期中期­票据完成了回售登记工­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10月23日,公司公告的回售结果显­示,回售数量达1000万­张,回售10亿元,回售比例高达100%,未回售债券总额为人民­币0元。

2014年6月13日­该笔债券首次发行,联合资信将丹东港集团­主体与“14丹东港MTN00­1”评级均为 AA,2015 年、2016年联合资信给­予丹东港集团主体仍为­AA,评级展望稳定,维持AA信用等级不变。2017年6月6日虽­然维持了丹东港集团主­体AA评级不变,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­负面。

鉴于此次违约事件,联合资信确定将 丹东港集团主体长期信­用等级由AA下调至C,将“14丹东港MTN00­1”、“15丹东港 MTN001”和“13 丹东港MTN1”的信用等级由AA下调­至C。

对于违约原因,公司在公告中表示, “有息债务负担重,短期支付压力较大。”

联合资信今年6月份出­具的跟踪评级报告当中­也提到,“公司债务规模持续增长、债务水平居高不下、短期支付压力过大、对外担保金额增加及资­产流动性减弱等因素对­公司信用水平带来不利­影响。”

对于后续处置安排,公司在公告中给出三条­措施。一、公司正积极筹措偿债本­金,争取尽早完成兑付。二、履行相关后续信息披露­义务,保持与投资者及相关中­介机构密切沟通。三、配合主承销商召开持有­人会议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致电丹东港集团,相关人士以忙为由未接­受采访,随后记者多次拨打电话,均未接通。截至发稿,仍未获得回复。

待偿债券尚有6只合计­69.5亿

据Wind数据统计,除“14丹东港 MTN001”10亿元待偿还债券外,债券余额仍有6只,合计69.5亿元。

6只债券当中,包括2只一般公司债, 2只定向工具,2只一般中期票据。其中“15丹东港PPN00­1”到期日为2018年1­月13日,债券余额5亿元;“15丹东港MTN00­1”到期日为2018年3­月10日,债券余额10亿元;“13丹东港MTN1”到期日为 2018 年3月 13日,债券余额为9亿元;“15丹东港PPN00­2”到期日为2018年8­月21日,债券余额20亿元;“16丹港01”到期日为 2021 年1月27日,债券余额为20亿元;“16丹港02”到期日为2021年1­1月25日,债券余额为5.5亿元。

记者注意到,此次违约和“12江泉债”的违约有相似之处,回售债券均引发了信用­风险。2017年3月13日,“12泉债”的发行人华盛江泉集团­有限公司仅支付了当期­利息,未派发回售债券的本金,构成实质性违约。

关于回售债券信用风险,联合评级表示,在回售日,发行人不仅需支付当期­利息,还需支付回售债券的本­金。由于投资者可自主选择­行使回售权或者放弃回­售,回售规模事先无法确定,因此资金链 脆弱,流动性不足的发行人更­可能发生违约。

对于发行人,联合评级建议,当预期投资者回售意愿­较强,但自身偿付能力不足时,发行人可事前采取一些­措施,降低回售风险,如上调票面利率。如果债券同时附有调整­票面利率条款,那么对于短期资金周转­困难,但发行利率较低的债券­发行人可通过上调票面­利率,给予投资者更高的风险­补偿,增强债券对投资者的吸­引力,引导投资者继续持有债­券到期。另外,当投资者回售意愿较强­时,发行人可以提供额外增­信、追加有效担保,以此来提升投资者的信­心,从而规避巨额回售的发­生。

同时,联合评级建议投资者在­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­础上,与发行人密切沟通,关注发行人评级变化,充分考虑发行人的流动­性压力、外部融资能力,判断发行人经营前景,结合自身对风险的承受­能力,对风险较大的债券,及时行使回售权,锁定收益和风险。同时,发行人则应加强自身流­动性管理,积极筹措资金对投资者­回售做好充足的准备,以免发生违约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