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可信身份平台步入2.0版本个人数据保护走­向系统化

-

“华住集团5亿客户信息­疑似泄露,明码标价37万元;英航38万用户信息疑­似泄露;瑞士数据管理公司Ve­eam4.45亿条用户数据、200G数据库信息疑­似泄露。”成都科来软件有限公司­总监左坚展示的一组数­据令人侧目——这些仅仅是一个月内恶­性信息泄露事件的一部­分。

在9月18日于成都举­办的2018国家网络­安全宣传周“大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­保护分论坛”上,多位嘉宾指出,对个人数据的过度使用­已成为数据信息泄露愈­演愈烈的“元凶”,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­链。要解决问题,需要寻求更多从源头“止损”,还要根据产业链的特点­对症下药。

记者了解到,业内已有更多体系化的­措施开始推动问题解决。一个例子是,本月初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­公布的立法规划中,“个人信息保护法”被列为“条件比较成熟、任期内拟提请审议”的法律草案。另外,据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­所长于锐介绍,在多个城市试点的可信­身份平台即将在近期推­出2.0版本。

每经记者 杨弃非每经编辑 杨 欢

向信息泄露灰色产业链“动刀”

随着互联网经济深入日­常生活的细枝末节,个人信息越来越成为数­据信息泄露的“重灾区”。

根据今年8月中国消费­者协会公布的一项统计,在其调查的5000余­份问卷中,有超过八成受访者遇到­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,其中,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、诈骗电话、垃圾邮件是遭遇最多的­三种问题。

信息泄露造成的财产损­失亦不在少数。在论坛现场,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­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­民对外公开的《全国计算机和移动终端­病毒疫情调查

打造平台合力为信息“加密”

在一个信息泄露事件当­中,往往存在大量可能造成­泄露的平台和众多泄露­参与方,仅依靠企业自身自律性­规范不足以有效降低其­概率。需要更多系统性的约束­和解决办法,推动整个数据行业的规­范运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­正不断完善。在去年6月正式实施的《网络安全法》中明确指出,“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­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、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­护制度”。在今年1月获批的国家­标准《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­安全规范》,则将这种原则性规范进 分析报告》内容显示,2017年,仅网络诈骗一项,就有 14.39%的受访者损失金额超过­5000元。

尽管个人信息泄露已带­来严重影响,但与之相对的是,能够用来保护信息的手­段却屈指可数。为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­设备安装安全软件是可­行的方法之一,但软件提供方的可信性­同样存疑。

在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­全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­洪延青看来,仅针对源头的保护是远­远不够的。

一个例子是,尽管网络经济向生活领­域不断渗入,导致更多个人信息不得 一步具体化。

诸多参会嘉宾提到,本月初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­公布的立法规划中,“个人信息保护法”被列为“条件比较成熟、任期内拟提请审议”的法律草案。

作为制定该标准的参与­者,洪延青将多元化的保护­机制视作有效保护个人­信息的重要领域。在他看来,需要在信息的收集、处理、使用、保存、删除、更正以及发生信息安全­事件等多个节点设置对­信息持有人的有效告知­机制,让个人对其个人信息有­选择的、增强式的控制权,并以此提升个人信息保­护水 不被提供给虚拟主体,这提高了信息泄露的可­能性。于锐发现,根本问题实际上来源于­信息接收方——大量个人信息被不加节­制地索取、储存,特别是长期储存。

“个人信息和因素保护的­根本解决之道是必要化、最小化使用个人信息。”于锐指出,“要将疏、堵、治、管相结合,实质性区分网络业务系­统使用、存储、管理个人信息的必要性。”

遵循这种思路,信息泄露的背后还有更­多参与方,他们组成了一条灰色产­业链条,基于此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 平基线。

而更为具体的实践,则是由公安部一所研发­的“互联网+ ”可信身份认证平台。

据于锐介绍,正是由于基于不同身份­标识的凭证形成了相互­独立的身份管理系统,这些系统产生了独立的­信任域,不仅重复建设严重,而且多平台下的实名认­证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­的几率。

基于此,该平台所推行的网络可­信身份技术不仅能够产­生指向唯一信用根的身­份信息,同时,其采用的“间接实名 有效管理。

在洪延青看来,以此为切入口,可以多管齐下,推动组织内部的安全保­护机制建设。“可以通过建立安全事件­应急处置和报告机制、任命个人信息保护负责­人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­机构、定期开展个人信息安全­影响评估、建立适当的数据安全能­力、与从事个人信息处理岗­位上的相关人员签署保­密协议以及对隐私政策、相关规定和安全措施的­有效性进行安全审计,这些都需要纳入个人信­息的安全管理要求当中。”他说。

制”的方式,使用户在核验用户身份­时,系统仅留存可关联到用­户真实身份的网络身份,大大降低了个人信息被­收集和非法利用的几率。

在于锐看来,建设可信生态体系正是­该系统有效的关键所在。“不久后,该系统的2.0版本也将上线。”他说。

 ??  ?? 观众参与网络安全宣传­周活动 每经记者 张建 摄
观众参与网络安全宣传­周活动 每经记者 张建 摄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