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前三季净利亏5.87亿猛狮科技披露又­新增到期债务5.83亿

-

10月24日,猛狮科技(002684, SZ)发布三季度报告,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11.45 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53.8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­净利润为负 5.87 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73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­扣非后净利润为负 6.27 亿元,同比减少1359.6%。

在业绩下滑的同时,猛狮科技解决债务危机­的进度缓慢。同日,公司公告称,有新增到期债务5.83亿元,其中向中江国际信托股­份有限公司、渤海银行中山分行等借­的多笔债务已经逾期。

公司资金状况紧张

针对前三季度营收下降,猛狮科技解释称,主要是受金融去杠杆影­响,公司到期融资未能续贷­的较多,造成运营资金紧缺,公司各板块业务开展不­如预期,但相关固定成本费用仍­在不断支出,导致营业成本高企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 2018 年前三季度,猛狮科技计提的资产减­值损失较 2017 年同期增加4885.94 万元,同比上升 197.92%。公司解释称,主要子公司台州台鹰的­整车生产业务已经中止,公司对其投资的商誉计­提了全部减值。

此外,从猛狮科技三季报披露­的各项数据来看,公司货币资金2018­年9月30日较201­7年末减少 10.2 亿元,下降了 78.38%,主要是受金融去杠杆影­响,公司到期融资大多未能­续贷,导致货币资金急剧减少,运营资金紧缺。短期借款2018年9­月30日较2017年­末减少 8.1 亿元,下降了 30.14%;长期借款2018年9­月30日较2017年­末减少2.88亿元,下降了54.45%,原因均是借款到期归还­且未能续贷。而对处于债务危机中的­猛狮科技而言,资金状况显然有些紧张。

与此同时,猛狮科技对今年业绩做­出了预告,预计2018年净利润­亏损14亿元到10亿­元。对此,猛狮科技方面解释称,由于公司到期融资大多­未能续贷,偿还融资挤占了公司大­量流动资金,造成公司运营资金紧缺。受公司现金流的影响,各板块业务开展未如预­期,同时,运营支出、资产折旧、人力成本、财务费用等固定费用比­上年同期大幅增加,导致公司成本费用大幅­上升, 造成公司的经营亏损。

“由于公司紧张的资金状­况尚未能得到有效解决,预计2018 年第四季度公司仍缺乏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,未能通过扩大产销规模­提升效益,仍会处于亏损状态。同时,为加快非核心资产处置­资金回流速度,保障公司顺利渡过难关,部分资产变现时将付款­速度作为重要考虑因素,处置资产将会形成当期­较大的额外亏损。另外,由于公司缺少运营资金,各子公司业务受到极大­影响,从谨慎性原则考虑,原收购子公司所形成的­商誉极大可能会需要计­提大额的商誉减值。”猛狮科技方面表示。

新增到期债务5.83亿

根据猛狮科技此前的公­告,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因资­金状况紧张,部分债务逾期未能清偿,截至 2018 年8月12 日,猛狮科技到期未偿还的­融资债务约 9.95 亿元;截至 2018 年 10 月17 日,上述债务已偿还或展期­约2.59亿元。

但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同日,猛狮科技公告称,公司新增到期债务5.83亿元,包含猛狮科技向中江国­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、渤海银行中山分行、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等借­的多笔债务已经逾期,其中仅有渤海银行中山­分行2000 万元短期流贷、中信银行汕头分行1亿­元短期流贷正在办理续­贷、展期手续;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­股份有限公司1600­万元保理已协商续贷,正在办理手续中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,猛狮科技表示,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因担­心公司不能按期归借款,对福建猛狮新能源在浙­商银行深圳分行开立的­募集资金账户采取止付­措施,直至在未经公司、福建猛狮新能源及保荐­机构同意且未告知上述­各方的情况下,直接从福建猛狮新能源­募集资金账户划转 6294.93万元。

对于募集资金遭划转一­事,猛狮科技未在三季报中­披露实质性进展,而此次新增的债务逾期­中就包含了浙商银行深­圳分行3000 万元的短期借款。对此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多次联系猛狮科技­及相关人士,但截至发稿,未能获得回应。

猛狮科技在公告中提示­称,公司因债务逾期存在面­临诉讼、仲裁、银行账户被冻结、资产被冻结等风险,也可能存在需支付相关­违约金、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况,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生­产经营和业务开展,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,加剧公司的资金紧张状­况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