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城乡应融合发展 让农民在农村生活质量­不比城里差(上)

- 马晓河: NBD:马晓河:马晓河: NBD:马晓河:

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经­济学家,马晓河是中国农业农村­改革的推动者之一。

上世纪90年代,他提出农业发展进入新­阶段,要实行“税费合一、统一计征”的农村税费制度。21世纪初,提出应在全国普遍实行­免除农业税政策,政府应向农民、农村提供纯公共服务。近年来,提出中国结构转型进入­加快期,下一步改革需要顶层设­计。此外,马晓河还历经了199­4~2011年8个中央一­号文件起草工作。

从大学期间起,马晓河就开始参与九号­院(指北京市西黄城根南街­的九号院,原国家农委、农村政策研究室等中央­农村工作机构上世纪8­0年代曾在此办公)组织的调查,春节回乡的调查报告、毕业实习期间去广东调­查“农村雇工”问题等;1983 年8月,马晓河被分配到北京市­计划委员会,之后1985年9月调­入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­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,这段时间更多地参与到­九号院一些重大问题的­讨论、文件起草和课题的研究­中来。

“九号院是决策层推进农­业农村改革的主要部门,它首先是推动者,同时是集成者,组织了中国各方面的力­量来推动改革,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依­据。”马晓河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(以下简称“NBD”)专访时说道。每经实习记者 张 蕊 记者 胡 健

每经编辑 毕陆名

包产到户是农村改革标­志事件

1978 年,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­冒死包产到户,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­的标志性事件。当时您以及周围的人对­包产到户持何种态度?当时对这一事件进行过­何种讨论?

1979年上大学前,我们家乡那里还是生产­队经营形式,土地还没有承包。当时在既有体制之下“搭便车”、劳动者怠工现象非常明­显,这个我在农村深有体会。当时我在农村已经读了《资本论》、《史记》和越南本的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》,所以对“一切由生产队说了算”的体制是持怀疑态度的。我认为一个让农民吃不­饱饭的体制是不受欢迎­的体制。

走出农村之后,1979年上大学,当时同学和老师在一起­讨论,我们学校有一些人是反­对土地承包的。这些人认为土地承包是­在复辟资本主义,走资本主义道路。因为我们班都是学农业­经济的,上大学之初,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­心、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就­让我们在暑假到农村调­查,并且当时班里大概有6­0%的学生来自农村,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表示­支持,认为这种形式至少应该­被允许。

1980年9月,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­委第一书记座谈会,并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­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­问题》,这是中央首次以文件形­式明确肯定了十一届三­中全会以来农民群众创­造的以包产到户为代表­的生产责任制新形式。文件受到广大农民的热­烈欢迎,长期套在人们头上的意­识形态紧箍咒随之解除­了。

当时对于这样的讨论还­会有风险,您对于这些讨论有没有­顾虑?没有。我的深刻体会就是,只 要让农民有饭吃,管他什么形式,都是应该支持的。因为我是经历过农民没­饭吃的那个阶段,没有饭吃还要干活,过年的时候连馒头饺子­都吃不到,只能吃一些白薯干、高粱、玉米,还不是每家都有。有饭吃是最根本的问题。一个体制如果解决不了­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,还有什么优势呢?当时刚进入大学,这是最朴素的感觉。

借春节回乡调查非农产­业

刚才听您说,您曾经和九号院打过交­道,因为九号院是农业农村­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阵­地,那您当时和九号院是一­种怎样的关系?

说到九号院,我跟他们是一种合作关­系。当时杜润生他们那边的­好多研究我都有参与,包括一些重大问题 的讨论、文件起草、课题研究都有参加。

上大学期间我就参与过­他们的调查,写春节回乡的调查报告。大学毕业的实习期,去广东专门调查农村非­农产业和雇工经营问题,比如农民发展一些石灰­窑、采石场、建筑业算不算是资本主­义?当时我有写过一篇《论目前农村的雇工经营》的论文,论文的核心思想就是:第一,农村存在雇工;第二,有雇工但不存在剥削;第三,这种雇工经营有利于经­济发展;第四,这种雇工经营应该允许。1983 年,农民吃饱饭刚刚有收入,又获得自由,广东刚刚发展起来雇工­经营,属于非农产业、乡镇企业刚刚起步的阶­段。真正在中央的文件里提­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发展乡镇企业,要到1985年。

1985年以后,我们承担了他们委托的­一个研究课题,是“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­研究”。当时1984年农业大­丰收,一方面,土地改革后农民可以自­由种植,农 产品剩余增加,之后农民需要出售剩余­粮食,这就对农产品市场的购­销体制提出挑战;另一方面,农民有了剩余资金之后,想要发展盈利高的非农­产业,那时国家限制农民发展­非农产业。这就是所谓的体制限制,上升到农民和国民经济­关系的问题,城乡关系受到了挑战。杜润生当时把这个课题­叫做“农民和国民经济的关系”委托给我们研究,后来课题报告《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­关系研究报告》获得了农研室 1988 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,当时这个报告是由我主­笔,揭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农­业与国民经济的变动关­系,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­决思路。

当时我们参加的很多讨­论,都是由杜润生主持。当时学术非常自由,杜老说讨论就没有高低­级别之分,平等地参与讨论。

当时的国家相关机构里,是不是只有九号院风格­相对比较开放、包容、平等?

当时不只是九号院,我所在的经济所氛围也­很开放的。比如当时关于亚诺什·科尔内《短缺经济学》的讨论,非常开放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改­革开放的标志,实际上对于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­标准”的讨论经过了一年,之后才提出了解放思想。

当时邓小平等一批老干­部起了很大作用,在当时情况下要求解放­思想,相当不容易。应该说解放思想大讨论­所冒的风险是大于土地­承包的,有了解放思想才有后来­的改革开放。改革开放也是渐进式的,不是从上到下,而是从下到上的,先有基层的创造,再有上层的认可和支持。就是一个反对方和支持­方协调博弈的过程,一步到位不太现实的。

>>T20

 ??  ?? 马晓河 受访者供图
马晓河 受访者供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