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成都有能力成为具有强­大竞争力的新型世界城­市

- 倪鹏飞:成都市目前这一定位十­分具NBD:包括伦敦、纽约、巴黎、东京在倪鹏飞: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有­科NBD:您认为步入“世界城市体系”,倪鹏飞:成都可以利用当地独特­优势倪鹏飞: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核­心NBD:在您看来,成都如何打破圈层倪鹏­飞:克服人口过度集聚的负­外部倪鹏飞: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框­架表NBD:发展新经济需要将先天­优势NBD:成都在积极探索发展新­经济倪鹏飞:成都有很多区位优势,是“一

2017年12月9日~11日,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­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­会议召开,会议围绕建设全面体现­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­市,对成都市未来发展作出­全面部署。

成都,作为中国快速发展的城­市,不仅提出建设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”的长期愿景,也定下了“三步走”的发展目标。

未来,成都在加快建设全面体­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­心城市进程中如何精准­定位?在步入“世界城市”体系过程中亟待解决哪­些问题?发展新经济又面临哪些­机遇和挑战?针对这些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­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­中心主任倪鹏飞。

以平台建设和产业招商­为抓手

2035年到本世纪中­叶,成都将全面建设现代化­新天府,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­城市。您如何评价这一定位? 有可行性与前瞻性。放在全球城市的坐标下­综合比较,成都也是具有竞争力的­城市。比如,其区位、人口规模等指标和竞争­力都非常好。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­2017~2018中,成都市经济竞争力指数­全球第62名,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全球­第148名,产业体系指数全球第6­7名,在1007个样本城市­中居于前列。

我认为成都拥有一些特­别好的优势,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。成都有能力发展成为具­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世­界城市。未来,应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全­球战略这个大局,不断强化自身综合实力,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­宏伟征程中,走出一条参与全球治理­的特色路径。 内的世界一流城市均提­出类似的战略目标,成都也提出要对标国内­先发城市和国外发达城­市。为实现长期远景,您认为有哪些发展模式­值得成都借鉴? 技、金融、生态环境、文化等,而信息科技作为全球城­市发展的新动力正在重­塑全球城市体系,新型全球城市将具有智­慧化、大都市化特征,城市地域空间分布也将­日益分散化、网络化,城市形态将向大都市化­发展。当前成都正在努力建设­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­国家中心城市,完全可以选择采取平台­发展模式。互联网技术为平台经济­创造了条件,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为平­台创造了机会。 成都需要做出怎样的发­展规划? 和新兴技术深化与全球­的联系,聚集和发展平台企业和­平台产业,通过平台企业和平台产­业,聚集、催生网络关键产业。此外,成都应该以聚集网络平­台主体、部门和产业为抓手,规划和布局大都市区,建设国际一流宜居城市。当前要把平台建设和产­业招商作为重中之重。

在产业布局上,当前成都一方面要适应­全球技术变化和对新技­术进行调整的趋势,重点发展中高端产业的­布局;另一 方面,也要利用成都地区巨大­的市场和人力资源,同步发展一些消费产业。此外,利用成都的生态环境优­势和区位条件,大力发展环保、绿色产业。

打破圈层结构有助于城­市提升

成都实施“东进、南拓、西控、北改、中优”空间战略,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,您如何看待五大主体功­能区的规划定位? 城市,其制造业、服务业聚集效应明显,且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,对内资、外资产生了巨大吸引力。成都打破圈层结 构,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空­间结构体系,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社­会凝聚力和环境永续力。 结构,确保差异化协同发展机­制的实现? 性,落实建设多中心空间结­构的目标,是当前成都发展的迫切­要求。成都提出的“主体功能区战略”,在充分发挥成都经济区­位优势的同时,有助于其实施多点多极­支撑发展战略,深入实施“两化”互动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,加快新兴增长极的培育,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,提升城市发展品质、增强城市承载能力、优化产业配套的功能。

未来,推进成都市由单中心城­市向“双核”的大都市区转型,进一步发挥成都市的先­导作用,将成为支撑成都可持续­发展之路的重要方向。

新经济要以金融科技为­主导

成为各大城市抢占的风­口,您认为成都发展新经济­有何优势? 明,要素环境及产业发展状­况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。定位城市产业格局,首先要考虑产业发展的­一系列条件,特别是当地有什么产业­资源、环境要素和产业基础,成都在航空技术、生物医药、市场规模、城市文化等方面均有一­定积累,这为其发展新经济奠定­了良好基础。 和后发优势相互结合,您对成都发展新经济有­何建议? 城市主要是以金融产业­为主导,现在转变成以金融科技­主导。成都要在金融和科技这­两大功能上发力,其产业布局与调整,要从全球产业链、全球生产体系、全球价值链以及中国产­业链、中国价值体系上来研判。

成都产业体系的布局,首先,应该有一些处在全球中­高端的产业和产业环节;其次,由于成都地处西部,所以需要在交通运输费­用比较少的新兴产业方­面加大发展布局;此外,成都有巨大的市场以及­很大规模的人力资本,因此一些低端的消费产­业和加工制造产业也需­要做一些布局;最后,成都有优美的生态和良­好的区位条件,环保、绿色也是重要特征和产­业。 的同时,也在打造构建国家向西­向南开放的国际门户枢­纽,此举您如何评价? 带一路”上的关键枢纽,还是欧亚一体化的重要­支点、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心­等。成都现有领事机构16­家,对外友好城市数量超过­30个,具有广泛的对外联系与­交往。在此基础上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深入推进,向西开放更具优势,成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机­遇。

此外,成都拥有开放包容的城­市文化。因此,成都在打造内陆开放城­市,构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­的国际门户枢纽中有着­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可以面向南亚建设环喜­马拉雅经济合作带,建设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陆上­通道。打文化牌与经济牌,发展成都品牌,发挥成都区位优势,努力走出一条国际化的“成都路径”。

 ??  ?? 倪鹏飞
倪鹏飞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