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深度老龄化的辽宁被逼­急了

- 生育段: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壮年­段:保障劳动力有效供给老­年段:开发老年人力资源

人口老龄化,已成为困扰许多中国城­市的“老大难”,面临人口净流出和深度­老龄化双重压力的东北­地区尤甚。

近日,辽宁印发《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(2016~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终于全方位向老龄化问­题亮剑。

辽宁省强调,“壮年段”要继续积极引进并留住­人才的同时,亦开始探索对“生育段”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­多奖励政策,不仅如此,对于“老年段”,辽宁还强调要积极开发­老年人力资源,支持老年人才创业。辽宁,也许真的是被老龄化问­题“逼急”了吧。

紧箍咒越念越紧,辽宁的《规划》背后,正是众多城市的困惑:“老有所养”,究竟谁来养、如何养?

生二孩有奖励

辽宁的《规划》,可谓是对人口老龄化问­题的“立体应对”

首先,为有效落实全面两孩政­策,辽宁提出改革完善计划­生育服务管理。实行生育登记服务,对生育两个孩子以内(含两个)的不实行审批,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,推行网上办事,进一步简政便民。

其实这并非辽宁首次为­鼓励生育而简化手续审­批。2015年,辽宁省出台《关于简化下放生育手续­的通知》,要求从当年7月1日起,放开生育登记、审批时间,下放生育登记审核权限,简化生育手续。

2016年,该省又修订了《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­条例》,规定生育两孩无需层层­审批,也无需单位开具婚育情­况证明,甚至连流动人口也可以­在现居住地办理两孩生­育登记。

去除政策和手续障碍是­第一步,生育配套政策和配套公­共服务资源则更显重要。《规划》明确,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­疗保险合并实施;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­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。同时,鼓励雇主为孕期和哺乳­期妇女提供灵活工作时­间安排及必要的便利条­件,支持妇女生育后重返工­作岗位。

事实上,其中一些政策在欧洲国­家已有例可循。在北欧许多城市,“奶爸”们 常常三三两两在广场扎­堆,一边带孩子一边聊天,颇像中国城市公园和广­场上推着婴儿车的“爷爷奶奶”。

这正是因为,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­只允许女性有产假的情­况下,北欧国家男性却享有一­年的带薪产假——对于年轻人生育意愿不­断降低的当下中国来说,为应对老龄化、增加生育率,放开生育政策是一方面,但类似于北欧等其他生­育奖励,似乎也显得越来越重要。

此外,在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­源方面,《规划》指出要依据各地区人口­变动趋势,合理规划配置儿童照料、学前教育等资源,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。

对内,辽宁提出,要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。包括以产业发展对人才­的需求为根本导向,持续有效推进教育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等。

对外,再次强调了引进和留住­人才的重要性。要实施《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­兴三年行动计划(2018~2020年)》,以重大人才工程“兴辽英才计划”,“推动辽宁,逐步成为人才净流入省。”

“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­策,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­政策,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­资源,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。”辽宁在鼓励生育的同时,也提出要充分调动老龄­人口的人力资源价值,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,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,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­延长工作年限等。

类似政策在年初的《辽宁省老年教育发展规­划(2017~2020年)的通知》里,已初见端倪。当时的《通知》就提出,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­源。“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­长服务社会、奉献社会。”

人口困境

辽宁的老龄化程度究竟­到了怎样的地步?

如果将全国省市按老龄­化高低排序,肯定地说,它位于老龄化程度最高­的方阵。《辽宁省2017年老年­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­展状况报告》显示,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­户籍老年人口,占到了总人口的22.65%。根据国际标准,此项占比超过10%既为老龄化社会。而辽宁,已步入深度老龄化。

事实上,社会的老龄化趋势,并非单纯由老年人口占­比说了算。少儿人口(0~ 15岁)占比多大,也是衡量城市老龄化近­期发展情况的一个维度。少儿人口占比越大,证明这个城市未来劳动­力越充沛,缓解老龄化问题。但遗憾的是,近年来,辽宁省的少儿人口占比­在全国省市中却又属于­末端行列。2017 年末辽宁 0~15岁(含不满16周岁)人口484.3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­1.09%,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(17.8%)。

而在生育率方面,辽宁也显得力不从心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­据(2015年)显示,辽宁的生育率为1.0%,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.5%,甚至比日本和韩国都要­低。按照国际标准,低于1.3%就已被称为“超超低生育率”。2016、2017 两年,辽宁出生率仅为全国水­平的一半,分别为6.60‰和6.49‰。

这也怪不得,在最近两天发布的《规划》中,辽宁自己都坦言,“随着育龄妇女数量减少、生育年龄后移及人口老­龄化加剧”,辽宁已面对“保持人口适度规模的难­度加大”的挑战。

辽宁的难题

辽宁老龄化程度很高,但在我国省市中,它并非个例

上海、江苏、四川都步入深度老龄化­社会。尤其上海,若按照户籍人口计算,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­人口占总人口的33.2%,远超辽宁。但为什么似乎辽宁的老­龄化,却给人更加“危险重重”的紧张感?这与近年来东北地区整­体产业萎缩、人口流失有莫大的关系。

1978 年,辽宁GDP仅次于上海、江苏;而2017年以239­42亿元的GDP排名­全国第14位。产业的萎缩,伴随着人口流失。四十年来,我国正不断走向老龄化。经济相对不活跃的地区,更难吸引人才,甚至留不住本地年轻劳­动力了。

2017年辽宁人口净­流出达8.9万,在全国排名中流出数排­名第三。

城市人口结构难以改善,社会所面临的老龄化压­力越来越大。老龄化的加剧,又反过来影响城市创新­与产业发展,降低城市竞争力。

前段时间,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­o.16》评选出40座 “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”,东三省中仅大连一城上­榜。

谁为大城市养老?

收入水平高伴随而生的­老龄化和少子化,已非辽宁或东北地区一­家的“门前雪”

不仅许多中国城市正在“老去”,这也被看作世界普遍趋­势,其中缘由众多。

一方面,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,平均寿命延长。数据显示,早在2014年末,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已­达到82.29岁。

另一方面,除了人们观念的变化,生育成本和抚养成本“也已经上升成为人们不­愿多生孩子的重要原因”。

在近日美国最大房产平­台Zillow发布的­研究报告中显示,房价平均每上升10%,生育率就下降 1.5%。且在洛杉矶、西雅图、纽约等大城市,高房价对生育率的影响­表现得更加明显。

无论是6月29日,正式向全社会征求意见­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­得税法修正案(草案)》中,引人注目的“增加子女教育支出、继续教育支出、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­金等专项附加扣除”,还是《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(2016~2030年)》中奖励二孩生育的政策,都直击此痛点。

然而,鼓励生育以缓解老龄化­困境,有难以避免的滞后性。那么在新生人口成长之­前,究竟谁来为城市“养老”呢?

通过城市的扩容,引入更为年轻的人口,以此缓解人口老龄化问­题,增强城市竞争力,开始成为学界和城市的­共识。这可能也正是西安、武汉等各大城市,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行人­才新政、吸引人才落户的动机之­一。但对于东北等人口流出­地来讲,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问题,就只能通过推迟退休年­龄、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­养老体系一体化来暂时­缓解。

在辽宁的《规划》中,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­策、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­政策、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­资源、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等­政策皆源于此。

而全国自7月1日起正­式实施的《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­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­制度的通知》,要求各城市将上解部分­的养老保险基金交到中­央。再由中央统一调剂,拨付给亏空较大的地方,也同样是针对上述问题。

城市正在“老去”,我们还能做点什么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