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影视行业洗牌资本犹豫 秋风中横店苦练内功

-

秋天已过了一大半,横店仍是骄阳似火,闷热难当。朱国强正在为即将在横­店举办的影视产业大会­琢磨主题词。“根据目前的形势,我曾考虑过要不要用‘共克时艰’。”他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坦言。

作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­区管委会副书记、副主任,朱国强刚刚带了一批东­阳市懂影视的银行去北­京拜访企业,帮一些注册在横店的影­视公司渡过资金燃眉之­急。

外有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内有此前影视行业的投­资过热降温面临“产量去库存”,再加上自查自纠、限时补税等行业规范整­顿措施出台。矫枉的过程中,天性逐利的资本扭头就­跑,不少影视公司资金紧张、生存状况严峻,行业洗牌如秋风扫落叶。

距离北京1456公里­的横店,从行政单位划分只是一­个镇,但却是中国影视产业的­重镇。1000家影视公司、600多家艺人工作室­注册在这里,从1996年谢晋导演­的《鸦片战争》开始,22年来,近2000部影视剧在­这里拍摄。

横店像一面镜子,每当变化时,映照出行业万千浮动。9月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前往横店深度探访。

临别前见到朱国强,他给大会最终定的主题­是“扛起使命再出发”。“我们都要有担当,作为横店的担当是站在­产业的角度谋篇布局,作为企业的担当就是更­规范、健康的运营,做出优质精湛的作品。要从大势看行业发展,规范和整顿都是为了让­产业行稳致远。”

剧组经济效应

横店的根基从工业开始,电子电气、医药健康板块的营收体­量庞大,但最具辐射效应、最有名的,还是影视。这个产业以其超强的辐­射能力,带动了整个横店镇的经­济发展。

关于横店与影视结缘的­故事,横店人皆耳熟能详。

1996年,香港回归在即,导演谢晋为赶拍《鸦片战争》四处寻景而不得,横店集团徐光荣主动请­缨,打造一条“广州街”。在荒岭削山辟地3个月,一座再现南粤旧貌的拍­摄基地从无到有,横店影视城从此迈出第­一步。1997 年《鸦片战争》全国上映,横店一战成名。

即便如此,来横店拍戏仍不够具有­吸引力,这里不直通航班、铁路,在当时甚至高速路都没­有。为了招徕剧组,2000年,横店喊出“实景基地对剧组拍摄免­收场租”的口号。

“以前拍一部戏预算只有­三四千万,外景基地拍摄成本对剧­组来说压力是很

延迟的开机

“在如此大环境不明朗的­情况下,别的剧组都在纷纷关停­等待,我们还依然能按时开机,非常不容易。”9月,一部拍摄周期90天的­45集连续剧在横店开­机,开机宴上,出品方代表不无感慨的­发言道。

“2018年的内容行业­有点冷。资本方面:影视公司股价疲软、IPO受阻、融资困难;内容制作方面:大IP不灵、流量明星不灵、大投入不灵。”这颇带“丧气”的话竟由阿里巴巴文化­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­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­在公开场合讲出。

今年一季度,只有54部电视剧生产­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,而前一个季度(2017年第四季度)是127部。

流量明星+大IP+大投资的制作,这两年投放市场后发现­并不理想,再加之10月前尚未落­地的“税收“”范冰冰案”,一些投资较大的影视剧­项目更加谨慎,选择延缓开机。

“其实我们基地的大剧组­还是有很多,景都看好了,合同也签好了,但还要再筹备一下,开机有些滞后。”横店影视城公司内部人­士表示。“因为大剧组牵扯多。有的剧组选择观望之后­再开机。”

走在横店的“清明上河图街”,短短几百米汇集了近十­家中小型影视公司。

“我们公司也停了几个大­项目,本打

“哪里有戏去哪里”

如果不在横店拍,他们又去了哪里呢?“哪里有戏就去哪里。”刚刚从宁波象山影视基­地拍戏回来的横漂了8­年的群众演员袁平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讲述了他眼中的横店变­迁。

“五六年前,横店火爆得很,我那时候是白天拍完还­拍夜戏,夜戏拍了拍通宵,拍的昏头转向,一部接一部,没停过。从前戏多演员少,拍《新还珠格格》时,找不到人,宫女就要几百人,先说要漂亮的,后来别说漂亮的了,连人都不够,找来一批老阿姨。”

“如今戏少了,僧多粥少的局面便出现­了。我在横店已两三个月没­拍过戏,山穷水尽,房东催房租,说再不交就要赶我出去。只能去象山找戏拍。”袁平说。

李凡夫妇“横漂史”6年,他们认为,群演在横店没那么多戏­可拍了,和大剧组的减少有关。“连续剧三十集以上的算­大组,现在大组少了。都是以网大居多,小组,拍几天就结束了,不用请群演,或者请很少的群演。”

“我们还好,因为老家就在横店附近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温梦华

● ● ●

大的。场景免费使用让剧组纷­纷而来,这条无形的广告,让横店一辈子受用。”横店集团旗下横店影视­城公司内部人士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影视拍摄基地与旅游服­务业务由这家公司负责。

于是在横店镇,秦王宫、明清宫苑、江南水乡、上海滩……穿越数千年的景致应有­尽有。这些年,中国三分之二的古装戏­在横店取景。美国《好莱坞》杂志的记者来这一看,回去写了篇报道称横店­为“中国好莱坞”。

景区拍摄免费的政策沿­用至今。摄影棚要收钱,但价格也不高。他们的做法就是薄利多­销,配套齐全,服务做到第一。这是横店影视基地的运­营哲学。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,住房才是横店影视基地­最大的一块收入。

一个大剧组成百上千人,到横店一拍戏就是几个­月。受益的不仅是影视基地,周边提供服、化、道、专业租赁等配套服务,以及旅游、餐饮、住宿等产业链也相应兴­起。 算今年初开机,后来资方发生变化了,项目到现在一个都没动。说白了就是无限期停歇,等到拿得准的时候再开。”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­吴峰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获悉,1~8月,横店剧组接待量263­个,较去年增长28.29%。但今年的情况是大剧组­少,小剧组多。

而一个大组的收入可抵­挡5个小组甚至更多,就出现了剧组量和营收­不对等的情况。剧组虽有增加,但营收只是微增 十多公里,这里干不下去了我们就­回家。但对从远地方来的横漂­而言,就是梦想的打击。你去步行街转一转,为什么那么多武行、替身在做直播,因为没有戏拍。”

在浙江,横店、象山、湖州三大影视城形成三­角。后起之秀象山已日渐成­熟,无疑也会分割原本独属­于横店的市场。此外,在建的安吉戛纳电影城、莫干山国际影视文创小­镇……环杭州湾地区越来越多­影视项目“遍地开花”。

“随行就市吧。”吴峰谈起未来,“横店好我们就干,横店不好了我们就撤。如果横店的一家公司三­年一个项目不做,房租水电一年10万元,招待费一年50万~70万元,三年硬成本300万元,如何受得了?那就该撤了。”

不过面对周围影视基地­的崛起,不少人也看到了横店的­比较优势。

“毕竟发展了20多年,所有的配套都很全,只要是剧组需要的,再奇怪的东西这里都能­给你找出来。《延禧攻略》也在横店拍的,他们的服装都是精挑细­选的,30

镇中心的步行街,星巴克、一点点、肯德基、进口超市,与都市消费无缝对接。置身其中,很难想象二三十年前这­里还是贫瘠泥泞的乡间­小路。

而今,鹿晗横店拍完《择天记》,迷妹们前来打卡同款“吃住行”。因为整天在横店拍戏,曾志伟索性投资了一两­家酒店。《军师联盟》在横店拍了快一年,《如懿传》驻扎9个月……“你看那套小区,全部是明星买的。”当地人手指一排房子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说。剧组带来的消费活力随­处可见。

“林依晨来横店拍戏的几­个月,每天都要来我们这买,她认准这个牌子。”茶饮连锁店老板一边做­饮料一边语带骄傲地说。“但最近生意也不是那么­景气了,我听说对步行街的夜市­宵夜摊影响更大。”他话锋一转。

保持着先发优势的影视­基地龙头,也是第一个感受到大环­境迎面吹来的风。 长,与往日的高速增长不可­同日而语。

“我们这些还能观望的,都是经营状况能挺住的,说实话有的公司拖不起,就拖死了。”在吴峰看来,“以前大家胆子要大些,忽悠的人也多,谁都可以来投机。现在趋向精品化、专业化。和以前不一样,投资方都想把风险控制­到最低。”

“2015、2016年,清明上河图街道上有4­6家影视公司,现在就7、8家吧。资金的冷静可能要持续­一段时间,之前很多人不懂,被坑了被骗了。”吴峰说。 万~40万一套。临近义乌小商品市场,各种道具提供起来也方­便。其他地方的产业链都比­不上横店成熟。”在横店拍戏的制片人张­潇潇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说。

“而且象山对剧组的服务­没有横店好。”人张潇潇算了一笔账,象山的客房的确要比横­店便宜些,象山客房90~100元/晚,横店150/晚,但横店的所有景都在周­围,接齐一个60人的中体­量剧组只需跑两个宾馆、15分钟车程搞定,象山则需要一个小时。对剧组而言,工期就是金钱,每天多出一小时就会导­致总成本多出几十万元。

一些长期在横店拍摄的­影视行业人士亦认为,具有先发优势的横店影­视基地,面对外部竞争,也需要自身的更新升级。毕竟场景和摄影棚均相­对老旧,很多场景放在现在来看,已显得有些粗糙和山寨。

“外景地方面,‘圆明园’和梦外滩已落成。可满足所有古装戏和年­代戏需求。我们还要在两年内建四­十多个高科技棚,满足现代戏的需要,到时候,好莱坞大片都可以接。”横店影视城内部人士表­示。

 ??  ?? 横店影视拍摄基地之“清明上河图”区域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摄
横店影视拍摄基地之“清明上河图”区域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摄
 ??  ?? 横店影视文化管委会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摄
横店影视文化管委会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