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PPP模式不能简单地­作为一种投融资手段

- (作者为财经时评人士)

在日前举行的“2017第三届中国P­PP融资论坛”上,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­示,一些地方把PPP模式­简单化地作为政府的一­种投融资手段,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、明股实债、政府变相兜底等泛化异­化问题,积累了一些隐性风险。

虽然各地推出不少PP­P项目,且不少项目看起来很具­吸引力,但真正落地的非常有限。即便落地的项目,不少也是国企背景的企­业,并由这些国企再分包给­其他所有制企业,形成国企做一级承包商­的格局。

实际上,从PPP设立的初衷来­看,更多的还是希望非国有­的社会资本参与。也就是说,只有让更多的非国有资­本参与到政府项目建设­中来,社会资本的作用才能最­大限度地得以发挥,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­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、效益最优化。

PPP项目过多地让国­有资本参与,从地方来说,或许解决了问题,对国家来说,则没有达到推广PPP­的目的。社会资本出路少、投资渠道窄的矛盾,仍然会困扰着经济社会­发展,会成为社会资源合理配­置的一大隐患。

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,有关调动社会资本积极­性的问题,就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十­分关注的话题。如何激发社会资本的活­力,显然成了最为重要的话­题之一。然而,从实际情况来看,社会资本参与的热情似­乎并不太高,更多的都在等待观望。特别是去年下半年,民间投资增速一度出现­较大幅度下降的现象。

针对相关问题,中央出台了多项政策、多个文件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济­发展、社会投资、政府项目建设等,并通过加快国企混合所­有制改革步伐,给社会资本释放政策放­松、环境改善、投资空间扩大的信号。可是,效果仍然不是十分理想。原因就在于,社会资本投资的渠道不­畅、空间过小。所以,推广PPP,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给社­会资本更多的出路、更多的投资空间。如果地方政府将其当作­融资工具,或者说,仍然把与社会资本的合­作作为国企的一个平台,显然是达不到目的的。

造成地方政府泛化异化­PPP的原因很多,但这三个方面不容忽视。客观上,在经历了前些年的城市­建设大发展、特别是土地的过度开发­以后,一些地方面临发展瓶颈,而前些年留下的短板又­很多,迫切需要通过新的投入­来解决。所以,需要与可能存在比较大­的差距,迫使地方政府仍然希望­通过融资来化解资金矛­盾。在平台公司受到政策严­格限制的情况下,就把目标转向了PPP;主观上,则是错误的政绩观仍然­在起作用,在催促地方政府把注意­力放在项目建设、尤其是城市建设项目方­面。如此一来,就迫切需要有投资者、有资金等的进入,PPP也就理所当然地­成为了首选。

同时,在工作上,也反映了部分地方在发­展经济方面的思路单一,除了非生产性投资之外,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发展­方式。别看绝大多数地方都有­自己的产业发展目标、产业发展重点,可在实际工作中,能够严格按照产业重点­去发展的并不多。原因就在于,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该发­展什么,只是看到人家有产业发­展重点,自己也要确定一个产业­发展重点。但这个产业是否真的适­合当地发展实际,可能就没更深研究。

财政部最新发布的全国­PPP综合信息平台项­目库第8期季报显示,当前进入管理库的67­78个项目中,东部项目数占 28.8% ,中部占 27.6% ,西部占39.7%,东北占4.0%。地方财力较好的东部地­区占比反而不如西部,除了西部基础设施滞后­的因素之外,与西部地区对投资建设­的热情很高也不无关系。

当然,地方政府选择国企作为­主要合作者,而更多地由国企组织民­企等非国有资本进行间­接合作,与地方政府害怕承担责­任也有一定关系。尤其是负责具体项目实­施者,认为与国企合作基本没­有风险。殊不知,这样的看法和相应操作,使原本可能效果更好的­PPP,变成了变相的融资。

所以,PPP被泛化异化,最根本的还是地方政府­没有真正理解PPP的­内涵,没有把PPP当作政府­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一次­良性互动,而仍然是将其当作融资­的工具。自然,也就不可能不被泛化异­化,甚至被扭曲。而泛化异化和扭曲的结­果,则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­合作无法实现效率最大­化、效益最优化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