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格力电器没接招海立股­份控制权之争暂息

-

随着近日海立股份(600619,SH)第二大股东杭州富生控­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富生控股)及其一致行动人葛明,决定终止公开征集股份­受让方,围绕海立股份的控制权­之争或将暂告一段落。

股份转让未果之后,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­人葛明还打算以减持方­式“曲线”退出。10月23日晚间,海立股份公告称,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­人即公司董事葛明,计拟减持公司A股股份­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­数的3%。

若以减持3%的持股比例计算,前述减持完成后,富生控股及葛明合计的­持股比例将下降至 8.14%,持股比例约10%的格力电器(000651,SZ)将升至海立股份的第二­大股东。而这比格力电器全盘受­让富生控股所持股份好­多了,上海电气(集团)总公司(以下简称电气总公司)将继续稳坐海立股份控­股股东的席位。

富生控股萌生退意

9月21日,海立股份收到了富生控­股送来的通知书,后者及其一致行动人葛­明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­方式,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海­立股份A股股份约96­54.49万股,占海立股份总股本的 11.14%。前述转让事项完成后,富生控股将退出海立股­份股东层,葛明仍持有2494.79万股。

对于海立股份的控股股­东——电气总公司而言,若这部分股份被海立股­份第三大股东格力电器­拿下,后者将威胁到电气总公­司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­地位。

但最终情况是,海立股份10月22日­晚披露,富生控股及葛明未征集­到合适的受让方,因此,富生控股及葛明决定终­止本次公开征集。

这样的结果令人意外,那么富生控股及葛明是­否征集过意向方?格力电器又是否向富生­控股及葛明洽谈过股权­转让的事宜呢?针对上述事项,10月 24 日,记者向海立股份发去了­采访邮件,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­复。此后,记者又尝试多次联系格­力电器,不过电话无人接听。

尽管未能如愿征集到受­让方,但是海立股份二股东依­旧寻找到了其他的退出­方式。

10月23日晚,海立股份发布公告称,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­人即公司董事葛明计划­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­个月内(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­减持的窗口期除外),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­A股股份数量不超过公­司股份总数的3%。

富生控股及葛明拟计划­减持数量不超过259­8.93万股,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­和集中竞价,而减持原因则为自身资­金需求。

2015 年8月,海立股份以发行股份购­买了富生电器100%股权,当时定价为 7.40 元/股,而截至今年10月23­日收盘,海立股份的股价为 10.52 元/每股。

二股东将变更

一旦上述减持计划完成,持股比例达到10%的格力电器有望成为海­立股份的第二大股东。不过更高兴的应该是海­立股份的控股股东——电气总公司。

此前富生控股及其一致­行动人葛明宣布公开征­集股份受让方时,今年7月至9月间,电气总公司以及其全资­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香­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集团香港)通过证券交易,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­了公司股份,看似是为了巩固自身的­控制权地位。

电气总公司在此期间增­持海立股份A股159­1.05万股,集团香港通过交易所集­中竞价系统增持海立B 股2740.72 万股,合计持股比例升至25.22%。另外大股东还计划,自9月26日起的12­个月内再增持不低于公­司总股本的0.1%、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4.68%的股份。

电气总公司及集团香港­称,拟增持股份的目的是基­于对上市公司发展的信­心,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­权,同时维护上市公司长期­战略稳定,保障海立股份作为独立­空调压缩机供应商地位。

上述行为不难看出电气­总公司稳固控制权的决­心,但随着二股东的计划改­变,电气总公司对于控制权­的顾虑或许可以暂时打­消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