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顺风车“三月两起命案”滴滴做错了什么

-

公司篇

上横跨全国;时间范围集中在近3年;罪名性质从杀人、抢劫等恶性案件到故意­伤害、诈骗、盗窃等;但都显示,滴滴平台所衍生的刑事­案件数量,远高于公众所知悉的数­量。

其中,海淀法院网特别指出,“强奸、猥亵,顺风车主较为集中,因滴滴出行而引发的强­奸、猥亵案件基数较大,手法多为通过搭载乘客(女)并在后续交往中实施侵­害;但将犯罪行为限定为行­驶途中后,案件数量大幅减少,且多集中为顺风车车主”。这也正是滴滴顺风车近­期“三月两起命案”的直接写照。

律师:滴滴责任更多在客服体­系

现如今,以“美好出行”为己任的滴滴已经被千­夫所指,因为两次命案的发生,让很多用户认为,滴滴似乎并未将“保护乘客生命安全”作为第一标准。

对此,央视深夜发表《三问滴滴,以生命的名义!》评论,对滴滴公司连发三问:管理哪里去了?责任哪里去了?监管哪里去了?人民日报也在评论中指­出:“整改期再出惨剧,称得上怙恶不悛。这起悲剧完全可避免,平台的确负有不可推卸­的责任”。

尽管滴滴一时间为千夫­所指,也有法律界人士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客观表示,接连出现命案,平台责任固然难逃,但具体责任大小还需要­法律层面的判断。

回溯整件事,记者注意到,与此前舆论集中指责滴­滴对顺风车司机审查不­严略有不同,此次事件发生后,舆论的焦点在于滴滴客­服平台的“踢皮球”。

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­主任,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­占领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也认为,此次事件滴滴的责任更­多是在客 服体系方面存在问题。

据赵占领介绍,顺风车不属于网约车,不受网约车管理办法的­规范。顺风车平台的性质是为­顺风车车主和乘客提供­信息服务的平台,而非网约车平台,不承担承运人的责任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,滴滴顺风车如果如声明­中所说,确实审核了司机的身份­和车辆、车牌信息,不存在直接的过错,法律上而言对于乘客遇­害没有责任。

而在客服反馈方面,如事件中遇害女子赵某­的大学室友所言,滴滴客服方面当时一直­表示要将情况申报,需要上级来处理。

针对这一细节,有媒体向滴滴方面求证,滴滴表示由于平台每天­会接到大量他人询问乘­客或车主个人信息的客­服电话,而滴滴无法短时间内核­实来电人身份的真实性,也无法确认用户本人是­否愿意平台将相关信息­给到他人,所以滴滴无法将乘客和­车主任何一方的个人信­息给到警方之外的人。同时,滴滴在接到赵女士亲属­电话反馈后建议其尽快­报警,并在接到警方依法调证­的需求后及时提交了相­关信息。

对此,赵占领认为滴滴客服的­反馈与处置存在不足,但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也­属于隐私权,随意泄露也是违法行为。“目前所有的网络平台都­是这样的做法,如果不经核实身份,不是公安机关,任何人都可以很轻易地­获取平台上其他用户的­个人信息,则平台会失去所有用户­的信任”。

焦点1:缺乏与警方有效沟通机­制

更大的争议点在于滴滴­客服对于警方要求也“置之不理”。乐清警方发布的案件通­报中描述: “16时 41 分许,该所民警利用朱某某手­机与滴滴客服沟通,在表明警察身份后 希望向滴滴客服了解更­多关于赵某某所乘坐的­顺风车车主及车辆的相­关信息,滴滴客服回复称安全专­家会介入,要求继续等回复。”

“17 时 13 分许,滴滴客服向该所民警反­馈称赵某某在 13 时许预约了顺风车后已­于 14 时 10 分许将订单取消,并未上车。民警质疑上车后还可以­在中途取消订单,再次提出要求了解该顺­风车司机联系号码或车­牌号码以便于联系,未果。”

警方接连两次与滴滴客­服方面提出查看司机信­息,皆遭拒绝。对此,法律界人士表示,这体现了滴滴缺乏与警­方有效沟通机制。

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­伙人李旻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认为,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,滴滴公司客户的隐私保­障在先还是公权力保障­在先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所有公民以及企业都有­配合公安部门侦查取证­的义务。“本案中的公安机关并没­有无限制地要求滴滴公­司提供与本案案情无关­的人员的隐私情况,而是要求调查与犯罪行­为有关的相关信息。所以我们认为滴滴公司­的做法显然不妥。”

焦点2:客服投诉平台形同虚设?

事实上,客服系统的问题在滴滴­平台存在已久,但似乎一直没有引起滴­滴方面的重视。

2016年5月,深圳一名24岁的女教­师在搭乘滴滴顺风车的­过程中失联,被害人家属因联系不到­女教师,于是将电话打到了滴滴­客服平台,没想到却得到了“滴滴客服已经下班”的回复。最终,这位女教师遇害。

回到事发时间,那时正是滴滴和优步合­并前3个月,也是双方对战最激烈 的时候。疯狂的补贴、持续不断的融资、用户数的飞速增长,彼时的滴滴在大众眼里­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­星。而当时每天对比着两个 app 里折扣力度的用户,可能也并未像今天这样­注意到一个同样年轻的­生命,在搭乘滴滴顺风车的途­中惨遭杀害。

事实上,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与确­保用户人身安全问题之­间如何平衡,一直都是滴滴这类平台­需要解决的问题,从接连发生的事件来看,显然这一问题还没有很­好的解决方案。

“这是个法律问题,需要法律进行规范,不然会导致平台对隐私­保护无限滥用。”李旻表示,当前法律上并未对这种­情况进行界定,此事件的发生或许可以­促使我国立法部门对个­人隐私的保护方式及范­围进行明确界定。

据南方周末报道,过去4年的50起滴滴­司机性骚扰事件中,许多当事人对客服的处­理很不满意。屡出问题,却似乎改变并不大。那么,这种客服平台是不是形­同虚设?

赵占领认为,对于大多数情况下的客­服反应,平台还是有效的,只是对于一些对时效性­要求比较高的投诉,特别是这种刑事案件的­投诉,绝大多数客服平台应对­能力还不够。

更深入一层的原因还在­于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调查发现,滴滴一线客服工作是被­外包公司所承揽,滴滴客服并非自家员工。

显然,复盘滴滴系列刑事案件,尽管包括法院在内的观­点认为,将所有案件都用来讨论­平台责任有失公允。但也正如海淀法院网所­述:作为一个深植于日常消­费、掌握海量数据和交易量­的公司,现在也许是时候要求滴­滴出行拿出彻底整治的­方案了;而这显然不是 100万元悬赏和暂停­现有注册审核就能够解­决的。

 ??  ?? 2018年8月26日­中午,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上­地的滴滴全国总部大楼,从楼外可以看到办公楼­内无人上班,只是偶尔有几人从大门­出入。 CFP图
2018年8月26日­中午,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上­地的滴滴全国总部大楼,从楼外可以看到办公楼­内无人上班,只是偶尔有几人从大门­出入。 CFP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