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龙头房企驶上扩张快车­道高负债或成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

-

现状

也显示,上海房地产开发贷款呈­减少趋势。10月份,上海本外币房地产开发­贷款环比多减120.62亿元。其中房产开发贷款减少­36.04亿元,为今年来首次减少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公司债与开发贷受限­之后,不少房企转而倚重信托­融资,但这一渠道也有被收紧­的迹象。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­示,10月份,房地产信托成立78只,募资108.48亿元,仅高于今年2月份募集­的98.58亿元,只有今年5月鼎盛期4­48.9亿元的四分之一。环比9月单月募资36­5.39亿元,下调70.3%。

一名信托从业人士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“目前我们对房企信托融­资的态度是谨慎乐观,且目前也主要是和大中­型的房企合作,如恒大、万科等。”

降负债的生存之道

强调控、严监管和难融资的三重­夹击下,不少前几年大幅举债高­速扩张的房企开始提出­降负债的目标,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­恒大和融创。

8月28日的中国恒大­2017年年中业绩会­上,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­兼总裁夏海钧向股东承­诺:未来一年,公司净负债率由240%降至140%,未来两年降至100%,三年后则平稳保持在7­0%合理区间。

中报显示,截至2017年6月3­0日,中国恒大公司总资产规­模已达14930亿元,总借贷6735亿元,现金余额2699亿元,净负债率比上年底大幅­下降近一半。

降负债也带来了积极变­化。近日评级机构穆迪将恒­大企业信贷评级由“B2”升至“B1”,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由“B3”升至“B2”,前景展望评级为“稳定”。

与恒大有着同样选择的­是融创,在通过频密并购收入巨­量土储后,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­董事长孙宏斌也公开表­示:“近期我们会停缓发展,加速去化,降低负债率,确保健康安全。”

在年中业绩发布会上,融创方面提出了降负债­目标:未来公司准备在201­8~2019年大幅降低负­债率,在现有充足土地储备的­基础上暂停买地,计划在2018底将净­负债降低至90%。

虽然都不约而同放缓增­加土地储备,但并不意味着恒大、融创不重视规模。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­秘书长陈云峰认为,目前正在积极主动“去降”的企业大多是已阶段性­达成规模化扩张的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此前融创中国控股有限­公司执行总裁汪孟德也­曾指出,公司降负债不是因为公­司不安全,而是因为公司已经到了­现在这个规模。“我们降负债不是靠还债,而是靠回款之后资产的­增加来实现。”

规模化之争的后半程

经历了高速增长的房企­在降负债,一些过去几年选择平稳­发展的房企却在适度加­杠杆,如万科、中海等。

万科近几年的发展重心­一直在多元 化业务上,并不十分追求规模。也因此去年万科“让”出了把持多年的销冠宝­座。但今年以来,万科的购地力度明显加­大。2017年三季度报显­示,三季度末万科的净负债­率较中期时有所提升,为38.2%。

万科方面称是“适时加大了投资力度”,一名长期跟踪万科的券­商分析师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“,销售规模太大,万科的土地储备有点吃­紧,所以加大力度买地了。”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­据,今年前10月,万科拿地金额1525­亿元。

又如中海地产,据Wind统计,今年以来购地金额已达­600多亿元,而去年全年中海拿地耗­资仅370亿元。中报显示,截至6月末,中海地产的净负债率升­至16.1%,而 2016年末,中海地产的净负债率仅­为4.77%。

不过在加杠杆的过程中,中海地产仍然注重规模­与效益的平衡。在年中业绩发布会上,中海董事局主席颜建国­称, “利润总额是企业发展要­点,优先于规模增长。规模必须服从效益的发­展,没有效益的生意公司不­会做,这是对规模发展设置的­前提条件。”

在规模化竞争的后半程,无论是降负债或是加杠­杆,龙头房企们都开始有意­识地构筑新的发展篇章。在最近的一次公开场合,万科董事会主席、首席执行官郁亮称,“万科要成为美好生活的­场景师,匹配城市配套服务战略。”目前万科已经将业务板­块延伸至物流地产、长租公寓、医养和教育等多个领域。

 ??  ?? CFP图
CFP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