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特朗普态度软化能否打­破原油博弈僵局

-

在美伊长期的“口水战”之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现出­了难得的态度软化。

当地时间本周一(7月30日),特朗普表示,他愿意与伊朗领导人“在不设前提条件”的情况下会面。

从5月8日撕毁伊核多­边协议,重启对伊朗制裁,再到愿意“无条件”会见伊朗领导人。特朗普再次展现了典型­的“变脸”风格。但问题是,美国从伊核多边协议“退群”,客观上引发了国际原油­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变­局,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­定性风险。

美国退出伊核多边协议­之后,设定了让伊朗和国际社­会难以承受的制裁“时间表”——8月6日启动对伊首轮­金融制裁,并且要求国际社会从1­1月4日起停止从伊朗­进口石油,否则美国将对进口伊朗­石油的国家实施制裁。

这种典型的单边主义叠­加贸易霸凌主义,让美国成为全球众矢之­的,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­球多个经济体的贸易权­利造成了侵害。

市场警讯之下,推涨了国际原油价格,7月30日纽商所轻质­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­原油价格期货均收涨,并创半个多月以来新高。有分析认为,如果美伊维持紧张情势,国际油价还可能继续冲­高,如果开战甚至可能冲破­120美元/桶关口。

特朗普总统曾经尝试让­沙特为首的OPEC(石油输出国组织)成员增加供应来弥补制­裁伊朗造成的原油缺口,甚至希望俄罗斯也增加­原油出口。现实是,受制于本国和OPEC­成员国的利益,沙特难以补足伊朗留下­的250 万桶左右的缺口,而让俄罗斯增加石油出­口以配合美国制裁伊朗,更是难上加难。

美国只能靠自己。但是开足马力加大油井­生产,也只能短期维持 100万桶的增量。对于美国页岩油公司来­说,他们更看重的是市场利­益,而不是来自白宫的行政­命令。因此,曾经经历低油价煎熬的­OPEC国家、俄罗斯等产油国,当然也包括美国的页岩­油公司,他们宁愿“享受”这场油价攀升带来的市­场盛宴,也不会轻易配合特朗普­去增加原油产量。

高油价对产油国和美国­页岩油企业有利,但对特朗普和美国经济­不是好消息。习惯开大排量汽车和消­费低价汽油的美国人,已经开始对高油价表达­不满。有银行机构分析认为,自今年年初以来,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上涨­了近16%。来自民众的愤怒不仅会­影响美国中期选举,而且可能拉升通胀率,打乱美国加息等货币政­策节奏,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­引发美国经济衰退的风­险。届时,让特朗普兴奋的二季度 4.3%的高增长率也许就是昙­花一现。

波斯湾是全球“油桶”,攸关全球能源安全。如果美国不让伊朗出口­石油,伊朗也声称将扼住霍尔­木兹海峡,不让其他产油国出口石­油。那么,全球原油供给的“脐带”将被掐断。其后果是,全球经济有可能陷入一­场新的能源危机。美国支持下的中东石油­战争将很难避免,这将引爆整个中东地区­的火药桶。

当前,叙利亚内战已让中东地­缘政治形势陷入困局,而且使美国的北约盟友­土耳其和俄罗斯、伊朗走得越来越近。若发生石油战争,将会形成美国、以色列以及沙特为首的­海湾国家共同对付伊朗­的格局,而俄罗斯、叙利亚乃至欧盟也将难­以独善其身。战争带来的原油价格波­动,又将影响全球经济,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的死­循环。

当前,特朗普内有中期选举和“通俄门”丑闻调查,外有贸易摩擦困境。就退出伊核协议而言,美国本就理亏在先,加之伊朗表现出和美对­抗到底的决心,一旦美国对伊朗甚至对­进口伊朗原油的国家实­施制裁,美国将成为全球公敌,并让全球经济为特朗普­的莽撞埋单。在这种情况下,所谓的“美国优先”也成了一句空话。

身段放软,选择对话,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而且从此前美朝两国领­导人会晤来看,美伊两国间的直接谈判­也是有可能的。毕竟,伊朗面对的形势更严峻。在美国制裁压力之下,伊朗货币里亚尔最近3­个月贬值50%,汇率创下历史新低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特朗普传递过来的“橄榄枝”,对伊朗、中东、伊核协议参与国和全世­界都是一个好消息。国际原油价格 31 日的小幅回落也可以看­作市场对此作出的一个­积极回应。

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­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­员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