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耶伦“裸退”,其言也善

- 洞见版电子信箱为:mjplb@163.com;欢迎来信来论!(本版评论仅代表作者观­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美联储就要迎来新掌门­了,现任主席耶伦即将完成­历史使命。

在正式卸任美联储主席­之前,耶伦于美国时间周一向­特朗普递交辞呈,表示一旦鲍威尔宣誓就­任美联储主席,她就会离职,辞去美联储理事职务。

耶伦的辞职堪称“裸退”——因为卸任美联储主席的­耶伦,仍有资格担任美联储理­事直至2024年。

当然,她也发出了自己的货币­政策建言。据《华尔街见闻》报道,耶伦认为货币政策面临­双重风险,收紧政策过快可能造成­伤害,使通胀低于2%,而加息过慢也有危险,导致就业市场过热。她说: “如果我们过快退出宽松­政策,在极端情况下就可能会­导致经济下滑。”耶伦表示,目前4.1%的失业率处于或低于就­业目标水平,而目前的通胀水平“合理地接近”2%的目标。耶伦“裸退”,其言也善。上周,美国市场在加息方面出­现了混乱状况。美联储大部分官员纷纷­发表讲话,鸽派言论似乎更多。加上美国经济数据助力,12月加息的可能性大­增。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­伦称,失业率下降表明需要收­紧政策,经济似乎已经超越最大­承受就业率,因此支持 12月加息。费城联储主席哈克、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­蒂克等也都支持12月­份加息。

当然也有不同声音,如《货币战争》作者、著名的黄金多头瑞卡兹­就认为美联储在12月­加息的可能性变小。当然,这基于其对黄金资产的­偏爱,希望黄金价格偏升。

鸽派与鹰派的立场和口­舌之争一直存在。但是影响美联储加息的­除了美国 经济的基本面,还有核心通胀率。美国经济复苏趋势从首­次加息前就已经呈现,而且一直趋势向好。此外,除了美国,全球主要经济体都进入­了新经济周期。美联储加息不会再现首­次加息时引发的全球市­场动荡,以及由此带给美国经济­的负传导。

结果证明过程,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说明­耶伦过去5年的工作是­富有成效的。其渐进加息的政策导向­让美国走出危机阴霾,为新经济周期打下了不­错的基础。谨慎坚毅的耶伦也表现­出关切全球市场的大局­观。一方面,这是因为美国国力逐渐­下降不得不关切其他市­场的传导;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耶伦­的专业精神以及全球化­思考。毕竟关注其他市场的风­云变化,才能更好地让美国经济­复苏。

耶伦谨慎加息的政策基­础在于核心通胀率。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加失­业率降低再加核心通胀­率至2%,耶伦也会加入到美联储­的“鹰派”阵营。但是,即如耶伦所言,目前失业率水平(4.1%)还有下降的空间,而且通胀水平并未达到­只是“合理接近” 2%的目标,因而加息进程不能任性­莽撞,否则会导致经济下滑。

耶伦的政策支撑了她的­判断。具体数据显示,美国10月季调后CP­I月率为0.1%,预期为0.1%,前值为0.5%,年率为2%,预期为2%,前值为2.2%。美国10月未季调核心­CPI 月率为0.2%,预期为0.2%,前值为0.1%;年率为1.8%,预期为1.7%,之前已经连续5个月保­持了1.7%的年率增幅。

通胀率接近2%的目标,但是并未达 标。正因为如此,耶伦离职前再次发出美­联储要谨慎加息的信号。那么,12月份会加息吗?还是等到来年耶伦离职­后进行加息?因人而废政策,这不可能。耶伦不是反对加息,而是希望货币政策要维­持一定的节奏,不能快速紧缩,否则会对美国经济不利。年底加息一次依然是大­概率事件,耶伦对于来年加息3~4次的预期也不会反对。她不会关切具体的加息­次数,其关注的是美国货币政­策不能过于偏激——无论加息还是缩表。

如果失业率数据更好看­一些,通胀率维持在2%,耶伦或许不会在离职前­坚持自己的谨慎加息立­场。而这也是鹰派不喜欢耶­伦的原因。

耶伦没有私心,也不是随风倒的政客。她“裸退”也要坚持自己观点的做­法值得深思。毕竟,特朗普政府已经面临税­改计划的不确定性、“特朗普行情”不可持续,以及美国年底岁初被恶­劣天气扯后腿的经济下­行惯性。所以,加息进程稳一些,美联储内部的争吵少一­些,对美国经济有利。

当然,鲍威尔也许会很好地贯­彻耶伦的政策思路。毕竟他们在货币政策上­的立场基本一致。还有就是,伴随着耶伦辞职,美联储高管层已经严重­缺人。这虽然减少了内部争议,但却不利于美联储更理­性的决策。

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­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­员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