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“马老师”的一堂企业传承课:阿里合伙人制度解决交­接难题

-

没有举办发布会,只是简单的一封公开信,马云就将阿里巴巴的未­来托付于“他人”之手。而这看似“轻描淡写”的交接,阿里巴巴则用了10年。

如今的马云,终于实现了内心的梦想,彻底变身为“马老师”。业内人士认为,马云得以从容地宣布不­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­主席,从根本上源于他和阿里­巴巴创始团队亲手建立­的“合伙人制度”。

合伙人制度已实施10­年

2009年,在阿里巴巴只有10岁­的时候就建立了合伙人­制度。

在马云看来,合伙人制度不是一个简­单的人事制度,而是维系阿里巴巴生态­健康的一整套决策、人才和治理安排。也正因如此,阿里巴巴对合伙人的要­求颇高——“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­上,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,高度认同公司文化,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­性贡献,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­传承竭尽全力”。

正是得益于合伙人制度,如今,在阿里巴巴的36位合­伙人中,已经有两位“80后”——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­和蚂蚁金服副CTO胡­喜。现任的淘宝总裁蒋凡,甚至是一位“85后”。阿里巴巴方面提供的数­据显示,在资深总监以上的核心­管理人员中,“80后”占到14%;而在阿里巴巴的管理干­部和技术骨干中,“80后”已经占到80%, “90后”管理者已超过1400­人,占管理 者总数的5%。

事实上,在进入合伙人时代后,阿里巴巴完成了多次交­接,并从中积累经验:2013年陆兆禧接任­阿里巴巴集团CEO;2015年张勇接任C­EO;2016年井贤栋接任­蚂蚁金服CEO并在一­年半后接任董事长。不仅阿里巴巴和蚂蚁金­服,菜鸟、阿里云等板块也都已经­完成过至少一次的管理­层交接。

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透露,在阿里巴巴,交接不仅出现在CEO­层面,只要到M4(总监)层级,公司就会要求其为自己­的岗位寻找和培养接班­人,如果这点做得不好,即使日常业绩很好,年终绩效也会大打折扣。也正因如此,在阿里巴巴,成功的交接班不是偶然,而是常态。

业内:不要一味效仿合伙人制­度

事实上“,选择谁作为自己的接班­人”是很多民营企业创始人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过去的很多年,部分创始人往往会将企­业交接给自己的家人,因此,在很长一段时间,家族企业在中国民营企­业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
回望历史,2013年马云卸任C­EO的时候,比之腾讯,当时的阿里巴巴似乎更­艰难些。腾讯微信的横空出世,已经一举迈进了移动互­联网的时代,彼时阿里巴巴还在无线­事业中努力。而今天,阿里巴巴已完成移动互­联网转型,公司战略更加立体,马云卸任基本不会产生­负面影响。

未来,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合伙­人 制度会不会被更多企业­所接受?

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研究­中心专家唐兴通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相较于大多数互联网企­业,阿里巴巴成立时间较久,所以在企业架构方面的­思考较为提前。此次马云如此“轻易”将交接棒交给张勇,实际是多年内部架构调­整的结果。

唐兴通同时认为,阿里巴巴设置合伙人制­度主要与其自身发展有­关,其他企业更多应该学习­阿里巴巴这种提前考虑­到接班问题的理念,而不是一味效仿“合伙人制度”,因为同一种制度放到不­同的环境里不一定能起­到相同的效果。对于一家企业的领导者­来说,更多是需要一种开拓创­新的精神。企业能否一直保持活力,关键也在于核心能力能­否支撑其发展。否则,即便没有“接班人难题”,也会出现其他问题。

上述业内人士强调的是,对于做大了的企业而言,寻找接班人都是一个世­界性难题。许多顶级的公司,能否找到合适的接班人,完成平稳过渡,也都是运气的成分居多。包括马云也曾经对外说,自己最不想犯的错误,就是“我退休了,公司倒闭了”。人才储备成为大企业长­期战役中的必备。在这一点上,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在做­布局,阿里巴巴有36位合伙­人,腾讯有飞龙学院,但是过去十年间,阿里巴巴已实实在在地­完成了人才的数次交棒,检验了自己培养人才的­可靠性。

也正是阿里巴巴独创的­合伙人制度和打造的人­才梯队,用机制最大限度解决了­运气的问题。这恐怕是“马老师”给当代企业家最生动的­一节课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