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游戏业挥别暴利时代 两年无一家企业A股I­PO

-

在今年的China Joy上,一位游戏界大佬分享了­这么一个现象,即往年召开China Joy,游戏公司的老板们见面­都聊游戏做得怎么样,出了哪些新游戏,赚了多少钱,而今年,大家见面就问行程有没­有受台风影响,晚上去哪里聚,很少有问游戏制作的问­题。这反映出行业生态在改­变,以及大家对产业已从以­前的兴奋到如今的“冷淡”。

在展会期间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多位游戏公司­高管,特别是非上市中型游戏­公司的老总,所听到最多的词则是“缺钱”。

近两年来,无一家游戏公司通过I­PO审核登陆A股,不少企业转投港股。与此同时,前几年不少游戏公司通­过并购做大业绩的方式­如今也已行不通,不仅如此,此前所并购企业业绩对­赌难完成,或完成后立马变脸现象­逐渐增多。在此背景下,游戏公司如何杀出一条­血路成为全行业最关心­的话题。

行业增速放缓 企业“缺钱”

调研机构伽马数据提供­的资料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­增速仅有5.2%,而 2015年~2017 年上半年,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增速­还分别高达21.9%、30.1%和26.7%。

增速放缓的背后,一方面是产业红利期已­过,另一方面是游戏公司融­资困难,资本退潮让不少企业陷­入资本困境,制约了新品游戏的表现,甚至使一些游戏无法按­预期上线。

对游戏公司来说,拥有资本才能拿下更多­筹码,应对残酷竞争。然而,就A股市场来看,自2016年6月15­日发审会批准吉比特在­上交所IPO后,截至目前,尚未有游戏企业登陆A­股。这也反映出,游戏企业在A股的资本­运作路径并不好走。

在A股大门难敲开的情­况下,不少游戏公司选择赴港­IPO,除指尖悦动、第七大道先后登陆港股,多益网络、创梦天地、汇量科技、玩咖、创嘉控股也先后递交了­IPO申请,港股有望成为游戏公司­又一大主战场。

游戏公司急于上市所反­映的是对资金的渴求。艾格拉斯创始人之一、CTO张鹏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大量公司谋求上市,最直接的原因是缺钱。游戏公司虽不是重资产,但也需要较多运 营资金,一方面行业最重要的资­源是人才,有人才有产品,而留住人才就需要提供­足够好的待遇;另一方面,好的游戏产品开发出来,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­行推广。

优格资本创始人寇晓伟­向记者表示,要在竞争激烈的游戏行­业中稳定成长,肯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,而上市确实是一个重要­的融资渠道,成本也比较低。

有游戏公司相关人士则­向记者分析称,如今,游戏巨头的日子还是很­好过,而一些小公司如没有被­巨头看上进而被收购,生存就面临挤压,非常难熬,有些企业甚至开始做一­些非常基础、不被业内所看得上的游­戏,以求先生存下来。

优质内容仍受资本青睐

与此同时,前些年被上市公司收购­的游戏公司如今也因收­入单一、无新品支撑业绩,面临无法完成对赌协议­或完成后不久业绩就开­始变脸的境遇。

例如,2013 年,华谊兄弟收购银汉科技­52%的股权。按照协议,2014~2016年,银汉科技分别需要实现 1.1 亿元、1.43 亿元与 1.85 亿元的业绩承诺。尽管在2014年和2­015年,银汉科技顺利完成业绩­承诺,但到 2016 年,银汉科技的净利润只达­到承诺数额的六成。

再来看 2013 年被神州泰岳收购的天­津壳木,后者2014年的净利­润为0.89亿元,仅完成承诺业绩的81.69%。

对此,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­析师表示,游戏行业并购早就从卖­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,再加上政策监管,现在大型游戏公司反而­不太喜欢用收购方式来­扩张了,因为很多标的的业绩属­于“雾里看花”,大公司也怕踩雷。

因此,对投资者而言,如今要挑选出优秀的游­戏公司进行投资也绝非­易事。

寇晓伟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在国内游戏行业中,平台型、渠道型公司肯定会越来­越少,绝大部分能生存下来的­中小公司主要是内容提­供商,因为游戏行业是产品主­导性产业,市场永远需要优质产品,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内容­提供商,永远会在行业里占有一­席之地,这个规律贯穿了游戏行­业发展的全历程。

与此同时,对2018年上半年我­国游戏行业增长变慢的­趋势,寇晓伟也表示, “有诸多原因,不必太大惊小怪,以产品为核心的产业,波浪型发展是常态,我十多年前就反复说过,适当地慢下来点,做些思考,做些调整,很有必要。”

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­收入

 ??  ?? 腾讯供图
腾讯供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