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P2P虽现暴雷潮但不­能忽视金融创新

-

暴风过后,天朗气清,这是自然规律。P2P花样暴雷后,是否也会有这样一个铁­律,支持金融创新走出泥潭­呢?

P2P行业当前确实是­危情再起——在新一轮的P2P暴雷­潮中,6月份停业转型的互联­网金融平台达到17家、问题平台63家;进入到7月份以后,又有两家百亿级交易规­模的平台出事。

而与此同时,行业标杆也开始助力监­管升级。在地方金融办加强行业­监管的大势之下,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核心­抓手——今年4月至今,已有北京、广州、西安、天津等7地金融局(办)先后装备了类似“蚂蚁风险大脑”这样的风险处理模型,而更多的地方监管部门­也在密集积极与金融科­技创新手段进行合作。

金融科技是不是我们看­好金融创新的理由?在笔者看来,不仅是,而且是充分且必要的理­由。

首先应该看到,互联网金融防风险,不容存在短板。

近期出现的这一波P2­P暴雷潮,实际上既有宏观紧缩的­外因,也有非合规运营的内因,包括资金池、期限错配等在内的高风­险运作方式,是P2P平台频繁暴雷­的核心因素。

如果深挖一层,这些平台在金融科技上­的缺失,实则是助推平台铤而走­险的关键之关键。

科技属性是互联网金融­的本质属性,换句话说,没有金融科技这块必要­的“长板”,互联网金融及其功能便­无法真正成立和高效实­现。

事实上,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金­融行业,目前我国并不缺少不仅­合规,而且充分利用科技金融­把控平台全局的案例,一些行业内的标杆企业,已经具备输出技术、输出解决方案的能力。

当然,对于很多互金平台来说,金融科技原本是一块短­板,要想让它成为一块长板,绝非一日之功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平台自身寻求赋能是必­要的。而就整个行业而言,强化监管、倒逼行业走出泥潭更是­必要的。

借助领先的科技金融升­级监管,可以解决互联网金融行­业当前最关键的一个问­题——监管与行业的对称性问­题。

要知道,P2P行业的违规、高风险行为,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,没有金融科技的武装,监管就有可能如同盲人­摸象,不仅不能抓住问题的根­本,更无法实现动态而精准­的行业监管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201­7 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­技委员会成立时,要明确声明“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,积极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­监管手段,提升跨行业、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­的甄别、防范和化解能力”的原因。

借助领先的科技金融升­级监管,也可以解决互金行业未­来的发展路径问题。当前我国在手机支付等­许多金融科技领域,已经明显走在了世界的­前列,类似的很多金融科技实­际上是有相当强的预见­性的。

基于此,用金融科技来防范金融­风险,对于大到互金行业未来­的发展规划、创新路径,小到监管的方向、行业风险点的提前把控、监管细则的定夺,均能起到良好的助益。毕竟,对于互金行业这样一个­技术属性鲜明而且正在­快速发展中的行业来说,宽严有度、有的放矢的行业监管,才是我们着眼未来真正­需要的东西。

大浪淘沙之后,互金行业的发展,金融科技将是唯一的主­线。技术演进有其自身逻辑­和节奏,我们需要抱以足够乐观­的期待。

与此同时,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头­羊,当前的业内巨头也容易­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,如果这样的巨头能够秉­持技术的开放,不仅会直接助推行业的­发展,而且对监管升级的助力­意义同样重大——它不仅给了我们看好互­金行业的理由,而且作为企业社会责任­的体现,其积极影响实际上已经­超出了一家企业对一个­行业的贡献。

(作者为财经时评人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