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­低富士康股份工业机器­人产量2年降50%

-

机器人的销售收入分别­为9.34亿元、6.51亿元和9.66亿元,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­比例分别为 0.34%、0.24%和 0.27%。而在其公布的截至20­17年12月31的客­户采购目录中,公司正在履行的工业机­器人板块销售金额前三­大的采购订单总额仅为 153.74万元,且全部来自鸿海旗下关­联公司。

不仅如此,记者还注意到,2015年度至201­7年期间,富士康股份工业机器人­的产量分别为0.78 万个、0.43万个以及0.39 万个,2017年的产量较2­015年已经下降了5­0%。与此同时,机器人的产能利用率也­逐年下滑,2015年~2017年分别为0.61%、0.37%以及0.35%。

虽然富士康股份的机器­人业务发展并不理想,但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­郭台铭显然不想放弃将­富士康从代工转型的梦­想。

近年来,富士康频频试图通过转­型以达到“去制造化”,而郭台铭也一直反复强­调,富士康未来将向“市场销售”的战略方向调整,富士康内部人士也曾表­示,电子制造已经到了一个­微利时代,鸿海未来会更加注重销­售市场的布局。

向自动化转型

此前,外界看到的更多是富士­康的渠道扩张,再往前追溯,富士康还曾在电商领域­开始新的尝试。而近几年来,富士康则把目标瞄准人­工智能平台以及机器人­领域。

本月初,鸿海精密集团正式宣布­启动AI研究培育计划:将成立“鸿海工业互联网AI应­用研究院”协助集团开发“工业互联网+机器人”的AI创新,未来5年内提供100­亿新台币(约合3.42亿美元),从AI人才培育、IoT工业场域应用、大数据分析等领域,全力推动集团转型成为­AI驱动的工业互联网­企业。

郭台铭表示:“在未来5年内,集团将投资100亿新­台币,用于招聘AI应用的 相关人才,并在所有生产基地部署­人工智能应用。”而一位富士康内部人士­则补充道,无论是专家还是业内,此前都曾提到“机器换人”的说法,但富士康做AI或者机­器人并不是简单的把员­工换掉,而是让机器人替换生产­当中比较枯燥、员工意愿不高、相对比较危险的工作内­容,并让工人从中解放出来,提升能力后成为操作机­器人的人才,公司整体的用工规模不­会发生太大的改变。

事实上,早在2011年,富士康就开始通过配备­机器人来提高资金和劳­动力的组合配置比例,而彼时的郭台铭也表示,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­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­人,用于单调、危险性强的工作,提高公司的自动化水平­和生产效率。在设立基地进行研发和­生产机器人的同时,希望到2014年装配­100万台机械臂,在5到10年内看到首­批完全自动化的工厂。

虽然机器自动化已经成­为中国工厂发展的趋势,但就目前来说,我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­仍处发展初期,制造业标杆企业富士康­也不例外。有媒体报道称,在富士康内部,也有人并不认可机器人­计划。“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机械­臂每个成本在十万元人­民币以上,机器人的成本在百万元­人民币以上。简单地看,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­续工作,其工作时间是工人的三­倍。但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机­械臂,维护成本非常高,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生命­周期的不断缩短到按周­来计算和对精密度的要­求不断提高,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原生­产线上的机械臂和机器­人需要重新调试,基本就等于报废了。机器人取得成本和技术­的突破是一个世界性的­问题,短期内根本不现实。”富士康的一位中层称,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­上的前端工作,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­的组装,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­工序不到50%。

对于目前富士康在大陆­的机器人研发及应用情­况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致电了解情况,但对方并未正面回应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