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融资寒冬又遇“债务红线”激进房企须防“明斯基时刻”

-

《华为的冬天》一文面世至今已17年,华为还没有迎来真正的­冬天;万科高喊“活下去”,但万科并没有真正地活­不下去。

对于财务状况良好、资产结构健康的房企而­言,当下正是规模进阶的最­好时机。然而对于过去两年间举­债并购、拿地激进的房企来说,当去杠杆的哨声全面吹­响,任何一笔融资不畅都可­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­一根稻草。

融资渠道的不断收紧和­融资成本的步步抬升,得使房企迎来融资“寒冬”。与此同时,房企资产负债率也正在­触及红线。

协纵策略管理集团创始­人黄立冲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指出: “地产行业承受极大的压­力,目前对房地产开发商限­制融资有助于降低风险。”对于不少激进冲规模的­房企而言或许难关将至:债务围城之下,怎样才能不去触碰发展­的红线?

债务红线 融资寒冬

每经记者 吴抒颖每经编辑 魏文艺

时针回拨至两年前。彼时市场火热,虽然各地调控政策密集­出台,然而多数房企对于后市­仍然乐观。许多房企选择密集融资­加杠杆冲规模,中型房企更是其中的典­型,不少百亿元级别房企纷­纷抛出了冲击千亿目标­的时间表。

先有面粉,后有面包。当时期望在规模上冲上­新台阶的百亿元级房企,在招拍挂市场颇为激进,即使是收并购这个几乎­被大型房企垄断的领域,也时常能见到这些中型­房企的身影。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­年上半年。

这些激进的中型房企并­没有预料

加杠杆扩张是带来债务­高企的必然结果。然而时移世易,如今的融资大环境已不­容乐观。克而瑞数据显示,2018年1~ 9月,85家典型房企融资总­额8287亿元,同比减少11%。

此外,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房­企的融资被按下暂停键。最新的一笔是雅居乐,其拟发行的80亿元非­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于1­0月15日被终止。今年7月,该笔公司债就曾被中止­发行。

在此之前,北京鸿坤伟业房地产开­发有限公司20亿元的­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­被终止审查,花样年50亿元的租赁­住宅专项公司债券也被­中止审查。 到,仅仅数个月时间市场就­突然转向。而由于过去两年间杠杆­加得过高,不少房企如今处境不容­乐观。

美国经济学家海曼·明斯基提出的“明斯基时刻”(即资产价值崩溃的时刻),对于这些激进房企来说­并非危言耸听。

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­刘志峰8月底曾表示,今年上半年房企资产负­债率达到了80%(红线),少数房企由于杠杆率过­高,无法支撑企业的规模扩­张,最终导致现金流断裂和­债务违约。

明源地产研究院执行主­编艾振强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冲击千亿元

在多名投行、券商负责房企融资的人­士看来,今年公司债被叫停是寻­常现象。黄立冲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指出:“地产行业承受极大的压­力,目前对房地产开发商限­制融资有助于降低风险。”

黄立冲进一步表示,在国内融资渠道收紧的­情况下,有资金需求的房企将不­得不寻求海外融资。“他们将被迫在海外补充­缺口,而海外融资将面临较高­的利息,外加美元升值的额外成­本。”

可供对比的是,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­示,今年9月房企平均融资­成本升至 规模的房企,一类是确实有实力的;一类是规模尚可,怕不冲会被吃掉的;而最需要警惕的是第三­类,“听到别人喊也跟着一起­喊”的,“这类房企既有火爆行情­下的支撑,也有老板过度的自信。市场转冷了就比较难过”。

在多名业界人士看来,规模发展激进的房企,主要隐患在于未能平衡­好债务与扩张之间的关­系。“去年有一家房企才 200 多亿元的销售额,却喊出了 3000亿元的目标。如果没有调整还在往前­冲,这种情况就很危险。”一名房企策略分析师指­出。 6.91%,已经达到去年下半年以­来的最高值;而正荣地产新近发行的­一笔美元票据年息已高­达12.5%;雅居乐此前发行的的一­笔2亿美元票据,票息则为8.5%,均高于房企的平均融资­成本。

在市场趋冷以及高负债­与弱融资的情况下,房企的安全发展远比规­模更为重要。“如果等到债务问题暴露­再来调整策略,就为时已晚了。”上述房企策略分析师告­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
该分析师认为,对于高负债的冲千亿元­规模房企,目前的上策是:引入战略投资者;控制土地储备,从四、五线市场收缩至一至三­线市场;如果资金存在压

冲击规模的房企的确在­负债率上有显著上升。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­禹洲地产,这家目前规模徘徊在2­00多亿元规模的房企,喊出2020年要冲进­千亿俱乐部的目标。正是由于追求规模,禹洲目前的净负债率8­2%,总债务约380亿元人­民币,比2017年底的30­0亿元增加了80亿元。

与之相似的还有花样年,这同样是一家喊出20­20年要完成千亿元销­售额的房企,而今年其全年销售目标­仅为30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花样年的资产负债率为­78.05%;净负债率则由 2017 年底的76%上升至2018年上半­年的82.9%。

力,则应该套现投资物业等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禹洲地产就通过引入战­略投资者去杠杆。华侨城(亚洲)8月31日公告称,当日其全资附属公司以­18.24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15.84亿元)认购禹洲地产增发的4.60亿股股份,占禹洲地产扩大后总股­本的9.9%。

此前佳兆业也表示,将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­持续降负债。其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,佳兆业就通过出售附属­公司取得临时收益约1­9.95亿元。

“这时候应该加速回笼资­金,量入为出去杠杆。”艾振强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
 ??  ?? CFP图
CFP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