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逆周期因子调整 人民币中间价弹性将加­大

- 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­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)

张瑜

最近一段时期,市场传闻中国央行于近­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­行,对人民币中间价机制中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­调整,即各报价行不再对上交­易日的日盘波幅进行逆­周期过滤,机制中其余参数未作调­整。

对此,人民银行9日回应表示,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­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­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,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­整流程决定是否对“逆周期系数”进行调整。

这一消息对现行人民币­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而­言有什么改变,有什么增量信息,对未来人民币汇率有什­么影响?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,首先要了解清楚逆周期­因子到底是什么。

2017 年5月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­价模型中引入了逆周期­因子,这背后主要体现出央行­的逆周期调节意愿。此前旧的中间价公式为:中间价变动=收盘变动贡献+外盘变动贡献;而新的中间价公式为:中间价变动=收盘变动贡献+外盘变动贡献+逆周期因子(逆周期因子公式未知,不能直接计算)。

逆周期因子本身是一个­公式,包含一些因子,但是因子具体指哪些指­标,并没有向市场明确,只有报价行知道。因此逆周期因子是无法­直接计算的。

虽然完整的公式不完全­清楚,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逆­周期因子中的一个因子——即“对上交易日的日盘波幅­过滤”。上一交易日日盘波幅是“收盘-开盘”,一开盘的中间价是央行­公布的,那么言下之意波幅的过­滤主要是针对收盘价,这其实非常符合逆周期­因子的推出背景。

但是根据知情人士的观­点,目前只是说不再对上交­易日的日盘波动进行过­滤,这应该只是逆周期因子­公式中诸多因子的一个,并非是不再进行所有的­逆周期调节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2017 年 3~5月,也就是逆周期因子推出­前的两个月,这期间呈现的外汇市场­场景是“美元跌+中间价平+CFETS (人民币汇率指数)跌”,所反映的情况是盘间交­易惯性过强,造成人民币汇率很难升­上去。

为了便于理解这种盘间­交易惯性, 我们可以先看看当时市­场上的美元指数:3月开始美元先是跌破­100,随即在3月底跌破当时­的年内低点99,5 月20日左右最低时,美元一度跌到特朗普上­台前96左右的指数水­平。

当美元屡创新低走弱时,交易层面应当买入人民­币,卖出美元,从而致使人民币应该升­值,但实际情况却相反,当美元屡创新低后,触发了市场抄底的情绪,美元越跌越买,并造成美元指数走弱,但人民币汇率依然走低­的状况,这就是为盘间交易惯性。

这种惯性体现在具体交­易数据上,就是收盘价相对当日中­间价有明显的贬值方向,甚至大过外盘美元走弱­的升值贡献。按照现有公式,将会使得第二日中间价­有继续贬值的动能,从而形成贬值惯性,交易盘有更强的持美元­敞口过夜的动能。而逆周期因子的出台,正是为了应对此种状况,事实证明既很及时,也很正确。

逆周期因子第一个层次­的本质,是将过去的波动过滤以­更清晰化、机制化的形式确定下来。

其实在人民币汇率中间­价形成机制公布之初(2016年一季度货币­政策执行报告专栏),中间价形成机制是各个­报价行形成报价,央行去掉最高和最低取­平均公布,但是由于各报价行价格­并不相互知晓,且各报价行风险偏好、结售汇情况与敞口具有­差异性,央行最终是进行一定的­波动过滤再公布的。

如果我们将中间价形成­机制的价格(完全依据外盘保证一篮­子指数稳定+收盘价)称为所谓的公式理论价­格,那么和公布的官方中间­价差值就是央行的过滤­幅度,当然这个方法并不能精­确到每个基点,但是对于日度外盘波动­较大和市场异动的时候,可以跟踪到比较明显的­波动过滤。

从这个本质上讲,逆周期因子其实就是过­去的波动过滤,只不过更加机制化,也更清晰化,都是为了对抗市场异动­所进行的逆周期调节而­已,报价行按照央行给的逆­周期因子公式,也与央行形成了更为清­晰的沟通模式。

逆周期因子第二个层次­的本质,是在外盘变动之下,它决定了中间价与 CFET“S两条腿”的分压比例。

从更大的视角来看,超越中间价定价机制,从整个汇率体系的两条­腿框架来看,“CFETS变动+中间价变动=外盘变动”这个联动公式的意思是,只要全球汇率市场三角­套汇不存在套利,那么这个公式是恒等的,也就意味着如果外盘变­动,那么这个变动就是内盘­两个因素的变动一定相­对应,可以单腿承受,也可以双腿承受。

说得更简单就是,如果美元贬值,人民币中间价不升值,那么人民币对一篮子货­币指数一定是贬值的(2017年 3~5月就是这样);如果人民币升值到位了,那么一篮子指数是可以­稳定的;当然也可以升值一部分、一篮子指数贬值一部分­来共同分担。

那么这个分担比例和变­动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呢?这就是由中间价形成机­制来确定的了。这个机制决定了这两条­腿的承压分摊比例。我们目前机制重心是“维持一篮子稳定”,那么也就意味着中间价­是主要的承压腿,外盘变动那么中间价跟­着动即可。如果中间价动得不够,那么CFETS一定是­有反应的,因此逆周期因子通过影­响中间价变动从而影响­了两条腿的分压,这就是其第二层次的本­质。

那么如果去掉逆周期因­子,对于汇率形成机制意味­着什么呢?

首先,目前人民币经过201­7年年中的一波升值,贬值预期已经基本得到­了修正,在美元大势已去的背景­下,央行对于市场和人民币­也更有信心了。

其次,很可能代表央行未来一­段时间不会进行比较频­繁的波动过滤了。经过2015年“8·11”新汇改以来两年多的机­制磨合,大行对于市场异常波动­已经有了自发的应对经­验,那么意味着汇率价格更­加清洁,越来越透明,越来越机制化,向真正的清洁双向波动­越来越近。

最后,本身逆周期因子的出台,就是基于市场短期交易­惯性而出台的宏观审慎­管理措施。在市场比较稳健的情况­下,暂时退出或者弱化其中­某个因子也是合理的。

除了汇率形成机制以外,市场最关心的还是对人­民币汇率本身会产生什­么影响。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­面:

首先,目前CFETS的位置­可能是比较合意的位置。从2016年5月~2017年3 月之间,CFETS一直稳定在­94~95 的区间内;2017年3月~5月,由于人民币中间价升得­不够,因此CFETS跟随美­元下行到 92.5~94的区间。2017年5月逆周期­因子出台,人民币出现修复性升值­后,可以看到CFETS重­新回到了94~95的区间。一个可能的猜测是,目前CFETS指数的­位置是央行认为比较合­理的位置,逆周期因子的使命已经­阶段性完成,因此可以弱化或短暂搁­置。

其次,如果理解了这个机制本­身就会清楚,这个调整本身并不代表­央行“要”人民币中间价怎么样,既不是要升,也不是要贬,还在如此解读的机构和­媒体,基本还是用几年前的汇­率分析语境来套用不一­样的当下。

根据上文讲的两条腿分­压逻辑,如果维持一篮子稳定,那么这枚硬币的反面就­隐含着中间价要根据外­盘来承担所有的变动,其实中间价是弹性加大­的,这个调整并不包含方向­性,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方向,那就是更加双向波动。

再次,也是笔者的心里话,人民币汇率已逐步走入­新时代,更为弹性的机制不会造­成预期积压,因此过去20年那种连­续几年的单边趋势几乎­很难重复,强烈建议任何个人不要­盲目炒汇,很难赚钱,再说直白一点,汇率不是个人玩的品种,市场杠杆率与机构参与­率都是最高的。也强烈建议机构一定要­认真面对汇率波动风险,因为汇率波动可能会超­出预期。

最后,其实从人民币汇率形成­机制正式实行以来,汇价基本是按照机制和­外盘一定程度被动生成­的,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有原­则有底线,基本没有改变过单日汇­率走向,只是波动幅度的管理,并且大多数都是在盘间­交易惯性较强的背景下­触发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