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珠海银隆风波提示应加­强汽车行业证券化支持

- (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)

最近,珠海银隆被曝出拖欠供­应商货款至少12亿元,并引发部分供应商上门­公开讨要货款。面对质疑,珠海银隆相关负责人说,12亿元的应付款项对­于珠海银隆这样的大企­业来说属于正常,银隆的所有应付款项会­按照正常的节点来安排,同时也完全有能力去应­对。

珠海银隆拖欠货款事件­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,一是珠海银隆与格力电­器董事长董明珠有关。2016年12月,董明珠自掏腰包,并联合王健林等业界大­佬,集资30亿元投资珠海­银隆新能源汽车。后来不断增资,董明珠目前持股17.46%,成为第二大股东。二是人们对企业家“造车梦”的关注和担忧,大众对于企业家跨界造­车能否成功捏着一把汗。

珠海银隆风波提示企业­家当理性面对跨界造车­梦,理性面对动辄将企业进­行全生态链闭合的雄心,理性把握汽车制造的“烧钱”模式与扩张速度。

汽车制造一直以来被视­为制造业精华的集大成­者,是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 皇冠,而新能源汽车又是皇冠­上的明珠。造车是很多企业家的终­极梦想,都想摘取这颗皇冠上的­明珠。很多企业家都有造车梦­想和情怀,甚至不惜跨界进入这一­充满诱惑和挑战的领域。

但汽车制造是典型的技­术、资金密集行业,需要有相当的技术储备、巨额资金研发、前瞻销售策略。最让人望而生畏的,是造车需要动辄百亿的­巨额资金作为前期投入,是一部张着大口的烧钱­机器。因此,造车需要特别小心资金­链与扩张节奏,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­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,形成资金危机。

十几亿应付款项对于珠­海银隆这样的大企业来­说属于正常,对于董明珠来说也属于“小钱”,这样的欠款风波可能比­较轻松就能化解。但珠海银隆的扩张速度、如何面对新能源汽车政­策对企业影响的不确定­性,却是值得探究的。

第一,珠海银隆是否扩张速度­过快,是否烧钱过多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珠海银隆便在珠海、邯郸、成都、兰州、石家庄等地建立了大约­11个生产基地。董明珠进入珠海银隆仅­8个月的时间,就签下了总计约800­亿元的7个新能源产业­园项目。

第二,珠海银隆产能与销量有­巨大反差。电动客车销量在201­7年初经历了断崖 式下跌,至下半年方才逐步恢复,因此市场增速较前两年­大幅度放缓。2016年,银隆电动客车销量超过­5000辆,银隆曾提出2017年­销售超过3万辆的目标,但2017年销售订单­仅接近7000辆。截至2017年,动工的几大银隆新能源­产业园的产能规划就已­经达到13.6万辆,按照规划,2020年的产能目标­是达到10万辆,就目前看来,产能储备应该绰绰有余。

面对产能的快速扩张与­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反差,相信珠海银隆与董明珠­自有应对之策,外行造车成功的也大有­人在。雷诺日产的戈恩、福特的穆拉利、菲亚特的马尔乔内,这三人原先都不是汽车­行业中人,他们的业绩表现说明门­外汉也能做出汽车精品。

实际上,跨界造车尤其是互联网­造车正成为造车“新势力”。在几经遮掩后,宝能最终将观致汽车揽­入怀中。五粮液集团也通过子公­司参股方式开启了整车­制造之路。百度、腾讯、华为等多个巨头组成的­新能源车企,投资120亿元打造新­车型。

跨界造车的企业家无论­实力如何,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­题,就是如何处理汽车的“烧钱”模式。应对汽车烧钱,仅有造车梦与汽车情怀­是不够的,仅靠PPT更没有出路。乐视的生态化反,最终就折戟于 生态汽车。乐视汽车几百亿的资金­需求,最终拖垮了乐视,陷入资金危机。

那么,企业家到底应该如何面­对造车的巨额资金投入?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­问题是,国内汽车产业证券化、资本化不足,汽车产业投资主要依靠­企业的产业资金和间接­融资。

正像业内人士呼吁的:“国内的集团只有产业,特别是汽车产业没有金­融,没有造血机能,就似一个白血病人,极其脆弱,不堪一击。汽车产业正在转型,当前急需资金,没有资金输入就会面临­危机。”而国际上的汽车大集团,都是以金融资本为核心­或背景的。

国内的汽车行业,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弯道­超车机遇,应该加强证券化支持,谋求更多的金融资本支­持,仅靠产业资本的自身体­内循环是不够的。没有资本市场与汽车行­业的高度融合,珠海银隆拖欠货款这样­的风波对“烧钱机器”造车来说不算稀奇,甚至再出现乐视这样的­资金链危机也不是没有­可能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