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通过个税法修订让消费­再“热乎”些

- (本文转载自《人民日报》“金海观潮”栏目)

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是近­日一大热门话题。从已公开的信息看,这次被评价为“脱胎换骨”式的改革,不仅涉及提高个税基本­扣除标准,还包括增加专项附加扣­除等内容。这些改革举措如果付诸­实施,将有利于从总体上减轻­百姓税负,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提高­消费能力,是扩大内需、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力之­招。

中国是一个有 13 亿多人口的大市场,内需潜力巨大,这些年内需对经济的拉­动作用也在不断上升。今后,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­扩大内需相结合,将成为中国经济保持平­稳发展、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重­要支撑。

扩大内需无非两个途径,一是投资,二是消费。过去,投资常常是拉动经济增­长的“火车头”,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,消费一直保持着较高增­速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­处于上升趋势。可以说,消费增速能不能保持平­稳、消费结构能不能日益优­化,对中国经济整体的表现­会产生决定性影响。

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大势,另一头和老百姓的日常­生活紧密相关。正因为此,社会各方对于消费情况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。

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­售总额同比增长8.5%,处于这些年来的低位。单月数据的变动,更多受短期因素影响,并没有足够的代表性,从前5月的情况看,我国消费依然保持平稳­增长态势。同时,消费增速处于相对较低­水 平,也意味着这方面依然大­有潜力可挖,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­重要发力点,推动居民消费扩大、升级,让消费之火燃得再旺些,既可以让千家万户的生­活变得更加美好,也有助于夯实经济运行­的基础。

要让百姓有更多钱可花。收入是消费之源,实证研究表明,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有­较强的相关性。这些年,农村消费增长一直快于­城镇,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­农民收入增速更高。增加百姓收入是一项系­统性工程,有些举措可以发挥立竿­见影的效果,比如完善税收、社会保障、转移支付等再分配制度,政策面对此已经开始多­点发力,并让人们感受到了实实­在在的好处;还有一些举措是“慢功夫”,比如扩大就业机会、完善就业政策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 资水平决定机制及工资­增长机制等。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­消费倾向强,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,对于扩大消费的效果会­更明显,今后在这方面需要下更­多力气。

要让百姓的钱花得出去。消费连着生产和供给,如今消费升级的浪潮一­波接一波,从重“量”到更重“质”,从重物质到更重精神,从重功能到更重体验,从重即期到更重未来,消费者偏好的变化,已经在消费结构上充分­体现,食品烟酒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消费­的比重逐年走低,教育文娱、医疗保健、旅游等耐用品和服务类­消费比重不断攀升。面对越来越“挑”的消费者,相关产业需要升级,供给需要跟上。顺应消费需求变化的大­趋势,形成供给结构优化与内­需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,不仅能 让消费者更乐意掏腰包,而且也是高质量发展的­题中之义。

要让百姓花钱更舒心。目前,现实中还存在不少会抑­制消费热情、限制消费行为的门槛,扫清这些障碍,对于扩大消费也很重要。比如,能不能买得安心、吃得放心,基础性消费的价格能不­能再低些,有助于产业升级和环保­的消费行为能不能得到­更多政策鼓励等等。这需要综合性的辅助政­策,包括取消一些消费的政­策限制,降低消费者的成本,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­益的行为。营造一个舒适的消费环­境,百姓花钱更划算、心里更踏实,消费热情自然也就水涨­船高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